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第五课时 里程表(一)
c2
●●●
课堂预习((10分钟)9
回顾
5
6
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过程
7
3
旧知
2
9
中要注意是否有进1或退1的情沉况。
2
问题1:观察教材第24页情境图,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
是怎么想的。
根据问题与条件画图分析:
北京
北京
保定石家庄
277千米
146千米
保定
146千米?千米
石家庄
千米
277千米
从图中可知,北京到保定有146千米,北京到石家庄有277千米,保定到石家庄的
里程,可用北京到石家庄的里程减北京到保定的里程,列式:
277-146=
131
(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问题2: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教材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根据问题与条件画图分析:
新知
北京
探究
7146千米
北京保定石家庄
郑州
保定
石家庄
146千米
千米
689千米
千米
689千米
郑州
列式计算:689一146=
543
(千米)
答:保定到郑州有543千米。
问题3: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813表示的是北京到洛阳的里程,689表示的是北京到郑州的里程,画图如下:
北京
813千米
北京保定石家庄
郑州洛阳
689千米
689千米
千米
洛阳
郑州
813千米
西安?千米
由图可知,813一689求的是(郑州)到(洛阳)的里程。
000001
课后巩固((30分钟)9·····
1.下面是部分城市间高速公路里程图。(单位:千米)
C市到D市有多远?
思路引导:A市到D市的里程一A市到C市的里程=
B市118
D市
C市到D市的里程。
279
C市
列式为:1000()279()118
A市
1000
=721-118
=603
(千米)
答:C市到D市有
603
千米。
2,下面是“A市一F市”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A市P
A市一B市
146
C市
PB市
A市一C市
277
A市一D市
689
E市
F市0
06D市
A市一E市
813
A市一F市
1200
(1)B市到E市有多少千米?
813千米
思路导:画图分析:
A市B市
E市
146千米
千米
813-146=667(千米)
答:B市到E市有667千米。
(2)689一146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689千米”表示“A市一D市”的里程,“146千米”表示“A市一B市”的里程
答:689一146求的是B市一D市之间的里程。(共10张PPT)
第六课时 里程表(二)
c2
课堂预习((10分钟)
●●
同一线路上各地之间的路程如表:
回顾
商场
书店
181米
求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就用商场到
旧知
商场—
学校
380米
少年宫的路程减去商场到学校的路程,列
商场—一少年宫
712米
式计算为712-380=332。
问题1:观察教材第26页情境图,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观察情境图可知:160千米不仅包括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也包括以前行驶的里程
数。表中每个数据都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与以前行驶的里程数的和。
问题2: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看懂了吗?
四
五
35
160
350
555
745
955
淘气的图意思是星期一出发时里程表读数是35千米,回家时读数是160千米。星
期一行驶的里程数是160-35=(125)千米。
问题3: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新知
方法一:精确计算再比较
当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一前一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探究
星期一:160-35=125(千米)
星期二:350一160=190(千米)
星期三:555一350=205(千米)
星期四:745-555=190(千米)
星期五:955一745=210(千米
因为(125)<(190)<(205)<(210),所以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方法二:观察后估算
只有星期三、星期五行驶里程数超过200,比较它们的大小。
:星期三:555-350=205(千米)
星期五:955-745=210(千米)
因为(210)>(205),所以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答: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1.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一前一天的里程表的读数。
新知
2.根据里程表的读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借助图弄清楚每个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归纳
(2)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3)选用正确的方法解答。
课后巩固((
30分钟)(
1,下面是甜甜的爸爸上周每天下班回家时汽车里程表的读数。完成下面填空。(单
位:千米)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50
197
287
366
480
(1)星期一出发前里程表的读数是98千米,这辆汽车在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是(
52)千米。
(2)星期三回家时汽车里程表的读数是(287)千米,这天行驶的里程数是(90)千米。
(3)星期四和星期五这两天一共行驶的里程数是(193)千米。
(4)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共10张PPT)
第一课时 捐书活动
c2
课堂预习((10分钟)
7+8+9
笔算100以内数的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或者用竖
回顾
=15+9
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几
旧知
=24
十就向十位进几。
问题1:观察教材第17页情境图,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观察表格可知: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三年级比四年级
多捐7本,所以(三)年级捐的书多。
问题2: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求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就是把三年级三个班捐的书加起来。
118 10495=317(本)
方法一:口算100+100+100=300
18+4-5=17
300+17=317
方法二:用两个竖式计算
118+104+95
118
222
=222+95
+1014+195
317
222
317
方法三:用一个竖式计算
118
104
新知
十1
9,5
317
探究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问题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求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就是把四年级三个班捐的书加起来。
103+109+98=310
(本)
方法一:口算100+100+100=3003+9-2=10
300+10=310
方法二:用两个竖式计算
103+109+98
103
212
=212+98
+1019+1918
310
212
310
方法三:用一个竖式计算
103
10
9
提问:哪个年级捐的多,多多少本?
