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4《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14《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1 18: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14《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行路难》这首诗歌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中的一篇。这首乐府诗咏叹诗人的身世际遇,以形象的描述、丰富的意象、梦幻般的色彩,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振作奋起的豪情壮志。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加深对李白的理解。诗歌开篇以极夸张的笔法领起,极写宴会之丰盛。后又化用南朝诗人鲍照《拟行路难》诗句,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反映诗人极度抑郁苦闷的心情。随后作者又用两个象征,表现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最后写诗人在沉郁中奋起,坚定“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说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学习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并有感情的诵读诗词,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感悟诗词中优美意境,
四、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对李白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过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塞下曲》等,但这些诗作散落在不同单元,学生对李白的人生境遇、人格魅力并没有整体的认知;学生学诗就是读读背背,没有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说教法学法
1、情境创设法:重回诗歌创作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知诗意,明诗情。
2、诵读法:在诵读中体会诗歌内涵,触摸诗人情感。
3、设疑讨论法:通过悬念设置,引领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明晰诗人的人生选择。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出自名家之手的三首古诗词,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朗读方法: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3.学生练读,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再读诗词,梳理诗句内容。
《行路难》(其一)
前四句:设宴;五六句:象征仕途的艰难;七八句: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后四句:抒情。
(四)感悟精彩语句
《行路难》(其一)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理解诗中引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典故的意义。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五)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行路难》(其一):
巧妙的比兴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引用吕尚、伊尹的历史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悲愤、苦闷、同时又执着于远大理想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七、说板书设计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一一欢乐气氛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内心苦闷
坚冰塞川大雪满山——道路艰险
闲钓碧溪忽梦乘舟——相信希望
长风破浪挂帆济海——充满信心
八、说教学反思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诵读、感悟、品味”是最重要的,所以古诗词教学最大的心得就是正确指导了学生诵读、背读;让学生在联想中感受诗词的意境和主旨,通过反复诵读名句,品味名句中包含的所有信息,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