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关系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要素的组成;
2.结合实例,能够运用要素关系示意图说明某自然环境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能够运用要素关系示意图分析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增强综合思维,建立人地协调观。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目录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新课导入
右图是中国某地区的景观图,你能判断出是哪里么?
简要说明依据。
图中有哪几种自然环境要素?
生物
水
土壤
大气
地貌
学习活动1
读“南方地区”地形区、上海气温降水统计图,分析“江南水乡”景观形成的原因。
你能用要素关系示意图的方式来表示么?
年降水量较多,年平均气温高
生物
地貌
水文
土壤
气候
河网密布
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植被茂盛
土层深厚
水热条件充足
降水
地表径流
搬运堆积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哪些自然环境要素是主要要素呢?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1.生产功能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问题:南方的水田如何实现它的生产功能?有哪些要素参与?
大气
水
土壤、岩石
植物
活动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
案例探究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3)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
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气候为高原山地气候,地形高,气温低,植物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垂直分布。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个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案例探究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
湖泊淤积,逐步变浅,面积萎缩。同时,水量逐步减少,生物由水生生物演变为湿生生物,最后演变为陆生生物,湖底底泥转化为土壤,小气候也逐渐干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地貌、气候、生物、土壤、水等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依次出现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图5.3)。
案例探究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
问题:你能否用用自然环境要素示意图说明湖泊的演化过程?
流水堆积,湖泊淤积
湖水变浅
面积微缩
水生生物演化为陆生生物
气候变干
湖底淤泥变为土壤
生物
地貌
水文
土壤
气候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土高原就属于森林草原区,在西周春秋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当时河流众多比较清澈,枯水季节流量也较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加大,到宋代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到了明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大大加强。森林只零星的分布在偏僻的山区。
案例探究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案例探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自然环境统一演化的过程
问题:你能否用用自然环境要素示意图说明这一过程?
生物
地貌
水文
土壤
气候
砍伐森林
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
千沟万壑
土壤流失
气候变干燥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
搬运
植被覆盖率降低
土壤肥力下降
蒸腾减弱
活动 教材85页
认识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节总结
课堂检测
1.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
A.天敌多,食物少 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2.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
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D
D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据此完成1-29题。
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据此完成3-4小题。
3.多肉植物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质层,很多种类表皮被蜡被毛。表皮气孔数远少于其他植物,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这种特征主要是为了( )
A.储存养分 B.促进对水分的吸收
C.减少蒸腾作用 D.减轻大风影响
4.多肉植物的特性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