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15: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嘶哑(shī)训斥(chì)妄想(wàng) B.琵琶(bā)打扰(rǎo)签订(dìng)
C.开凿(záo)滋味(zī)窝囊(náng) D.随即(jí)春笋(sǔn)崛起(jué)
2.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B.人们不知所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C.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D.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
3.下列成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面如土色 斩钉截铁 凝惑不解 无缘无故
B.冰天雪地 重整旗鼓 大惊失色 哄堂大笑
C.个个不入 上天入地 鸭雀无声 天崩地裂
D.精疲力竭 风吹雨淋 若隐若现 齐头迸进
4.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②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③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A.疑问 设问 排比 B.设问 反问 排比 C.设问 疑问 拟人
5.今天数学测试,我感觉不太理想,看着老师捧着试卷走来,我的心里像( )。
A.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B.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C.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D.飞行员跳伞—— 一落千丈
6.“完全”这个词是由“完”和“全”两个近义字组成的。下面三组词语中,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一组是( )。
A.察看 醒悟 磨蹭 牢固 B.均匀 高低 醒悟 思索
C.懊悔 紧密 来回 思索 D.结实 改变 奋勇 奇观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1)这里既温暖,又shū shì( ),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2)从雷达的荧光屏上,jià shǐ yuán( )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3)大雨过后,地上héng qī shù bā( )地躺着被风雨摧残的树枝,wén yíng( )也开始乱舞。
8.比一比,再组词。
安( ) 潮( ) 哇( ) 硬( )
按( ) 嘲( ) 洼( ) 便( )
愉( ) 竖( ) 豌( ) 曾( )
偷( ) 坚( ) 碗( ) 憎( )
9.补充词语。
黑( )无光 ( )七竖八 呼风( )雨
出乎( )料 ( )根到底 腾云( )雾
10.反义词。
僵硬( ) 幻想( ) 丰满( )
敏锐( ) 清楚( ) 秘密( )
11.近义词。
轻盈( ) 躲避( ) 障碍( )
奥秘( ) 依赖( ) 模仿( )
1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再照样子写一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是一个_________句,它的特点是自_____自_______。
我也能仿写: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从《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中,我们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_____。科学家就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种联系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__________有所启示。
(2)《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为了表现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及其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而引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蝴蝶的家》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小生命的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含义。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
15.请从画线的句子里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6.读了这段话,我知道地球也能被称为“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7.读读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名称,你有什么想说的?写下来。
20世纪的发现:X射线、万有引力、相对论、量子理论、维生素、青霉素、激光、DNA、太阳风……
20世纪的发明:电脑、飞机、微波炉、手机、拉链、彩色胶片、核武器、人造卫星、空调、洗衣机、霓虹灯、冰箱、立体电影、数字音乐、无线电、塑料、石英钟、圆珠笔……
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生命之网
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哪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植物还为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掩蔽的地方;动物也会帮助植物传授花粉,播撒种子,啄除害虫。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英国乡村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凡是猫养得多的地方,那里的红三叶草就长得特别茂盛。
猫和红三叶草之间,似乎毫不相干,可是加上土蜂和田鼠两个环节,就联成了一根相互连接的链条——食物链。
自然界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各个环节,纵横交错,复杂多样。草被羊吃,羊被虎吞;鼠吃禾谷,猫头鹰捕鼠……一种植物往往被多种动物所吃:羊吃草,牛、马也吃草;一种动物往往吃几种食物:麻雀吃禾谷,也吃虫子;一种动物常常被多种动物所吃:狼和豹也像虎那样,吃牛、羊。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藻。”江河湖海里,这些更是常见的事儿。
在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就这样组成了一条条“食物链”。动植物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生命之网。
18.写出反义词。
直接( ) 细心( )
秘密( ) 复杂( )
19.“生命之网”指的是( )
A.生命像网一样破烂不堪。
B.生命的网。
C.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
20.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条食物链图。
________________
21.我们懂得了“生命之网”那么我们今后应如何做呢?
