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方法。
2.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以38金,32银、18铜的奖牌数,位居全球第二,证明了中国的强国地位。然而在近代,中国遭受了百年屈辱历史。在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且介亭杂文》集中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了解什么是杂文
广义: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
狭义:指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写得生动、泼辣、有益。
三、体验活动,了解驳论文体。
同学们:生活中你有与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吗?你是怎么反驳他的?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了吗?
(活动1)试反驳:坚持就是胜利。
反驳:只有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坚持就是胜利”才能成立。
(活动2)试反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个论点很难反驳
同学们发现第一个观点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与胜利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从逻辑关系找到突破口,对观点进行反驳,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观点只有一个单纯的结论就很难进行直接反驳。那么我们反驳除了驳论点,还有哪些方法呢?
我们先从观点的确立说起。要论证一个论点或者写作一篇立论文的顺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我们的反驳就可以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来进行。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当我们想好反驳的理由后就可以进行驳论文写作了。
驳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树靶子——打靶子——立观点。树靶子就是摆出敌方的论点。打靶子就是批驳敌方的论证。立观点就是说出自己的观点。树靶子、打靶子都是直接批驳对方,立观点是通过证明自己的正确来证明敌方的错误因此是间接批驳。
鲁迅先生称自己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既是一篇杂文也是一篇驳论文,我们就以他为范本学习驳论文的写作方法吧。
四、学习重点成语
地大物博:疆土辽阔,物产丰富。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为民请命:为民众的利益向上级、政府提出意见和要求。
怀古伤今:怀念往昔,哀叹现在,是一种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五、学习“树靶子”。
1、学生齐声朗读(1-2)段思考:
对方的论据是什么?得到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论据: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2、不久,只希望着国联;3、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了解当时的时事背景
对方所列的论据具体是指哪些事件呢?
论据1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来自于30年代的御用报纸,其称“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论据2只希望着国联指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课下注解1有介绍。
论据3: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指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课下注解2有介绍。
于是舆论界如《大公报》1934年8月27日就有社评: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 课下注解4有介绍。
六、学习“打靶子”。
1、朗读(3-5)段分小组思考讨论:作者是如何反驳对方的
学生通过研讨得出:3-5段作者通过驳论证的过程驳倒对方论点。
看(3-5)段作者认为文章1、2段中列举的这些人的自信力早已失掉,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相信别的不是相信自己,只是 “他信力”。待到对国联失望后,便把“他信力”也失掉了。鲁迅认为,如果这些人在铁的事实面前失掉了“他信力”何尝不是好事,他们就会“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不幸的是这些人又走到求神拜佛上去,“可就玄虚之至了”。成为了“自欺力”。作者着意审察一个 “信” 字,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做文章,从“自信力”非常有创造性的衍化出 “他信力”、“自欺力”。一环套一环,层层逼近,揭示出事物的真面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七、再读第1段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思考: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58853;58853;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八、小结(1-5)直接批驳的内容。
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
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
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因为这些中国人有的并不是“自信力”,只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所以,在作者看来,这些中国人连“自信力”都没有根本谈不上“失掉自信力”的问题。他们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九:知人论世
第5自然段最后那一句加点的文字,曾被国民党检察官删掉,这一行为说明了什么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急于去之。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境况,然而鲁迅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告,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以笔为武器,将杂文当作匕首、投枪,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十:作业:思考题
1、研读文章后半部分,想想作者如何证明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的。
2、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实践主席“四个自信”的要求。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2.体会作者犀利、讽刺,富有战斗性的杂文语言风格。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重点研读第6—9段,学习作者间接反驳敌方论点的方法。
2.梳理全文批驳过程,把握文章层次。
3.品析本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学习,我们知道驳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间接批驳,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的不成立。在第一课时中,我们重点研读了课文的1—5段的内容,作者首先摆出敌方的论据和论点,看似合理,但作者接着指出自夸地大物博和寄希望于国联,这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要说失掉的话,也只能说失掉了他信力,至于求神拜佛,那是在发展着一种自欺力,这样看来,敌方的三个论据都推断不出敌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就是直接批驳敌方论证的错误。
二)表明观点,间接反驳:接着,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进行间接批驳。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朗读课文第6段到第8段。思考: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
相信同学们很快找到了作者的观点,在第6段: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那么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观点的呢?我们学过的四种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有同学很快就发现了,从第8段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四类人的存在:即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和舍生求法的人。作者又进一步说到这四类人在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并且在前仆后继的战斗。鲁迅把这些人称为中国的脊梁。显然,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2.同学们,你是如何理解这四类人的呢?
“埋头苦干的人”是指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
“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玄奘、谭嗣同等人。
3.联系背景,说说第8段“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结合时代背景,他们是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人们。
4.同学们,你们认为鲁迅本人是中国的脊梁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是!
我们来看看鲁迅的生平资料:
1902年鲁迅弃医从文,企图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他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1927-1936年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他被誉为“民族魂”!
5.同学们,你们能结合我们这个时代为鲁迅的观点再补充几个事实论据吗?
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更多。
是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叶嘉莹;
是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
是艰苦奋斗,不断超越,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航天员们;
是逆流而上,抗击在新冠疫情一线,与病毒作斗争的医生、护士;
是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督查,严守抗疫防线的社区工作人员;
……
从上面丰富的论据来看,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论点是正确的,就等于再次宣告了对方论点不能成立,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6.下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默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思考下面几个词的含义:
1)“状元宰相”指什么?
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2)“地底下”指什么?
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3)“脂粉”的意思是什么?
美化、伪装、欺骗。
4 )“筋骨和脊梁”比喻什么?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
思考: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照应题目,作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三)梳理结构,把握层次:
到此,我们不妨着眼于全文,对全文的的论证结构来做一个梳理。
四)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鲁迅曾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本文保持了他杂文语言的一贯特点:具有形象性,讽刺性和战斗性的语言风格。让我们一起来品析本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1.在文章开头,说到社会上的三种现象时,作者连用了三个副词,“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只希望着国联”,“一味地求神拜佛” 。总,写出了部分中国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写出了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形象地描绘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三个副词的连用,强烈地讽刺了悲观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或形象生动,或尖锐犀利。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从文中的找找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仿拟的修辞,作者仿照“自信力”,造出了“他信力”和“自欺力”,幽默而又讽刺,犀利地揭示出这些现象背后的实质。
再看比喻和排比的组合运用,“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前面的举例用了一组排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把这些人比喻成中国的脊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些人才是中国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的希望,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这些人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敌方以偏概全的错误,如同匕首、投枪一样掷向敌方,让敌方毫无还击之力。
4.“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简短有力地作结,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真正称得上驳论文的典范。它结合了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逻辑缜密,层层推进;而犀利讽刺具有战斗性的语言,又为之锦上添花。学习本文,我们不但学到了如何去写驳论文的写作技巧,还能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