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豆荚(jiā) 窗框(kuāng)
B.潜入(qiǎn) 倾斜(qīng) 冶炼(zhì)
C.溺水(nì) 遭受(zāo) 扎煞(shā)
D.官绅(shēn) 诸位(zhù) 骨髓(suǐ)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不得不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我们不能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C.怎么能说蟋蟀的住宅不是伟大的工程呢?
D.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是伟大的工程。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
B.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C.老爷爷了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D.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哪一对关联词填入句子最恰当?( )
一个民族 没有创新精神,这个民族 没有希望。
A.因为……所以…… B.只有……才……
C.即使……也…… D.如果……就……
5.“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的转换 B.表示补充说明
C.表示插入语 D.表示声音的延长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婷婷玉立 绢秀 田埂 安慰 B.振耳欲聋 鞠躬 恐怖 幕色
C.呼风唤雨 驻扎 枯萎 琵琶 D.垂头丧气 倾斜 忘想 即然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céng jīng( )有一次,美术老师让我们画wān dòu( )花,我àn zhào( )自己的想法画,画出来的花朵线条jiāng yìng( )。后来同桌nài xīn( )地帮我修改了一番,整个画面看起来shū shì( )多了。
8.生字扩词。
达:( )( ) 蚊:( )( )
即:( )( ) 科:( )( )
横:( )( ) 竖:( )( )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________ 丰满________ 愉快_______
靠近________ 兴奋________ 按照________
10.根据例子写词语。
半明半昧(ABAC)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摇摇欲坠(AABC)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AABB)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1.给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 )蝙蝠怎么飞,( )不会和东西撞上。
1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雷、电、雨、风,吼叫着。________
(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________
13.课文内容回顾。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豆荚裂开后,里面的五粒豆各奔前程,其中第一、三、四粒豆子被___吃掉,想___的豆子掉进了臭水沟,第__粒豆子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活力和生机。
(2)《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告诉我们蝙蝠在夜里飞行时,是靠__和___配合起来探路的,而不是靠___。
(3)《蝴蝶的家》讲述了“我”为___深感担忧,不断找寻蝴蝶的家而最终无果, 表达了“我”___之情。
14.查字典填空。
(1)“潜”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它有以下几种解释:①隐在水下;②隐藏,不露在表面;③秘密地。“潜泳”中“潜”应取第( )种解释。
(2)“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它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更;②利,有好处的;③增加。“受益无穷”中“益”应取第( )种解释;“精益求精”中“益”应取第( )种解释。
三、语言表达
15.照例子,仿写句子。
(1)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表达
明明说:“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熊。”
丽丽说:“我的妈妈_______________,很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17.语段仿写
例:蝴蝶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白天鹅红珊瑚
疣(yóu)鼻天鹅是一种典型的候鸟。春天,梅里雪山弯弯曲曲的雪线退到山腰,疣鼻天鹅就从遥远的江南水乡飞到漾濞(bì)湖来,在湖心岛芦苇丛产卵抱窝,繁殖后代。到了秋天,第一场霜雪降临之前,新生代小天鹅翅膀已经长硬,跟随群体飞往温暖的江南水乡越冬。
正是野杜鹃花绽出新叶的时节,上百只疣鼻天鹅一夜之间飞临漾濞湖,宁静的湖面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已经有配偶的成鸟双双飞进飞出,忙着修补旧巢,单身雄鸟和待字闺中的雌鸟则忙着谈情说爱,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
我躲在白桦树林里,一日数次用望远镜观察这些疣鼻天鹅。有一只年轻的雌天鹅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全身洁白,没有一根杂毛,脖颈细柔,弯曲扭动时,自有一种迷人的风情,两只翅膀耸吊起来时,从翼根到翼尖那道弧线显得特别优美。天鹅属雁形目鸭科天鹅属,世界上共有六种天鹅: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黑颈天鹅、黑天鹅和黑嘴天鹅。疣鼻天鹅与大天鹅、小天鹅等其他种类的天鹅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鼻孔突兀起一块皱褶,约有两三厘米高,通常为黑灰色,就像人身上的疣痣一样。这只雌天鹅的疣鼻色泽鲜红,形似珊瑚,十分醒目,已不仅仅是物种的标志,更是美的装饰。疣鼻天鹅很少鸣叫,因此疣鼻天鹅又有“无声天鹅”和“哑天鹅”的说法。其实,疣鼻天鹅并非哑巴,只是声带不如其他天鹅那么发达而已,大部分疣鼻天鹅叫声嘶哑而低沉,只能发出嘶嘶嘶的声音。但这只雌天鹅的鸣叫声却与众不同,声音清晰圆润,嘶吭嘶吭,特别富有表现力。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所见到的容貌最美丽、姿色最出众、叫声最好听的雌疣鼻天鹅。为了方便观察记录,我根据它疣鼻的形状和颜色,给它起名叫红珊瑚。
(选自《白天鹅红珊瑚》)
18.解释词语。
称心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0.疣鼻天鹅与其他种类的天鹅相比,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为什么会注意到红珊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在澳大利亚布尔纳格城的广场上,有一座奇怪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塑有一条大毛虫。
人们为什么要为毛虫建立纪念碑呢?这里面有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
