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_2023学年)(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_2023学年)(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0 13:0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北师大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1.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现象。
2.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3.知道电冰箱制冷技术中的汽化和液化知识。
4.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学习目标
导入新知
地球水资源占比
合作探究
水蒸气
液化
凝华
小水滴
小冰晶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熔化
(高于0℃)
小冰晶(云)
小水滴(云)
变大下落
水(雨)
水(雨)
(雪)
(低于0℃)
变大下落
冰晶
凝聚
小冰块
变大下落
(冰雹)
(云)
小冰晶
小冰晶
(云)
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雾)
水蒸气
液化
小水滴
地面附近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水蒸气
液化
小水滴
(露)
花草上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成的固体。
凝华
(霜)
小冰晶
低于0℃
花草上
水蒸气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蒸气


液化
汽化
熔化
凝固
升华
凝华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1)构造:如图所示为高压锅的结构,它主要包括锅身、锅盖、易熔片、放气孔和安全阀等。
高压锅
(2)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
高压锅由于封闭性强,对食物加热时,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仍留在锅内,使得水上方的气体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一般家用高压锅内部温度可达110~120 ℃,这样很容易把食物煮熟。
(3)高压锅的安全装置
高压锅的易熔片是用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制成的。当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易熔片熔化,锅内气体从易熔片处喷出,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1.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电冰箱所用的制冷物质有什么特点?
3.电冰箱是如何达到制冷的目的?
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
易汽化和易液化的物质。
蒸发器里汽化吸热,冷凝器里液化放热。
电冰箱
读一读教材P32,并思考以下问题
电冰箱的制冷过程
大家先动手画一画冰箱制冷流程图
(1)液化: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氢气和助燃剂(氧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贮存在燃料箱和氧化剂箱内。
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2)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加热时,表面部分材料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热量。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比热容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吸热材料的熔化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以保护飞船不致因高温而损坏。
(3)火箭发射升空时向下喷出的火焰可能使发射架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人们在发射架下建有大型水池,利用水汽化吸热来防止发射架温度过高。
(4)热管:当对热管一端加热时,吸收芯一端的液体吸热而汽化,蒸气由热端跑到冷端,在冷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进入吸收芯,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热端。如此反复,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液化把热量从热端“运送”到冷端。
课堂练习
1. 我国“神舟”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B
3.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 (选填“铁圈”或“铁杆”)。
铁圈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 ℃;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液化
98
不变
水的质量偏大
归纳新知
固态
液态
气态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凝固(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