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版八上第三章第4节《海洋资源》课件(38页)+视频1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粤教版八上第三章第4节《海洋资源》课件(38页)+视频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0 11:18:20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节《海洋资源》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请欣赏
1.说一说,你对海洋的认识?
2.海洋中蕴含着哪些宝贵的财富?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读图分析说明渔业、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3.举例说明海洋资源利用的问题。
区域认知
1.认识丰富的海洋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2.结合案例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综合思维能力
1.调查生活,说一说身边对海洋资源的利用。
2.搜集资料,说一说我国海洋开发的现状,举例说明海洋技术的应用。
地理实践力
通过对比海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树立海洋保护和合理开发的意识,认识到海洋对人类未来发展的
重要性,建立捍卫海洋领土权益的
紧迫性。
人地协调观
读一读
新知讲解
重点
难点
1.举例说明我国海洋中蕴含的丰富的海洋资源。
2.读图分析我国渔业、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3.举例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国家采取的保护措施。
1.认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
2.理解我国海洋保护和开发的措施,建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读一读
新知讲解
01
02
丰富的海洋宝藏
保护海洋资源
整体认知
新知讲解
活动一.探丰富的海洋宝藏
960万平方千米
300万平方千米
新知讲解
读图分析
认识蓝色国土
我国的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1、我国自北向南四大临海分别是?
2、我国海域南北跨越那几个温度带?
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新知讲解
互动交流
海洋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世界3000万物种中的99%。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们向大海要空间、要资源。大力发展蓝色农业,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开发海洋资源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希望。
丰富的海洋资源
新知讲解
读图分析
丰富的资源—渔业
黄渤海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舟山渔场
北部湾渔场
我国最大的鱼场
1、读图找出我国四大渔场
2、说出不同渔场的主要渔业资源
3、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开发利用:发展捕捞和养殖业
大陆架宽而浅,阳光充足
众多河流入海,营养成分丰富
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
新知讲解
互动交流
中国四大渔场
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自古以来因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地处东海,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为主要渔产。
新知讲解
互动交流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大黄鱼
带 鱼
乌 贼
小黄鱼
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
中国四大海产
新知讲解
互动交流
海边砂场
海上天然气开采
海上石油开采
海底锰结核
可燃冰
丰富的资源—矿产
新知讲解
读图分析
1、找出我国海底油气资源分布的海域
2、找出春晓油气田
3、目前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
渤海
黄海
东海
珠江口
北部湾
莺歌海
可燃冰
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新知讲解
读一读
海底热液矿藏
热液矿藏又称“重金属泥”,是由海脊(海底山)裂缝中喷出的高温熔岩,经海水冲洗、析出、堆积而成的,并能像植物一样,以每周几厘米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它含有金、铜、锌等几十种稀贵金属,而且金、锌等金属品位非常高,所以又有“海底金银库”之称。饶有趣味的是,重金属五彩缤纷,有黑、白、黄、蓝、红等各种颜色。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虽然海底热液矿藏还不能立即进行开采,但是,它却是一种具有潜在力的海底资源宝库。一旦能够进行工业性开采,那么,它将同海底石油、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砂矿一起,成为21世纪海底四大矿种之一。
新知讲解
归纳总结
大陆架
海平面
海盆
近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海盆中分布着锰结核、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
新知讲解
互动交流
丰富的资源—化学
长芦盐场
淮北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1、找出我国四大盐场。
2、分析这些盐场形成的条件?
