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世界的人口》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及原因。
2、综合思维: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计算方法。
3、地理实践力: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及原因。
4、人地协调观: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新知导入
印度火车超载百分之一千
新知讲解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不同,人口的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密切的联系。至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缓慢
加快
更快
新知讲解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规律。
(1)世界人口从20亿增长到30亿所需时间约是________年,从30亿增长到40亿经过了_____年时间,从40亿增长到50亿经过了______年时间,从50亿增长到60亿经过了______年时间,从60亿增长到70亿经过______年。
(2)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4
12
13
12
不断加快
拓展延伸
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因素
社会秩序
经济水平
医疗条件
人口政策
新知讲解
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年内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年内的出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出生率= ×1000‰
人口死亡率:
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年内的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死亡率= ×1000‰
出生人数
总人数
死亡人数
总人数
规律
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一般较慢、甚至负增长;经济落后国家人口增长一般较快。
新知讲解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形势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最慢的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是南极洲;其次是大洋洲。
新知讲解
根据2014年的有关人口统计数据,计算并比较表中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不同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比较表(2014年)
地区 意大利 澳大利亚 日本 中国 埃及
出生率(‰) 8.3 12.9 8.05 12.4 27.8
死亡率(‰) 9.8 6.5 10.02 7.2 6.13
自然增长率(‰)
-1.6
6.4
-1.97
5.2
21.67
新知讲解
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口密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反之人烟稀少:①干旱的沙漠②湿热的雨林③高纬度地区④高寒山区
新知讲解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图
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较少。
新知讲解
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千米2)。即
人口密度=
人口数
面积
北半球>南半球
沿海>内陆
新知讲解
根据表提供的数据,计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
国家或地区 世界 加拿大 日本 中国
面 积 (万平方千米) 14900 998.47 37.8 约960
人 口 (年中数,百万) 7207.74 35.54 127.13 1367.82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48
4
336
142
新知讲解
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人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难以生存与发展,因此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仍然是很有限的。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地形图
新知讲解
世界人口增长这么快,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地球能承受得起吗?
新知讲解
沉重的负担
世界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急剧膨胀是当今世界人口最突出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使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人均资源越来越少,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当前人口增长过快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的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
新知讲解
乡村人口迁往城市
近几十年来,由于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使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拓展延伸
人口重压下的印度
印度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是12.1亿。至2015年年底,印度人口已经达到12.8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7.6%。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印度非政府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印度文盲约占50%,约有21%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占全球饥饿人口的2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约占1/3;2008—2009年印度粮食产量创下了2亿2800万吨的记录,但2015年的粮食需求却超过了2亿5000万吨。
面对人口的重压,印度政府于1951年就提出了控制人口的政策,以稳定人口增长的速度,但成效并不明显。众多的人口或将抵消印度多年来在各方面的成就与努力,粮食短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匮乏、住房、教育、就业等社会问题使印度在通往强国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新知讲解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贫困饥饿
居住条件差
交通拥堵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就业困难
拓展延伸
是不是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人口老龄化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国防兵力不足
新知讲解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控制生育政策
人口过少、增长过慢的→鼓励生育、移民
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课堂练习
1.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②亚洲的南部和西部 ③欧洲 ④北美洲的东部
⑤非洲的北部 ⑥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⑦大洋洲
A、③④⑥ B、②⑤⑥ C、②③⑦ D、①③④
2.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A、南极地区 B、沙漠地区 C、雨林地区
D、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D
D
课堂练习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①交通堵塞 ②居住条件差 ③就业困难
④饥饿贫困 ⑤自然环境恶化 ⑥劳动力短缺 ⑦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B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下列题
4.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5.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④地区主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B
B
课堂练习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非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欧洲
7.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D
A
课堂练习
8.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人口总量最大
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都欠发达
D.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不一定大
9.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人口分布少
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
D
D
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价值,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2019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显示,2018年世界GDP总量84.74万亿美元,总人口74.96亿,人均GDP11305美元。
世界部分国家2018年人均GDP对比表
(1)表中所示国家中,人口数里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表中国家中,人均GDP排名第一的国家是________,中国GDP排名第_________,人均GDP排名第_______。后面括号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法国)。下列描述符合发达国家特点的是________
①工业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②为生产初级加工制成品
③农业多为现代化农业④农业多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
⑤教育普及水平高⑥教育水平低,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小
澳大利亚
中国
美国
二
五
①③⑤
法国
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价值,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2019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显示,2018年世界GDP总量84.74万亿美元,总人口74.96亿,人均GDP11305美元。
世界部分国家2018年人均GDP对比表
(3)写出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表中国家中,人口分布最稀疏(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比较中国与美国人口密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几十年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城市、乡村)。
人口数
面积
澳大利亚
中国大于美国
乡村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地区特点
世界人口问题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就“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举行辩论比赛。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两组选择一个辩题进行辩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