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感受、体验、表现等活动参与聆听乐曲《花儿与少年》。
了解管弦乐曲及管弦乐合奏。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会唱第一主题旋律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通过听、唱、奏、想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花儿与少年》,能随乐进行动作的表现,体验乐曲欢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速度和节拍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情绪。
教学方法:聆听式、启发式、引导式。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三角铁、纸杯、扇子等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播放歌曲《四季调》,学生律动进教室,欢迎来到闵老师的音乐课堂,你们喜欢花儿吗?(生:喜欢)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花儿与少年》中的曲调就根据刚才的音乐《四季调》改编而成。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开满花儿地方,大家跟着老师,想象着环游在这片美丽的花海里,仔细听这一首由中央民族乐团改编的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
师:大家听的时候注意了,听完之后要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哪些西洋乐器?以及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管弦乐视频).
生1:长笛、小提琴、大提琴。轻快、活泼。
生2:钢琴,很欢快,听完后心情很开心、舒畅。
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器。
师: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敏啊!大家说的都非常不错,要是老师身处在这样美丽的花海中也会非常的快乐、开心。
二、分段聆听
1、听赏第一乐段
这首曲子一共有三个乐段组成,首先我们来听第一乐段,第一乐段是有引子和A组成。
请你听一听,这一段旋律出现了哪些乐器,它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生:小提琴、钢琴。轻快、欢快、活泼。
师:现在为了记住旋律,先跟老师用“啦”来哼唱主题两遍,然后用唱名跟琴唱,(唱完后)同学们的脑海里是不是已经有了一段旋律呢?接下来随乐律动,同学们在听的时候用你们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跟着音乐做动作,碰到音乐变化的时候,就换一个动作,到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乐段一共变化了几组,听完请同学带领做。(播放第一乐段主题)
生:三组。
师:不错,当我们遇到开心快乐的事情,吃到美味的食物,听到动听的音乐,总是希望这些愉快的时光能再多一点,长一点,你们是不是这么想的?恩,作曲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就把刚才我们听的这段欢快的旋律重复了很多次,到底重复了几次呢?请你在听一听,老师在黑板上画一画。画完后视频播放图谱)。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谱让学生感受主题变化了3次,再通过视频让学生播放清晰一目了然看到这3次是如何变化的)。
师:在第一乐段里,这个主题出现了三次,它每一次出现都一模一样吗 你从哪里发现他们不一样
生:三次不一样。第一次:管乐;第二次:管乐弦乐合奏(乐队队伍庞大) ; 第三次 :小提琴主奏。
师:好了,现在继续来赏析第一段,大家觉得这一段是在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生:像是一个少年在花丛中奔跑,抓蝴蝶等。
(2)完整聆听,带上动作想象场景。
现在,我们就是那个小小少年,我们在那个美丽的田野上奔跑,带上动作和老师享受着愉快的时光吧!
2、听赏第二段
师:刚刚欣赏了轻快的第一段,现在我们来听听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生:预设(速度变慢、情绪变的舒缓了、轻松了、优美抒情了、拍子由四二拍变成四三拍)没错,老师也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一片花的海洋,听到了鸟语,闻到了花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聆听出3/4拍和2/4拍的强弱规律及时值长短,从而感受两段情绪的不同)。
师:再听一遍,说说主题出现了几次,并且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2次主题出现。(第一次:大提琴 第二次:长笛)
师:这两件乐器先后演奏的顺序是什么?
生:先大提琴后长笛。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清晰分辨大提琴与长笛音色。)
师:这一段讲述了什么故事呢?
生:少年跑累了,躺在草地上休息、荡秋千等。
师:所以,这一段采用了四三拍这种很轻松、很舒适的节奏。
师:小组合作,分配乐器加上带上场景。
师:现在我们就是草地上晒太阳的小小演奏家,大家拿好自己的“乐器”来演奏第三段好不好。(带领学生一起模仿乐器感受音乐)
3、听赏第三段
师:听了大家的演奏啊,仿佛我真的躺在了阳光下晒着美美的太阳,这时,来了好多好多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一起在草地上追逐打闹。
(1)大家听听这个部分的音乐是不是很熟悉?它和哪一部分的音乐相似?(和A部分的音乐相似)和A部分又有区别,老师用A1来表示。
(2)找不同点(乐器、节奏、时值)
师:哪个聪明的同学告诉我,这一段和第一段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速度更快,加了长笛。
师:最后有一句放慢速度的,大家听出来是哪一句了吗?
生:主题一的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的欣赏习惯,让学生感受到乐曲的时值的长短。)
师:为什么快结束时突然慢了下来?学生大胆叙述。
生:虽然少年累了,但是今天很开心,因为他收获了很多果实。
师:虽然放慢了速度,但是这一重复更能体现音乐中欢快、美好的心情。
(3)学生加入乐器参与表演。
师:出示思维导图总结三段体结构。
三、整体欣赏
师:美丽的青海美丽的花田,我们现在就身处在这样一个美妙的环境中,让我们再一次听音乐,这次我要求同学们把肢体动作和表情加上,完整的听赏这首青海民歌。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欣赏的这首《花儿与少年》,这里的花儿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见的花儿吗
生:不是。
师:它既是对小姑娘的称呼,又是当地的一种民歌题材,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地区,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是小姑娘的意思,花儿与少年就是小姑娘与小伙子。
师:花儿与少年们,这节课你们玩的开心吗?
生:开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