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五章第二节第2课时 欧姆定律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五章第二节第2课时 欧姆定律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0 11:1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观察与思考
新课导入
如何求出通过节能灯的电流大小?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
归纳出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
2.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会用滑
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认知与了解
欧姆定律

合作探究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规律叫作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
I:电流
U:电压
R:电阻
欧姆定律的应用

1.求电流
如图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交流与讨论
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归纳与总结
已知:R=54Ω, U=36V;
求:I=? 
解: 
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67A。
2.求电压
观察与思考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交流与讨论
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归纳与总结
已知:R=6.3Ω, I=0.45A;
求:U=? 
解:由I=U/R得
U=IR=0.45A×6.3Ω=2.8V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V的电压。
3.求电阻
观察与思考
探究活动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归纳与总结
已知:U=7.2V, I=0.4A;
求:R=? 
解:由I=U/R得
R=U/I=7.2V/0.4A=18Ω
答:导体的电阻是18Ω。
归纳与小结
欧姆定律基本的计算步骤:
(1)分析过程,画出等效的电路图
(2)将已知量标在电路图中
(3)灵活应用
课堂小结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C
课堂达标
2.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  )
A.RA>RB
B.RAC.RA=RB
D.无法确定
B
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R=5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检查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导线不得交叉)。
(2)电路改正后,开始进行实验,小明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探究实验。
(1)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观察电路图不难发现电压表没有与定值电阻并联,而是与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
(2)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反映的信息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更换电阻进行多次测量。
答案:(1)如图所示
(2)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继续实验(意思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