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1 15:5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1927~1998),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
走近作者:
一、字音、字形
闷热 训诫 耸立 迂回 悬崖
晕倒 凝视 纳 罕 屡次 啜 泣
mēn
sǒng

jiè
xuán
yūn
níng
nà h n

chuò qì
瘦 骨 嶙 峋
shòu gǔ lín xún
头 晕 目 眩
tóu yūn mù xuàn
二、字义
训诫:
耸立:
纳罕:
啜泣:
高不可攀:
头晕目眩:
灰心丧气:
瘦骨嶙峋:
告诫,教导。
高高地直立。
惊奇,诧异。
抽噎(yē) ,抽抽搭搭地哭。
高得无法攀登。形容难以达到/接近。
头发昏,眼睛发花。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自读课文,要求:
自读技巧:
不动笔墨不看书(眼到、口到、心到)
画出关键信息
自读要求:
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
第一步:梳理故事情节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五十七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费城、悬崖。
我/(好朋友)杰利、内德等五个小伙伴/父亲。
玩弹子游戏玩厌了,决定去爬悬崖。
小伙伴们一一爬上悬崖,我害怕得蹲在小山道上止步不前,直到所有小伙伴都爬上崖顶离开了,天也黑了,我也不敢挪动寸步。
杰利带着父亲来找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
概述:“我”在童年时候一次爬悬崖时“遇险”“脱险”的经历。
文章脉络:
1—6,(起因)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7—15,(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16—22,(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23,(启示)分解困难,赢得胜利
二、走一步:聚焦心理描写
文中对“我”心里的恐惧写得十分生动,你最喜欢哪一句?请朗读出来,简要说明理由。
(1)直接恰当运用刻画心理的词句:
“冷汗直冒”、“心惊肉跳”、“吓得几 乎晕倒”
“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2)运用动作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恐惧:
“颤抖”、“尽量往里靠”、“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3)诙谐的手法: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一是真实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动。诙谐之笔写出了“我”的胆小,烘托了内心的害怕。
(4)描写景物来烘托心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
傍晚昏暗的天色从四周笼罩过来,进行了景物描写,交代了时间之难熬,侧面烘托了我内心的恐惧。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景物描写,也叫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已到晚上,悬崖下的大地越来越暗,也烘托了“我”内心的恐惧。
发现景物描写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1、描绘了……的景象/环境;
2、交代时间……、地点……;
3、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4、为下文写……作铺垫。
害怕
顿时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成功后的喜悦
再读课文,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可圈画出表现心理变化的对话和字词。
人物刻画
犹豫
分角色朗读“脱险”部分。
思考:1、父亲是怎样引导我爬下悬崖的?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悬崖—→走一步—→再走一步—→崖下
恐惧疲乏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成就感
三、再走一步:学会心理描写
联系上下文,补写出爸爸的心理活动
爸爸想:
“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爸爸想: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四、最后一步:找题眼、悟主旨
本文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和现在的题目相比,你觉得哪个更好一些?
通过一件小事,来阐明一个道理
以小见大
以事喻理
“我”从这件事中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道理(中心):“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你感悟到什么道理?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把困难想得过于巨大,而要从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开始,解决了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就能逐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交流展示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以中心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和内容相关,也和中心相关。 “走一步 ,再一步”第一层意思是指“我”在父亲的鼓励指点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的过程。第二层意思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只要一步一步的战胜小困难,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
1、记叙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出来。
3、“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回顾课文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罗丹
生活中并不缺少启迪,而是缺少感知启迪的心灵。
内容:“我”在童年时候一次爬悬崖时“遇险”“脱险”的经历。
中心:在人生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把困难想得过于巨大,而要从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开始,解决了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就能逐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回顾课文
写法启示:
(1)写出心理变化,表现情节发展;
(2)运用景物描写烘托心情;
(3)安排好详略:突出中心的部分展开详写;
(4)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______居里夫人
小结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一、基础扫描练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huǎng hū),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B. “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jī)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哄(hōng)然大笑。
C.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xuàn);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D.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lín)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yē)了一下。
D




【点拨】D项中的“凌”应读lí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
B. 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到:“嗨!我有主意了。我们很久没去爬悬崖了。”
C. 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璧,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
D. 我紧帖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
A
【点拨】B项,“到”应为“道”;C项,“璧”应为“壁”;D项,“帖”应为“贴”。
★3. 【2021·怀化】下列语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中的 “白杨树”“平凡”“赞美”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这句话中画线的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C. “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感悟思想伟力,更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 “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书写了悬壶济世的传奇。”这句话的主干是“吴孟超书写了传奇”。
C
【点拨】C.有误,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4. 对下列语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其实很简单,点燃、唤醒、鼓舞、激励,把这几个词做好了,就达到了90%以上。(语序不当,应先“唤醒”,再“点燃”。)
B. 阅读世界全球各国的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去了解和理解跟我们不同的文化,进而理解文化背后的人。(语义重复,将“全球”改为“地球”。)
C. 我们党始终正确处理中国和其他各国的关系,善于用好和抓住各种历史机遇。(语序不当,调换“抓好”与“用好”的位置。)
D. 在快速阅读时,把书拿得比你的习惯距离远些,可以增强30%的阅读速度。(搭配不当,“增强”改为“提高”。)
B
【点拨】B句修改不正确。应去掉“世界”或“全球”。
二、语言运用新题练
5.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人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人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② 。
示例:便会多些奔波劳累 
我们的生活必须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6. 【2021·吉林】学校拟举行以“勤思乐学”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你将作为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演讲。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拟写题目 撰写讲稿
(1)根据“勤思乐学”的主题,拟写一个演讲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勤思乐学”的意思是勤于思考,乐于学习。根据题干要求,围绕这个主题去拟写题目即可。
示例:聪明来自勤思
(2)根据拟定的演讲题目,写一段演讲词,内容要具有说服力。(80字左右)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几个等级。
示例:我平时爱动脑筋,所以我的成绩不错,老师也夸我聪明。我自己知道我的聪明来自勤思考。班上有的同学不爱思考,总等别人发言,听别人给出的答案,结果考试成绩总不理想。
(3)演讲时,如果出现情绪紧张和表达生硬两种情况,你会分别采纳哪些同学的建议?
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处。
情绪紧张:______(选两项)
表达生硬:______(选两项) 
A D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