+1928
1317>310
310
317-310=7(本)
答:四年级一共捐书310本。
答:三年级捐的多,多7本。
课后巩固
(30分钟)·····
1.用竖式计算。
179+563=742
216+396+173=785
373+124+195=692
179
216
(612)
373
(497)
+51613
+31916
+173
+124
+11915
(742)
(612)
(785)
(497)
(692)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125
改正:
(2)
157
改正:
十
83
125
4
69
157
108
+183
+
84
469
+3
91
208
700
+2824
+391
499
599
(X)
710
(X)(共21张PPT)
第三单元知识总览与考点强化训练
c2
○知识总览
按从左至右列两个竖式
三位数连加运算
或列一个竖式计算
三位数的加
按从左至右依次计算或先算后两
减运算
三位数连减运算
个数的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两
个减数的和
加与减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
解决与加减
用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运算相关的
实际问题
解决起点不为0的有
当天里程表读数一前一天里程表
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读数=当天行驶里程数
○易错警示
易错点用竖式计算加法时,忘记进位
1.用竖式计算
345+128+269=742118+103+85=306
345
473
118
221
+12,8+2,619
+10,3+185
473
742
221
306
规避策略】在用竖式计算连加时,哪一位上
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进位的数
写在前一位的右下角,参与前一位的运算。
○分点突破
考点1三位数连加运算
2.用竖式计算。
256+169+343=768324+124十246=694
256
425
324
448
+1,6,9+343
+124+24,6
425
768
448
694
考点2三位数连减运算
3.用竖式计算。
495-126-138=231800-236-64=500
495
369
800
564
-126-138
-236
一
64
369
231
564
500
4.看图列式计算。
全长970米
第一天修第二天修
还剩?米
270米
450米
列式:970-270-450=250(米)
考点3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5.脱式计算。
458-(162+62)
920+168-475
=458-224
=1088-475
=234
=613
6.用竖式计算。
107+(495-328)=274845-494+186=537
495
107
845
351
328+16,7
一
494+1,86
167
274
351
537
7.看图列式计算。
402只
鸭
只
鹅
102只
列式:402十(402-102)=702(只)
老点4用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8.实验小学有男生356人,比女生多28人。
实验小学一共有学生(684)人。(共11张PPT)
第四课时 节余多少钱(2)
c2
●●
课堂预习(
(10分钟)C
674+251-495
:没有小括号的
674-(495-251)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
回顾
=925-495
→按照从左到右的
=674-244
→小括号里面的,再算
旧知
=430
顺序依次计算。
=430
:小括号外面的。
问题1:平均每个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
以买一台洗衣机?
