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专答案及解折
一、选择题
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时的状态,而不一定是相等时
1,B【解析】氨遇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NH十HCI
的状态,故C错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
一NH,C1,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
身的性质,故D正确
应,A不符合题意;铜片投入浓硝酸中,发生反应5,C【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中X的物质的量减小,
4HNO3(浓)+Cu=Cu(NOg)2+2NO2↑+2H2O,
Y、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为反应物,Y、Z为生成物,且
Cu和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n(X):△n(Y):△m(Z)=0.8molt1.2ml:0,4mmol=
B符合题意;向FcCI,溶液中滴人KSCN溶液,发生络
2:3: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三3Y十Z,故A
合反应Fe+十3SCN-—Fe(SCN)a,没有元素化合价
错误:tmn时,正、逆反应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向NaC1溶
是动态平衡,故B错误:若t=4,则04min内用X表示
液中滴人HNO酸化的AgNO溶液,发生反应
mol·L-1·minl
AgNO3十NaCl=AgCI¥十NaNO3,没有化合价的变
的化学反应速率(X)=2,4-1.6
2×4
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0.1mol·L1·min,故C正确;温度,体积不变,tmin时
2,D【解析】粗盐先通过除杂除去镁离子、硫酸根离子、
充人1 nol He使压强增大,但不改变原来各物质的浓度,
钙离子等,精制得到饱和食盐水,然后电解饱和食盐水
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得到氯气,最后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漂白粉,获取物6,D【解析】分析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质的方案合理,故A正确;苦卤酸化后通入氯气得到溴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由图像信息可知条件改变
水,热空气吹出后用二氧化硫吸收富集溴,再通人氨气
后D的百分含量不变,但是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可知
氧化得到溴单质,方案合理,故B正确;干海带灼绕后
改变的条件只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
加水浸取,然后加人HO2溶液得到碘水,最后通过萃
响,据此分析。D增大B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
取、分液、蒸馏得到碘单质,方案合理,故C正确:向海
同时平衡正向移动,会改变D的百分含量,与图像不
水中加人石灰乳得到Mg(OH):加入盐酸得到MgC12
符;②升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同时会
溶液,蒸发浓缩,结品析出氯化镁晶体,在氢化氢气流
使平衡逆向移动,降低D的百分含量,与图像不符:
中失去水得到氯化镁固体,最后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
镁单质,电解氯化镁溶液得不到单质镁,方案不合理,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加压对平衡无影响,不
故D错误。
改变D的百分含量,与图像吻合:①加人催化剂可加快
3.B【解析】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且对平衡无影响,与图像吻合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化学反应7.D【解析】只有温度不同,故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
速率减慢,故A错误: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化学反
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正确: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
应速率加快,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但增大压强可使
的影响,则该实验要控制M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同,故B正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导致反应现象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
不明显,故实验中H:O2的浓度不宜过大,故C正确;
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转化率减小,同时充入
不同的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故温度相同时,用FC1
N,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诚小,
代替Mn02,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C错误;将CO: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平衡向正8.B【解析】气体的质量一直不变,所以气体的质量不再
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但反应速率减小,故
改变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氯化氢的转化率
D错误。
不再改变,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C【解析】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符合可逆
故B正确;只要反应发生就存在断开4molH一CI键
反应的规律,故A正确: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均可影响
的同时生成4molH一O键,故C错误:n(HCI):
化学反应速率,故B正确;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物
n(O2):n(C2):n(H2O)=4:1t2t2,不能说明各
12022--2023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化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135.5Mn55Fe56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十Z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B.tmin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合题目要求的。
C.若t=4,则0~4min内用X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
1.下列过程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D.温度、体积不变,tmin时充人1 mol He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A.氨遇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
6,已知反应3A(g)十B(g)=C(s)十4D(g)△H<0,图中曲线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
B.铜片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α,可采取的措施是
C.向FeCl,溶液中滴人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
o(D)/%
D.向NaCI溶液中滴入HNO3酸化的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下列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A,粗盐先通过除杂、精制得到饱和食盐水,然后电解得到氯气,最后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漂
白粉
①增大B的浓度②升高反应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④加入催化剂
B.苦卤酸化后通入氯气得到溴水,用热空气吹出后将其通入SO2水溶液中,最后通入氯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后蒸馏得粗溴
7.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干海带灼烧后加水浸取,然后加人H2O2溶液得到碘水,最后通过萃取、分液、蒸馏得到
碘单质
mo-no.mL
D.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得到Mg(OH)2,加入盐酸得到MgC12溶液,最后电解该溶液得到
gH.52L4
镁单质
3.利用反应2NO(g)+2CO(g)一2CO2(g)+N2(g)△H=-746.8kJ·mol1-1,可净化汽车
A.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B.该实验要控制Mn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同
A.降低温度
C.实验中,H2O2的浓度不宜过大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D.温度相同时,若用FeCla代替MnO2,反应速率相同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8.用C1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1,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D.及时将CO2和N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4HC1(g)+O2(g)=一2C12(g)+2HO(g)△H=一115.6kJ·mol-1。恒温恒容的密闭容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有温度、催化剂、浓度等
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C.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的状态
C.断开4mo1H一C1键的同时生成4molH一O键
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
D.n(HC1):n(O2):n(C12):n(H2O)=4:1:2:2
高三期中·化学第1页(共8页)
高三期中·化学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