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据说(jù) 悲惨(cǎn) 坚定(jiān) 兹润(zī)
B.余波(yú) 血液(yè) 重叠(dié) 牢固(ɡù)
C.恐怕(kǒnɡ)证明(zhèn) 盼望(pàn) 犹如(yóu)
D.操场(cāo) 著名(zhù) 住止(zhǐ) 空隙(x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豌豆 即使 虚弱 腾云架雾
B.苍蝇 恐怕 联系 无线电波
C.证明 舒适 按照 呼风换雨
D.奥密 曾经 耐心 出乎意料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中,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呢?( )
A.因为小女孩的妈妈为她找到了好医生,所以她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
B.因为豌豆苗的营养十分丰富,是小女孩的治病良药。
C.因为小女孩从豌豆的生长中获得了战胜疾病的力量和信心。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女孩的身体非常虚弱。
B.飞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
C.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D.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良。
5.“状元大课堂”的孩子们针对下列语段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壁虎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在墙壁上走路了。
A.人类能模仿这种能力吗?
B.天花板和墙壁之间有联系吗?
C.模仿壁虎的这种能力后,能应用在生活中哪些方面?
D.什么是“范德华力”?
6.下列句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关联词是( )
蝴蝶不像家雀儿似的, 下雨 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
A.不但……而且…… B.一……就……
C.因为……所以…… D.即使……也……
7.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二、填空题
8.比一比,组词。
抢( ) 曾( ) 唤( ) 纪( ) 概 ( )
枪( ) 增( ) 换( ) 记( ) 溉( )
9.看汉字写拼音
虚弱( ) 研究( ) 奥秘( ) 呼风唤雨( )
技术( ) 按照( ) 驾驶( ) 腾云驾雾( )
10.根据拼音写词语。
(1)wān dòu( )中含有许多对人体yǒu yì( )的wù zhì( )。
(2)今天,我的脖子不太shū fu( ),有些jiānɡ yìnɡ( ),kǒnɡ pà( )是落枕了。
(3)蝙蝠能在夜里捕捉飞蛾和wén zi( ),科学家经过yán jiū( ),发明了雷达。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麦地 ( )的叶子
( )秘密 ( )鼓掌 ( )的影片
12.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内容
(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2)世上并没有天生的智者,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疑惑都是很正常的,就像韩愈说的:“________,孰能无惑?”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智能之士,不学不成,________”的态度,努力学习,勤于发问。
(3)如果让你用《礼记》中的名言来告知好朋友学习时需要做到的几点,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13.用“____”画出每组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气氛(fēn) 蝙蝠(biān) 潜水(qiǎn)
(2)依赖(lài) 囚犯(qiú) 僵硬(jiān)
(3)震撼(hàn) 屋檐(yán) 窗框(kuāng)
14.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媒 煤)炭 (赔 培)钱
(抄 钞)票 (注 驻)扎
(氛 芬)围 (狡 绞)猾
15.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填序号)
A.举例子 B.作比较
C.打比方 D.引用
(1)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
(2)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
(3)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 )
四、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经推算,我国每年至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命,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材料二】关于如何看待一名大学生因倒剩饭被知名外企辞退的调查
16.【句段分析】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17.【问题思考】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并想想解决的办法,写在表格里。
发现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8.【实践运用】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以及你的发现,你认为以下宣传语哪一句最好?并说明理由。
A.浪费粮食可耻!
B.发现浪费粮食者,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将对其进行处罚。
C.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节约粮食就等于爱护我们的家园。
我认为( )句最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
在一面白色的墙壁上,一位男性稳稳地贴在墙面上,而且他完全没有借助任何的绳索和梯子,就能像蜘蛛一样,在墙壁上肆意“走动”。要知道,在地面上,他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现在他竟然能攀登这面垂直的墙壁!是什么让他实现了“蜘蛛侠梦”呢?
原因在于他身上那套特殊的装备。这是一个吸盘结构的攀登装置,下面连接了多个活塞,活塞下还连接着马镫(dènɡ)。这个特殊装备实际上是科学家们“偷师”大自然的成果。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壁虎、蜘蛛等动物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我们是否可以复制这种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决定先行研究壁虎。他们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的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贴在墙壁上,甚至在墙上走动或奔跑了。但即便是纳米级的仿壁虎脚趾,也远没有壁虎的“高超技艺”。
怎样才能让仿壁虎脚趾和墙壁更加紧密地接触呢?科学家们想到了压力。他们制造了带有许多绒毛的吸盘,加入了可以抽出空气的活塞,活塞通过脚部的马镫控制。当脚部的马镫下降时,活塞就可以从吸盘里抽出多余的空气,吸盘外的压力比吸盘内的压力大,吸盘受到挤压,吸盘上的“毛”就会贴近并紧紧抓住墙壁,激活范德华力。
这种吸盘和活塞的结合适用于较为光滑的平面,如果是凹凸不平的墙壁,反倒显得毫无用处了。对此,科学家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种动物身上——蜘蛛,希望能“偷学”蜘蛛爬行的“秘籍”。在观察蜘蛛在不平整的墙壁上爬行的过程时,科学家们发现蜘蛛身上有许多极为巧妙的向下的钩刺,当蜘蛛不小心悬空时,这些钩子可以抓住墙壁的表面,保证蜘蛛不往下坠落。蜘蛛的巧妙结构让科学家们惊叹不已,他们将这个微型钩刺和磁铁结合,研制出了可以攀爬凹凸表面和金属材料的平面的设备。
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几乎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也许在未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蜘蛛侠”。
19.【问题探究】状状一共提了六个问题,请你给这六个问题分分类。(填序号)
①题目“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的条件是什么?
