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三首(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将”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结合注释、工具书和写作背景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增加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情感态度。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它的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它的核心内容,那就是“爱国”。说到爱国,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引导学生说出爱国的诗歌)没错,爱国的表现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将去诵读一首爱国诗歌,去认识一位爱国诗人,去感受一片爱国的热土。现在,就让我们步入诗歌的世界,去品一品古人的爱国之情。(板书课题:出塞)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30分钟)诵读古诗理解诗意(30分钟) 1.识记字形,正确书写。(1)出示生字:塞 秦 征(2)指名读,师生点评,纠正不正确的读音。(3)说一说你是如何识记生字的。形近字辨析:塞—赛 征—证2.引导学习第一、二句。(1)出示句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指名读,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从秦汉时期,明月就一直照耀着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3)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教师相机指导)3.引导学习第三、四句。(1)出示句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指名读,理解“但使”“飞将”的意思,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3)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处以古讽今,正是由于现今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诗人提李广,是希望唐王朝能任用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来抵御侵扰,保障边关的和平与安宁。)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5分钟) 请根据这首古诗画一幅边关月夜戍守图,来表现征人的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词、催、醉”等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3.结合注释、工具书等理解诗意,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会写3个生字。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出示沙漠图片)茫茫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着特殊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板书课题:凉州词)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30分钟)诵读古诗理解诗意(30分钟) 1.识记字形,正确书写。(1)出示生字:词 催 醉(2)指名读,师生点评,纠正不正确的读音。(3)说一说你是如何识记生字的。形近字辨析:词—饲 催—摧2.引导学习第一、二句。(1)出示句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指名读,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琵琶声从马上传来。)(3)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要选择“葡萄酒”和“夜光杯”进行描述?(教师相机指导:恰当地点明了“边关”这个特殊的地点。)“马上催”的“催”字应该怎么理解?它是在催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3.引导学习第三、四句。(1)出示句子: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指名读,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醉就醉吧,醉倒在战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你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在外征战的人又有几个能活着回来?)(3)引导学生思考:从“醉卧沙场”这四个字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既有将士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包含着他们视死如归的勇气。)“几人回”这三个字说明了什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战争是残酷的,自古边关烽火难息,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多么悲惨。然而,尽管有那么多将士战死边关,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奔赴戍边,他们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在沙场上拼死抵抗,寸土不让,视死如归,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5分钟) 请大家课下多读一读边塞诗,找一找诗中描写了哪些特定的事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杰”1个生字,会写“杰、亦、雄、项”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3.结合插图、注释等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唐朝诗人写的边塞诗,他们身为热血男儿,怀抱爱国之情,都曾奔赴战场,亲历了战争。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首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看身为女子的她又是如何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的。(板书课题:夏日绝句)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30分钟) 1.识记字形,正确书写。(1)出示生字:杰 亦 雄 项(2)指名读,师生点评,纠正不正确的读音。(3)说一说你是如何识记生字的。形近字辨析:雄—准 项—顶2.引导学习第一、二句。(1)出示句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指名读,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3)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两句诗中读出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这两句是李清照的生命观,即做人应该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请从修辞手法入手,体味这两句诗在表达上的精妙。(“生”与“死”,“人杰”与“鬼雄”,这两组鲜明的对比构成了诗歌中的对偶句式,让读者受到深深的震撼的同时,也体会到诗句的工整,富有音乐感。)3.引导学习第三、四句。(1)出示句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指名读,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3)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思项羽”?(教师相机指导:李清照“思项羽”,是思念他“不肯过江东”的败而不屈的气概,因为这与当朝统治者的渡江南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正是借“思项羽”来寄寓自己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5分钟)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未曾中断,就源于灌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那份爱国情。它涌动在国人的心中,传诵于人民的口中,也流露在诗人的笔下。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爱国的诗歌呢?这些诗歌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情感呢?请搜一搜,读一读,诵一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