长芦盐场是我国三大盐场之一,
也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位于渤
海岸,产量约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
之一,由长芦汉沽盐场、长芦海晶集团、长芦大清河盐场、长芦南堡盐场等组成。
新知讲解
分析归纳
气候条件:
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地处我国北方,雨季短,尤其春末夏初,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
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纬度较低,气温高,且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地形条件:
都拥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海滩
新知讲解
互动交流
丰富的资源—空间
填海造陆
新知讲解
活动二.聚焦海洋资源保护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生态资源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
海洋生态破坏
新知讲解
读图分析
石油污染
油轮泄漏
工厂排污
城市排污
农药、化肥污染
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海洋污染
各种污染重,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的是石油污染。
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弃物和受到污染的河流。
新知讲解
实例观察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新知讲解
赤潮是局部海域因浮游生物突发性地大量增殖或高密度聚集,而使海水变色发臭的异常现象。海洋污染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赤潮发生后,鱼类与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并释放出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中国沿海赤潮频发地区主要是江河入海口海区和大陆近海。
读一读
新知讲解
探讨交流
在这样的灵魂拷问下,我们该怎么做?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⑴ 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和管理,防止海洋污染。
⑵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实施定期休渔制度。
⑶ 近海石油开采或运输注意防范石油泄漏;
⑷ 防范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等。
⑸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排入海洋;
新知讲解
案例分析
阅读下列“案例”,进行角色扮演,说说你赞成谁的观点。
地理专家
环保工作者
生态学家
政府官员
渔民
角色扮演
新知讲解
知识之窗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一系列海洋环境监测计划和海洋功能区划,健全有关法规,使海洋资源的开发秩序明显好转。
人工鱼礁就是人们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
的是改善海洋环境,营造动、植物良好的生存条件,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繁殖、生长发育、索饵等的生息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产量的目的。人工鱼礁渔场的建设,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广东省曾在20世纪80年代分别在南澳岛、大亚湾、放鸡岛、蛇口、硇洲岛等地进行人工鱼礁试验。与天然礁区的生产对比试验表明,人工鱼礁区的渔产量较高。
新知讲解
知识之窗
我国的休渔制度
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它规定在每年一定时间(主要指在鱼类的繁殖期)、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因该制度
所确定的休渔时间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又称伏季休渔。
我国自1995年开始,在东海、黄海、渤海和南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东海海域通过几年的休渔,有效地保护了以带鱼为主的主要海洋经济鱼类资源。
新知讲解
定位识图
二战结束后,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收复南海诸岛,在岛上派兵驻守并建立各类军事、民事设施,从法律和事实上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坚决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
新知讲解
互动交流
中华民族是一条巨龙,巨龙势必入海。21世纪,一个大国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代,兴海权、固海防越益成为国家的根本。中国宏伟海洋战略的实施是中国的强盛之路,是中国崛起之不可或缺的保障。相信在21世纪的百年中,我们的民族会因此腾飞,国家会富强,人民会富裕,世界也会和平。
课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化学资源等。
2.通过案例分析,我们知道了海洋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等问题;通过探讨知道了海洋保护的措施。
3.认识了海洋国土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的意识。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堂堂清
1. 下列叙述与海洋资源无关的是(   )
南水北调 B. 四大渔场 C. 滨海砂矿 D. 长芦盐场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据此读图3-4-1,完成2~3题。
A
做一做
2. 可燃冰试采井位于我国的( )
A. 黄海 B. 东海 C. 南海 D. 渤海
3. 关于海洋资源的利用,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无限制开采
B. 海洋资源包括鱼类、海盐、海啸等
C. 海洋那么大,可以将废弃物随意倾倒入海
D.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下列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合理的有( )
①海水淡化 ②石油开采 ③水能开发④珊瑚礁开采 ⑤观光旅游 ⑥海水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课堂检测—堂堂清
C
D
D
课堂检测—堂堂清
5.北部湾渔场所在的海区是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 .中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跨了 ( )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C.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D.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7.在中国近海大规模开发的矿产资源的是 ( )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铜矿
8.赤潮是下列哪种环境污染产生的现象?(   )
A. 大气污染 B. 土壤污染
C. 海洋污染 D. 噪声污染
D
C
A
C
读图3-4-3漫画,完成9~10题。
9. 漫画揭示的问题是(   )
A. 我国近海渔业发达 B. 我国海洋资源短缺
C. 我国近海渔业存在过度捕捞的问题D.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10. 下列既能解决漫画中的问题,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A. 调整产业结构,捕鱼全改为航运 B. 伏季休渔
C. 向海洋投放营养物质,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 D. 大量捕杀鲸、鲨鱼等肉食鱼类
11. 下列关于海洋污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能污染海洋
B. 海洋污染都是人类造成的 C. 海洋污染可以自动消除
D. 一个海域污染了,不易污染周边的国家和其他海域
课堂检测—堂堂清
C
B
A
作业布置
借鉴玲玲和贝贝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设计1个关于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然后彼此交换问题进行解答。
做一做
近些年来,舟山渔场的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已难以形成渔汛,带鱼的捕捞前景也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善措施呢?
突发性的海洋溢海事故除了会严重损害海洋与海岸的生态环境外,还会给当地带来哪些重大损失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