②根据第3自然段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是:在模仿壁虎、蜘蛛等动物在墙上爬行的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遇到了什么难题?
③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谁?
④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⑤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
⑥“范德华力”是什么意思?
(1)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是:_____
(2)对文章题目思考的问题是:_____
(3)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_____
20.【问题解答】请你帮助状状解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 和 。
(2)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在括号内打“√”。
A.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 B.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 )
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D.引出说明对象( )
(3)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请简述理由。
21.【问题迁移】壁虎、蜘蛛与蜘蛛侠有什么联系?
壁虎 ( ) 蜘蛛 ( )
蜘蛛侠 ( ) 蜘蛛侠 ( )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如果把自己比作一种动物,你与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请你举几个例子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更生动更有趣。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A项兹(zī)——滋
C项证明(zhèn)——zhèng
D项止(zhǐ)——址
2.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A项“腾云架雾”的“架”字写错,正确的书写应为“驾”; C项“呼风换雨”的“换”字写错,正确的书写是“唤”;D项“奥密”的“密”写错,正确的书写应为“秘”。B项书写正确,答案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五颗小豌豆出生了,一个小男孩捡到了他们,便把他们当做气枪子弹用。第一颗被鸽子吃了,第二颗被射到一个房顶上,第三颗第四颗溜走了。第五颗被发射到一个花盆里,这户人家有一个多病的小女孩,当她看着小豌豆一天长大时,她对生活也有了希望,身体开始一天天好起来。当豌豆藤结出一串绿色的豆荚时,小女孩的病全好了。
关于这个小故事,安徒生在手记中写道:“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我的开满了花的花园。”
这个小故事,首先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作者安徒生写作手法很巧妙,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五颗豆子写的淋漓尽致,写第五颗豆子的宝贵,给小女孩带来希望,却反映出前四颗豆子的平凡,自大,自满。文章体现的是安徒生对于心灵的细致关怀。安徒生由花及人,描写了心灵对于自然的唱和与呼应。一枝微不足道的豌豆花不但是眼前的美景,亦是生命的重要启示。这是一个豌豆的世界,是一个小宇宙。安徒生对这样的小宇宙有十分的把握,他懂得一粒豆子所可能拥有的全部感受。
因此,答案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项虚弱,身体衰弱,元气亏损;不结实。形容身体虚弱,合适。
B项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产品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句中用在“飞机的发明”方面,合适。
C项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形容身手敏捷、灵活,合适。
D项有两个地方搭配不当,一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去掉“使”字。二是改良指去掉事物的某些缺点,使之更适合要求或者改善。“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良”应改为“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答案选D。
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把选项与文段对应起来,看看提出的问题是否与文段相关。文段是介绍壁虎,所以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关于壁虎的。选项B与文段内容有关,但是与壁虎无关,所以错误。
6.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作答时要先分析句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再结合句意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即可。分析可知,该题句子之间是承接关系,结合句意,可用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一……就……”。
7.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运用。
1.“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得语句更准确、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显然题干中没有出现大量的数字,因此,不符合此种说明方法。
2.“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象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显然题干中把日益紧密联系的世界比作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3.“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显然与题干不符合。
8. 抢走 姓曾 呼唤 世纪 大概 枪口 增加 交换 日记 灌溉
【详解】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此为常用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字音和字形。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9. xū ruò yán jiū ào mì hū fēng huàn yǔ jì shù àn zhào jià shǐ téng yún jià wù
【详解】考查汉字的读音。这是最基础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生字识记的情况。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只要认真记忆,此类题还是很容易做对的。注意平舌和翘舌,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
10. 豌豆 有益 物质 舒服 僵硬 恐怕 蚊子 研究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语境,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豌、舒、僵、硬、恐、究”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1. 瓦蓝 金黄 嫩绿 守住 学会 经典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和“修饰词+名词/动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12.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非生而知之者 不问不知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
