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怀疑与学问》名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怀疑与学问》名师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1 18: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疑与学问》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分析】
《怀疑与学问》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8课。第五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或针砭时弊,诠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创造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的、人生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了四篇议论文,学生基本上了解了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能够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大致理清论证的思路以及论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语言严密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语言严密的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导入
初一我们学过《穿井得一人》这个寓言故事,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言,我们不能盲目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要知道传言不可随便信,不随便轻信的态度就是怀疑的精神,那么怀疑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环节二:
(一)知人论世
顾颉jié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等。《古史辨》是关于古史的讨论集,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史上关于古史传说进行讨论,打破了三皇五帝的古史传说,将其归结于神话传说。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二)字词积累
1.读对字音,注意字形。
2.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三)文体回顾
环节三:
默读课文并思考: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
2.课文开头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3.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一)看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一个好的题目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窗户。标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怀疑与学问”是这篇文章的论题,全文就是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议论,阐明了“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
(二)读名言
1.课文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引用名言,提出观点:治学要有怀疑精神。
2.开头引用名言有何作用?
明确:①引用名言,充当道理论据,意在表明做学问要有怀疑的精神,也要善于怀疑。
②既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须疑”与“会疑”,
③同时也使文章开头显得活泼有新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寻过渡句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思考:“怀疑”对“学问”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说明“怀疑”对于“学问”的作用有二:①对于已有学问辨伪去妄;②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四)找论证方法
(五)品语言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对此,你怎么看?
明确: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文章第六段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
明确:“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体现文章语言严密的特点。
环节四:
小结: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拓展:
【布置作业】
1.摘抄、熟记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轶事,为本文补充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写在积累本上。
2.阅读拓展阅读《学贵质疑》,并完成相关练习。
《古代诗歌四首》思学单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预 学 单 (课前)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 诗。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 诗、 叫近体诗。如本课的《 》和《 》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 言律诗、 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 海 (jié) 石(sǒngzhì) 归(yàn) 水何(dàn) (xiāo)(sè)
3.了解作者作品。
①《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③《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他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二、课 堂 练 习
《观沧海》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诗歌借诗人见到的沧海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首句中写飘落的“杨花”,哀啼的“子规”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意回答。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1.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1.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请结合诗歌,谈谈原因。
2.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见解。
三、课 后 练 习
《峨眉山月歌》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结合诗句谈谈。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江南逢李龟年》
1.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上受降城闻笛》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反思总结(困惑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