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2.习作。
祖国山河壮丽神奇,古朴的小镇、精致的园林、色彩灿烂的田野都让我们流连忘返。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让读者能分享到你看到的美景的特点,并感受你快乐的心情。
要求:(1)题目自拟。
(2)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景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选项,嘶哑:声音沙哑。应读“sī yǎ”。错误。
B选项,琵琶:弦乐器,用木料制成,有四根弦,琴身呈瓜子形,上部有长柄,柄端向后弯曲。应读“pí pa”。
C选项,窝囊:因受到委屈或事情不顺利而心中烦闷、难受。应读“wō nang”。错误。
2.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搭配。
A项随遇而安指处于各种环境都能安心自在。
B项不知所措意思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这里应改为“惊慌失措”。
C项通情达理意思是指做事讲道理,善解人意,用于对人的美好评价。
D项提心吊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3.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凝惑不解——疑惑不解,弄不清楚、无法理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凝,部首:冫,1.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结成固体。 2.注意力集中。疑,部首:匕,迷惑、不明白。猜忌、不相信。
C个个不入——格格不入,相互抵触,不投合。个,部首:人,表示量词,单独的,人和物的体积。格,部首:木,由线条组成的框。标准、形制。
鸭雀无声——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鸭,部首:。鸟,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有家鸭、野鸭两种。鸦,部首:牙,鸟类的 一科。
D齐头迸进——齐头并进,指几方面不分先后地一同进行。迸,部首:辶,爆发;往外溅散。并,部首:丷,合在一起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
4.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本句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②这句话意思是:您不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手法。
③本句连用三句“……时候叫”,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B选项正确。排比用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示意思,用以增强语势,使内容得到强调。
5.A
【详解】本题考查对歇后语意思的理解。
原句的意思是因为自己感觉数学测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心里很忐忑,括号里应该填写表示忐忑心情的歇后语。
选项B错误,这句歇后语是比喻什么都不懂,与题干意思不相符。
选项C错误,这句歇后语是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与题干意思不相符。
选项D错误,这句歇后语是比喻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与题干意思不相符。
6.A
【详解】考查金近义词。
A项词语都是由两个近义字组词。
B项高和低是反义字,均匀、醒悟、思索都是近义字。
C项来和回是反义字,懊悔、紧密、思索都是近义字。
D项改和变是近义字,结实、奋勇、奇观都不是近义字。
7. 舒适 驾驶员 横七竖八 蚊蝇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驾、横、蝇”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安排 潮水 哇塞 坚硬 按照 嘲笑 水洼 方便 愉快 横竖 豌豆 曾经 小偷 坚定 饭碗 爱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理解、辨析和组词。
“安全”的安是宝盖头。
“按照”的按是提手旁。
“潮水”的潮是三点水旁。
“嘲笑”的嘲是口字旁。
“哇塞”的哇是口字旁。
“水洼”的洼是三点水旁。
“硬气”的硬是石字旁。
“方便”的便是单人旁。
“愉快”的愉是竖心旁。
“小偷”的偷是单人旁。
“横竖”的竖是立字底。
“坚硬”的坚是土字底。
“豌豆”的豌是豆字旁。
“瓷碗”的碗是石字旁。
“曾经”的曾是日字底。
“憎恶”的憎是竖心旁。
9. 暗 横 唤 意 寻 驾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10. 柔软 现实 枯瘦 迟钝 模糊 公开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僵硬:意思指不灵活;肢体不能活动自如。
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
丰满:意思是人体胖得适度好看。
敏锐:反应灵敏,头脑灵活,目光尖锐。
清楚:清楚,指清晰;明白;有条理。
秘密:1.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文件。~来往。2.秘密的事情:保守~。军事~。
11. 轻巧 躲藏 阻碍 奥妙 依靠 仿照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躲避:1、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 2、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障碍:阻挡,使其不能顺利通过身体及精神的成长都受到了障碍
奥秘: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
依赖: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称为依赖。
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12. 设问 问 答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沃土,故乡是老根。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
我们根据句子“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可知,这是一个设问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特点突出。
关于设问句,我们还可以仿写成: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沃土,故乡是老根。
13. 嘴巴 超声波 耳朵 发明创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关爱