(1)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形容20世纪的变化很大。
(2)①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②意思是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这句话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
(3)摘自《中庸·第二十章》,意思是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13. qiǎn qián jiān jiāng kuānɡ kuànɡ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1)潜水(qiǎn)——(qián):(动)进入水面以下。
(2)僵硬(jiān)——(jiāng):(形)①(肢体)变硬而不能活动。②死板而不灵活。
(3)窗框(kuāng)——(kuànɡ):窗框窗框是墙体与窗的过渡层,起一个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墙体坍塌的作用。
14.媒 培
抄 注
芬 绞
【详解】考查同音形近字辨析。
煤炭: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
赔钱:用钱赔偿。
钞票:我国人民对银行券和政府纸币的俗称。
驻扎:(部队)在某地住下。
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狡猾:阴险奸诈,诡计多端。
15. B D AC
【详解】本题主要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1)从“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从“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可知,引用名人的名句,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
(3)从“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人类居住的星球”比作“地球村”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6.B 17. 我国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部分人对浪费粮食的问题认识不足 加大对节约粮食的宣传力度 18. C C句宣传语语气亲切委婉,具有劝人节约粮食的意味,令人容易接受,而A、B两句宣传语语气太强硬。
【解析】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材料一中,“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经推算,我国每年至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通过列出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800万吨”、“300万吨”、“500亿千克”、“十分之一”、“两亿人一年”,表现了我国消费者每年餐饮浪费食物的现象非常严重。
17.本题考查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出的问题要切合文章的主题,不能凭空臆测,要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能准确无误地找到答案,有的放矢。这样才是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宣传语的作用便于“造势”,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材料一、材料二所要表达的主题都与浪费粮食有关,那么这条标语的设计就应该要切合这个主题,劝诫人们不要浪费粮食,也就是节约粮食而言。注意语言要委婉、得体,让人易于接受。综上,答案选C。
19. ⑥ ① ②③④⑤ 20.(1)壁虎的脚趾 蜘蛛的钩刺
(2)A.√ B.√ C.√
(3)不可以。“几乎”表示差不多,若换成“完全”,意思变为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与实际不符。 21. 脚趾 钩刺 吸盘 磁铁
【解析】19.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能力。①是由题目引起思考。②③④⑤的题文有助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⑥在短文中没有详细的叙述,属于课外知识拓展。
20.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本题主要考查说明对象。可以定位到文中第三与第五自然段。从第三自然段“仿壁虎脚趾”与第五自然段“科学家们发现蜘蛛身上有许多极为巧妙的向下的钩刺”,就可以得出答案。
(2)某一段落前的句子一般作用有: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引起读者的思考等等。联系上下文,上文讲仿壁虎脚趾远没有壁虎的高超技艺,下文说科学家们利用压力使吸盘贴近并且紧紧抓住墙壁,所以是承上启下。问句的设置,引起读者的思考。说明对象在上文已经出现了,所以D选项错误。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在语言上具有严谨和准确的特点。这里的“几乎”不可以删掉,它表示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并没有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如果删掉了,意义就发生了改变,变成“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不符合文意。
2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可以定位到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几乎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也许在未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蜘蛛侠’”。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蜘蛛侠和吸盘与磁铁。
22.范文:
我是一只小猴子
我性格开朗,活泼,在父母的眼中,我是一只顽皮的猴子,整天蹦蹦跳跳,又像一个男孩。
我犹如一只猴子,整天在森林里的大树上跳来跳去,追逐打闹。假如我真的是一只猴子,我会很野,从这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在树上采果子吃,早上早起把其他猴子吵醒。冬天来玩打雪仗,我要事先备好许多的雪球,向“敌人”进攻,向它们扔去,打中了!再假装若无其事的。秋天我会把果子带到自己的领地,见到好朋友,我会送它们一些,到了夏天,我会和伙伴们打水仗,我不怕水,我要让怕水的猴子也不怕水,天气炎热我们也可以一整天泡在水里 ,多舒服呀!春天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我们与蝴蝶嬉戏,与燕子打招呼……山中的一切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 在春天我们自由自在的玩耍。
我觉得猴子很可爱,它们会模仿人的动作,那憨厚之态真搞笑,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猴子在大自然中过者舒服的日子,它们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们要保护它们,让它们不受到伤害。我们帮助了它,它一定会记住我们的。
【详解】本题为自命题的写人的作文。看到本次习作要求,你首先会想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与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在记忆中把他搜寻出来,明确写些什么。
写作时首先要交代“我”是什么性格的人,表现在哪些方面,与哪种动物比较像,确定了题目,然后扣住题目来写,可以先交代我的性格,交代和哪个动物什么地方像,再选择一个例子具体的表现我的性格特点,最后总结,可与开头呼应。注意详略,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方法。
写作指导: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写时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