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石吟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3 20: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 题 第五单元第一课化石吟 课 型 综合课
主 备 审 核 班 级 姓 名
时 间 2013年11月11日 小 组 编 号 YW053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奇幻、裹藏、思绪、档案、潜行、葱茏、骸骨、卓越、躯壳、猛犸”等词语。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积累“奇幻、裹藏、思绪、档案、潜行、葱茏、骸骨、卓越、躯壳、猛犸”等词语。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自主合作交流法
【知识链接】
化石:动物遗骸能形成化石的基本都属于非正常死亡。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化石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遗骨或遗留痕迹(比如恐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脚印)变成的石头。
带着过去的生物的遗体、遗骨或遗留痕迹的石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8分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奇huàn( ) zhuó yuè(   ) cōng lóng( ) guǒ( )藏
骸( )骨 潜( )行 躯壳( ) 档( )案
猛犸( ) 万载( ) 悄然 ( ) 皱( )纹
引颈( ) 长吼( )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1.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二节的最后一句“长眠地下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的作用?化石述说了什么神话?请找出文中化石说话的部分。
3.诗的最后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三、【达标检测】:(5分钟)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 2.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
3.称赞而且佩服。 ( ) 4.(草木)青翠茂盛。 ( )
5.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
四、【课堂总结】:(5分钟)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训练】:(7分钟)
1.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
【教与学反思】
《化石吟》 1课时作业检测 班级 姓名 时间 2013.11.11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骸骨( ) 躯壳( ) 悄然( ) 潜行( )
卓越( ) 猛犸( ) 长吼( ) 长眠( )
2、解释下列词语。
叹服:
海枯石烂:
乌有:
日转星移:
3、诗歌的第一节分别指的是什么东西?
4、诗歌第二节连续三个疑问在哪节得到了证实?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 题 第五单元第一课化石吟 课 型 综合课
主 备 审 核 班 级 姓 名
时 间 2013年11月13日 小 组 编 号 YW056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奇幻、裹藏、思绪、档案、潜行、葱茏、骸骨、卓越、躯壳、猛犸”等词语。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积累“奇幻、裹藏、思绪、档案、潜行、葱茏、骸骨、卓越、躯壳、猛犸”等词语。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自主合作交流法
【知识链接】
歌曲《木鱼石的传说》中写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唱歌吗?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 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8分钟)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1.③节中的“你”指代的内容是( )
A.奇幻的神话 B.沉睡亿年的石头
C.刚苏醒的化石 D.逝去万载的世界
2.③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密码”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④节中的语境义是_____________。
4.④节中加粗的“珍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节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如果不用修辞手法,把它变换成平实的说法,应这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达标检测】:(5分钟)
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四、【课堂总结】:(5分钟)
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用集体的智慧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训练】:(7分钟)
③节中的“你”指代的内容是( )
A.奇幻的神话 B.沉睡亿年的石头
C.刚苏醒的化石 D.逝去万载的世界
【教与学反思】
《化石吟》 2课时作业检测 班级 姓名 时间 2013.11.13
鱼化石
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像是诗歌的生命。《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安排的顺序上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不同是:__________
3.从诗歌传达的信息来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主题大不相同。《化石吟》的主题是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诗;《鱼化石》的主题是__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____诗。
4.在人称运用上,《化石吟》用_____人称,而《鱼化石》用_____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