澳大利亚孤悬于太平洋西南部,因而大陆上的生物品种非常原始、稀缺。于是,人们不断从其他大陆引进一些新的生物,如小麦、牛、羊等,使得澳大利亚境内的物种不断繁多起来。
19世纪初,有人从阿根廷带来了仙人掌。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牧场和田园的周围,既可欣赏,又可做围墙。但是,人们万万没有料到,仙人掌对那里的气候、土壤特别适应,又无天然敌害,于是迅速发展,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人们用拖拉机将它连根翻起 但它还是不断生长蔓延真可谓是铲不尽挖不绝美丽的“围墙”一下子变成了人们的祸害。
就在一片恐慌之际,人们将目光投向了阿根廷,为什么阿根廷的仙人掌没有泛滥成灾?生物学家苦苦寻找,终于发现,原来那里有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于是人们从南美洲引入了这种毛虫。毛虫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帮助人们把仙人掌控制住了。人们为了感谢毛虫,就特地建立了这座毛虫纪念碑。
22.在文中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3.用“ ”画出澳大利亚人把仙人掌栽种在住宅、牧场和田园周围的原因。
24.澳大利亚人从阿根廷带回了仙人掌,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仙人掌泛滥成灾,澳大利亚人采用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给短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五、书面表达
27.习作。
未来,科学将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请你展开想象,以未来衣、食、住、行的某一方面为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全部正确的是C项。
A项:豆荚jiā——jiá 窗框kuāng——kuàng
B项:潜入qiǎn——qián 冶炼zhì——yě
D项:诸位zhù——zhū
2.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A项,这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我们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项,这是否定句,表达的意思是:蟋蟀的住宅不是伟大的工程。
C项,这是反问句。意思是:我们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D项,这是设问句。意思是: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句意思不同。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 结合两个“一次”可知,这都是“实验”的范畴,所以“实验”后应用冒号。
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两个“一次”虽然存在并列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属于单句,运用逗号即可。
所以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辨析。
正确使用关联词的关键是首先读懂句子意思,判断句子前后是什么关系,然后代入表示此关系的关联词检查修改。
选项A错误,“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不符合句子意思。
选项B错误,“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条件条件唯一。如:只有A才B,不符合句子意思。
选项C错误,“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不符合句子意思,逻辑不通。
5.B
【详解】考查了破折号的用法。
从“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可知“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是对“它的确在向上长”的补充说明。因此,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掌握。
A.“婷婷玉立”改为“亭亭玉立”。
B.“幕色”改为“暮色”。“振耳欲聋”改为“震耳欲聋”。
C.书写正确。
D.“忘想”改为“妄想”;“即然”改为“既然”。
7. 曾经 豌豆 按照 僵硬 耐心 舒适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按、舒适、僵”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到达 传达 蚊香 蚊帐 即使 立即 科学 科技 横梁 横幅 横竖 竖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组词能力。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也是小学语文常考的题型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达:可组词:到达、传达、表达、词不达意、通情达理、放达、达标等。
蚊:可组词:蚊帐、蚊虫、蚊香、蚊厨、按蚊、蚊力、黑斑蚊、蚊首等。
即:可组词:即兴、即使、稍纵即逝、即便、立即、即将、转瞬即逝、不即不离等。
科:可组词:科学、科长、科技、学科、科目、科头跣足、照本宣科、插科打诨、作奸犯科、理科、前科等。
横:可组词:才华横溢、尸横遍野、横冲直撞、横卧、横七竖八、横渡等。
竖:可组词:竖琴、横七竖八、竖蜻蜓、横竖、竖豹尾、直竖、竖管等。
9. 缓和 丰硕 快乐 走近 高兴 依照
【详解】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
温暖:天气温暖。近义词:缓和。
丰满:充足。近义词:丰硕。
愉快:快意;舒畅。近义词:快乐。
靠近:.彼此间的距离近。近义词:走近。
兴奋:振奋;激动。近义词:高兴。
按照:根据;依照。近义词:依照。
10. 示例:一心一意 自作自受 翩翩起舞 勃勃生机 清清楚楚 整整齐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仿写,词语仿写题,首先要明确词语形式,然后注重平时积累,注意字形准确。故答案为:一心一意、自作自受、翩翩起舞、勃勃生机、清清楚楚、整整齐齐。
11. 无论 都
【详解】考查关联词。
关联词是连接两个分句的词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首先需要辨析前后分句的关系,再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 蝙蝠怎么飞”和“ 不会和东西撞上。”是条件关系,因此使用无论……都……
12. 拟人 反问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吼叫”是人的动作,句子把“雷、电、雨、风”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2)本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句子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这是为难蝴蝶”,使陈述的句子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13. 鸽子 飞进太阳里去 五 嘴 耳朵 眼睛 雨中的蝴蝶 对小生命的关爱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和分析。结合对原文内容的复习,注意对课文内容及时巩固,不要写混课文内容,不要写错相应的知识点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2)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夜间飞行的秘密》