提示估算时,要注
方法一:以“百”为单位
意估算的方法不
225^≈200
200+200+200=600(元)
同,估算的准确性
600>580
225+225+225>580
可能也不同,可以
所以三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
根据题目要求选
方法二:以“十”为单位
择合适的估算方
225≈220
220+220+220=660(元)
法。
660>580
225+225+225>580
所以三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
问题2:算一算,几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
方法一:画图分析
新知
个月节余225元,两个月
探究
节余450元,450<580,三个
→
225
450
675
月节余675元,675>580,所
225+225
450+225
以需三个月节余的钱。
方法二:用加法计算
一个月一个月地加,看
225+225=450(元》
加几个月时节余的钱→
450+225=675(元)
大于或等于580元。
675
元>580元,所以需要三个月节余的钱。
方法三:用减法计算
看580元里面有几个
580-225=355(元)
225元,即用580元依次→355-225=130(元)
减去225,得出结果。
130
元<225元,所以需要三个月节余的钱。
答:
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先估算,再准确计算。
新知
2.解题过程中,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可能会有多种解题方法,可以用线段图、连加比
归纳
较或减法倒推比较计算来得到答案,只要有意义都正确。
●●C
课后巩固(30分钟)°
1.算一算,填一填。
98
+210
308
-50
258
+300
558
310
+71
381
-131
250
+314
564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
860-256+144改正:=604+144
(2)
462-(118+80)
改正:=462一198
=860-400
=748
=344+80
=264
=460
(×)
=424
(X)(共10张PPT)
第二课时 运白菜
c2
●●●
课堂预习(10分钟)9
20-7-3
笔算100以内数的连减时,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
回顾
=13-3
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被减数减去所得的和。列竖式时,相同数位
旧知
=10
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当10,在本位加十再减。
问题1:观察教材第19页情境图,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白菜?
方法一:从总棵数中依次减去运走的白菜棵数。
850-256-280
85
594
594
280
2
5
6
2
8
314
(棵)
5
9
3
1
方法二: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
850-(256+280)
2
5
8
5
=850
536
+2,8
5
6
314
棵)
5
3
3
答:运走两车后还剩314棵白菜。
问题2:教材第19页问题2中竖式的错误,你能帮他们改过来吗?
左边的错在把256抄成265
改正:
85
0
5
9
4
新知
一
256
280
探究
594
314
右边的错在退位后没减1
改正:
256
850
280
一
536
536
314
问题3:算一算,再进行验算。
1000-372-210=
418
方法一:1000-372-210
1000
628
=628-210
372
210
418
628
418
方法二:
1000-372-210
验算方法:用“差十减数=被减数”来验算。
=(999+1)-372-210
372+210+418
372
582
=999-372-210+1
=582+418
+210
+41118
=1000
582
418
100
·····课后巩固
(30分钟)9····
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00-389-221=290
△690-232-428=30
232
900
(511)
690
(458)
雾
428
-389
一
221
-232
-428
+(3,0)
(511)
(290)
(458)
(30)
(690)
2.看图表列式计算。
(1)
736米
(2)
菊花
玫瑰
月季
合计
654盆
105盆
盆
983盆
287米
米
169米
736(○287(○169=
280
(米)
983-654-105=224(盆)
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
736
(449)
983
329
287
169
-654
-105
329
224
(449)
(280)(共11张PPT)
第三课时 节余多少钱(1)
c2
课堂预习气(10分钟)
●●●C
140+260+280
回顾
先计算前两个数的
934-544-126
先把前两个数
400+280
→
和,再把所得的和
=390-126
→相减,然后再
旧知
680
与第三个数相加。
=364
减第三个数。
问题1:观察教材第21页情境图,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已知奶奶每月领补助185元,亮亮的爸爸妈妈每月寄回800元,亮亮和奶奶八月花
了745元,八月节余的钱可以这样计算:
方法一:
方法二:
:节余钱数=每月共收入的钱数一花去的钱数
寄回的
花去的
补助的
节余
寄回的钱数
领取补助的钱数
钱数
钱数
钱数
钱数
800+185-745
800-745+185
985
745
55
185
240
(元)
240
元)
答:八月节余了240元。
新知
问题2: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
探究
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条件画图如下:
九月260元
九月节余260元
共?元
十月
30元
十月?元
少30元
先算十月节余的钱,再求出两个月一共节余多少元。
方法一:分步计算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计算
260-30=230
(元)
260+(260-30)因为要先算十月节
260+230=
490
(元)
=260+230
余的钱,所以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的。
490
元)
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
1.两个数的和减去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中的某一个数与那个数相减,再用所得的
新知
结果加上另一个数。
归纳2.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没有小括号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课后巩固((
30分钟)9·····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一个加减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2)计算579一(321+42)时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X)
(3)计算765-311-339时,可以先算311+339=650,再算765-650=115。
(/)
2.脱式计算。
327+213-159
330+(278-199)
845-(283+158)
=540-159
=330+79
=845-441
=381
=409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