【详解】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中,可知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发出声音。雷达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超声波,只有蝙蝠能听到,当蝙蝠接收到这种超声波后,相当于雷达的荧光屏接收到天线发出的无线电破,进行显示。
(2)本道题考查了诗句在文中的作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阵,像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在本文中进行引用是为了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3)《蝴蝶的家》这篇课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14.现代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成就之大,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15. 登上 潜入 洞察 探索 16.因为交通便利,网络发达,人类的生活变得快捷而方便 17.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如天上的繁星,种类繁多,跨足各个领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
【分析】14.本题考查理解关键句子的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指梨花盛开繁多。指结合句子中的主语“20世纪的成就”来理解,把“成就”类比成“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成就之大。
15.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的词。
16.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本题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因为“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交通的便利,网络的发达,使地球上的人类的生活变得快捷而方便,就是居住在同一个村子一样。
17.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表达综合素养能力。可以从发明与发现有数量、用途、作用等方面发表看法。注意组织通顺的语言来表达。
18. 间接 粗心 公开 简单 19.C 20.猫吃田鼠,田鼠吃土蜂,土蜂传播三叶草,猫保护三叶草 21.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
【分析】18.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 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不通过第三者的。可写:间接。
细心,是指心思细密。可写:粗心。
秘密:有所隐蔽,不为人知;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可写:公开。
复杂:指的是(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可写:简单。
19.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从“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知答案选C。
20.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定位、抓取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由第3到第5自然段可得出答案。
21.本题考查思维拓展。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动植物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生命之网”可得出文章主旨,由此我们可知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2.范文:
游柯岩风景区
暑假,我们一大家去了柯岩风景区。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尽是绿色。桂花树是墨绿的,爬山虎是浓绿的,草的绿色最多,有嫩绿的,翠绿的,黄绿的……在风中轻轻地摇曳。   
我们沿着小路向前走,来到了一尊大佛面前,大佛在放生池中央的一块巨石上,约20米高,面容慈祥,耳朵很大,垂到两肩,听说佛像的双耳是相通的,中间可行人。大佛一手放在膝盖上,一手在胸前成莲花指状。不用说,这就是巧夺天工的天工大佛。低头看放生池,里面有许多很大很大的鱼。我买了包鱼食去喂它们。一开始我只撒下一两颗,只见几条鱼儿懒洋洋地张嘴来吞食。接着,我又撒下一大把,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大群鱼儿飞快地游过来,大的小的,红的黑的,最大的有近一米长。鱼儿有的大口大口地吸着水,争取把鱼食吸进嘴里;有的围成一圈,埋头抢食。机灵点的,三下两下地挤进去,吞下一颗,然后一扭腰,游到安静的地方去慢慢品味了。我换了一个地方撒,这些鱼儿就会赶过来继续争抢。   
放生池的东面是云骨,有三十米高,上大下小,最薄处不过一米,摇摇欲坠却又屹立千年。不同的角度看,云骨都是不同的:有时像一个巨大的冰琪淋,让人禁不住抬头观赏,赞叹不已。有时像威武的雄狮,默默地守卫着一旁的大佛。有时又像一缕青烟,袅娜多姿,升向蓝天。   
柯岩风景区真是一个迷人的好地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写景的作文,选取最喜欢的一处景点,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适当融入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题目自拟。
首先要选取地点,确定路线。认真回忆你游览过的地方,从中选取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确定游览路线,找准观察点,并用恰当的语句进行过渡和衔接。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然后要认真观察,抓住特点,在每个观察点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把此处不同于其他景物的部分凸显出来。在写出现实景物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自己的想象及思想感情,这样才能较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要用词准确,叙述生动。精选准确的词语,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特点写具体、写形象。
开头:简单的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在哪里。
中间:按一定的浏览顺序,将自己看到的景物描写下来。选取最有特色的景物进行重点介绍。
结尾:总结全文,表明自己的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