(3)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蝴蝶的家》
14. Q qian ① 皿 ② ①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5. 这里既潮湿又昏暗。 难道你要永远在这里吗?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1)本题中“既……又……”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使用其写句子时,要将事物并列的特点描写出来。
(2)例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以疑问的语气表示肯定的意思:我们不能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
反问:用否定的句式通过反问来表示肯定的意思,或用肯定的句式通 过反问来表示否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句之中。
仿写的句子使用反问修辞手法写一个语句通顺,表述合理的句子即可。
16. 头发卷卷的 温柔 只小绵羊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观察例句的格式,平时要多练、多积累。
本题例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把“爸爸”比喻成一只熊来写出“爸爸”的胖、憨厚的特点。写的时候按照此格式去写即可,注意要围绕所写内容特点用比喻的修辞去体现。
17.星空是那样的奇妙,那样的不可思议,那样的使人浮想联翩。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注意“……那样……那样……那样……”仿写句子,注意不能遗漏,语句要通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8.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表示与其他人不一样。 19.宁静的湖面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已经有配偶的成鸟双双飞进飞出,忙着修补旧巢,单身雄鸟和待字闺中的雌鸟则忙着谈情说爱,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 20.最大的差异是疣鼻天鹅鼻孔突兀起一块黑灰色皱褶,约有两三厘米高。 21.一是它美丽的外形,二是清晰圆润的叫声。
【分析】18.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19.本题主要考查拟人句,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宁静的湖面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已经有配偶的成鸟双双飞进飞出,忙着修补旧巢,单身雄鸟和待字闺中的雌鸟则忙着谈情说爱,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
20.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件事的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疣鼻天鹅与大天鹅、小天鹅等其他种类的天鹅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鼻孔突兀起一块皱褶,约有两三厘米高,通常为黑灰色,就像人身上的疣痣一样。从这些语句可以总结出答案。
21.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件事的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所见到的容貌最美丽、姿色最出众、叫声最好听的雌疣鼻天鹅。为了方便观察记录,我根据它疣鼻的形状和颜色,给它起名叫红珊瑚。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原因。
22., …… 、 。 23.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牧场和田园的周围,既可欣赏,又可做围墙。 24.仙人掌迅速发展,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铲不尽、挖不绝,变成了祸害。 25.从南美洲引入了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 26.挽救澳大利亚的毛虫
【分析】2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应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人们用拖拉机将它连根翻起”与“但它还是不断生长蔓延”一句话还没说完,表示一句话间的停顿,所以应用逗号;结合上下文意,“但它还是不断生长蔓延”这句话表明了仙人掌的过度生长,意在言外,余意未尽,所以应用省略号;“铲不尽”与“挖不绝”是并列的词组,所以应用顿号分隔开;“挖不绝”后一句话说完,所以应用句号。
2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解答时可以根据题干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澳大利亚人把仙人掌栽种在住宅、牧场和田园周围”,在原文中寻找可知“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牧场和田园的周围,既可欣赏,又可做围墙。”便是原因,然后在文章中画上横线即可。
24.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语境理解句子, 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可得出正确答案:“仙人掌迅速发展,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铲不尽、挖不绝,变成了祸害。”
25.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联系上下文, 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由原文“原来那里有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于是人们从南美洲引入了这种毛虫。”可概括出正确答案“从南美洲引入了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
26.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常见的题目作用是:线索、文眼、新颖、吸引读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中心等。所以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即对整个文章的概括,“挽救澳大利亚的毛虫”便是文章的主旨。可做题目。
27.示例:
未来的交通工具
我希望未来的交通工具是海、路、空三用多功能汽车,在天空中、陆地上、海洋里,到处都可以用。
它的外形很科学。它的车头是流线状的,远看像海豚。它有一对翅膀,折叠在汽车两旁,用时一按开关,就展开翅膀,不用时按一下开关,翅膀就会收回到车身两侧。
它的外壳是太阳能接收器。它不用电,也不用汽油,太阳能是它的能源,所以它不会污染空气,不会污染水,不会污染环境。
它不再用汽油、柴油、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做燃料,不用担心资源枯竭,不再忍受汽车尾气造成的雾霾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它的出行由电脑全自动控制。你在出发地只要输入你要到的目的地,它给你编程,合理安排行程,保证快速、安全。无论是我的外婆、外公,还是年幼的我,都能驾驶这种未来的交通工具。
它会飞,能穿越时光……
未来的交通工具,只要我们好好学习,这些梦想就是现实。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