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碳族元素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碳族元素
二. 知识目标:
掌握碳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
能推断出碳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
加深对典型碳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三. 知识分析:
(一)碳族元素
1. 结构特点
画出C、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比较它们的相似与不同。
比较C、Si原子结构的异同。
ⅣA项目周期 名称 元素符号 各周期元素种类 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结构上:
相似点:最外层4e。
不同点: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
性质上:
相似性: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最高价
递变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由非金属性到金属性递变的趋势很明显
2. 碳族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元素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 气态氢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CSiGeSnPb
3. 碳族元素单质的一些物理性质
(二)硅
1. 硅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
2. 硅的物理性质:
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晶体硅的熔点、沸点都很高,硬度也很大。
3. 碳和硅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比较 碳 硅
相似性
递变性
工业制法
用途
(三)二氧化硅
1. 与的比较(一)
名称比较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
存在
物理性质
构成微粒
微粒间作用
与的化学性质比较(二)
名称比较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
类别
(1)与水
(2)与溶液
(3)与
(4)与酸
用途
2. 硅酸盐的表示(用及金属氧化物的形式)
硅酸钠
镁橄榄石
高岭石
【典型例题】
[例1] 如果发现的新元素位于第7周期,ⅣA族,关于该新元素X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价化合物比价化合物稳定
B. 具有强氧化性
C. X原子的核电荷数可能是114
D. X为非金属,它有稳定的氢化物
精析:可推知X元素的金属性比铅还强,一定为金属,D项是错的。铅价化合物比价的稳定,X元素也理应如此,A项正确。正因为价的不稳定,元素易得电子变为元素,B项是对的。它的核电荷数,可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和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推出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
。C项正确。X是金属元素,不可能存在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答案:D
小结:本题考查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规律性知识,推断某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把握好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强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B. 根据的反应,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C.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D. 二氧化硅对应的水化物有不同的组成
精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碳酸、二氧化硅、硅酸、原硅酸的性质知识,同时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准确性。由于二氧化硅可以跟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的反应,并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它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属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反应生成气体的类型,由于生成物是气体,生成后脱离反应体系,使反应得以继续进行,但这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B项也不符合题意。C项中符合“强酸制弱酸”的一般规律,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于二氧化硅对应的水化物有和,所以D项符合题意。
答案:C、D
小结:酸与酸一般是不发生反应的,但也有例外情况。例如:(浓)。
酸性氧化物与酸一般也不发生反应,但也有例外情况。例如:
比较硅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要比较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难易程度。由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递变规律得知:碳酸酸性比硅酸强。C项中反应为:,(原硅酸)不稳定,在溶液中就可分解为与:;与、反应也可写为:。
[例3] 把含有的固体,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冷却后称重为17.2g。求:
(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
(2)原物质中含多少克。
精析:解法一:跟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和,若过量还会再分解:
将写成氧化物形式:,可见,固体质量变化情况为:
则:
解得:
解法二:由解法一分析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的质量,所以:
答案:略
[例4](2002·上海)将足量通入和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体积(V)的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精析:起始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完成沉淀时,溶解中还剩余,再通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继续通,反应式为,再通,反应式为。反映在图像上即为D。
答案:D
小结:图像判断题要抓住图像的起点、拐点和终点。
[例5](2002·全国)向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精析:
(1)有四种可能的组成,分别为①;②;③;④。
(2)
22.4L 138g
2.24L
22.4L 100g
2.24L
从上面两方程知:生成的固体全部是时应该是13.8g,若生成的固体全部是时应该是10.0g,现生成的固体为11.9g,所以它是和的混合物。依碳原子守恒的要求,和总共是。
若为,则为
则得方程
即和各为
为
为
依守恒的要求,设溶液浓度为c,则
答案:略
小结:该题为讨论型计算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着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化学计算技能,往往作为压轴题放在化学试卷的末处。
[例6] 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4.24g,在高温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呈红色,质量为3.36g,若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沉淀2.00g。通过计算指出所得固体的组成及质量。
精析: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根据沉淀得出为,而整个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少。
若反应仅为:
(固体减少)
。,所以还有其他反应,根据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元素(Cu、C、O)可得出所得固体中只能含有Cu和。可按下法解:
(原混合物中的C)
则
解法一:
①
②
联立①、②方程
可得
解法二:根据物质的量守恒
所得的固体产物中
所以,
答案:固体产物中有和
错解分析:在做此题时,易根据思维定势列出,选择部分条件计算从而草草了事,忽视了产物是混合物的情况分析。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60分钟)
1. 在自然界,无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有( )
A. C B. Si C. S D. P
2. 门捷列夫在19世纪中叶,曾根据他所发现的周期律,预言过第四周期ⅣA族元素X。下列有关此元素性质不正确的是( )
A. 不稳定,但有强还原性
B. 用焦炭可在高温下从中冶炼X
C. X单质的熔点比硅高
D. 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为,其酸性比强
3. 下列各组物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
B. 酸性:
C. 粒子半径:
D. 单质熔点: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硅酸是白色胶状物,失去部分水后变成白色粉末状硅酸
B. 分子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 又称硅酐,溶于水后则慢慢反应生成硅酸
D. 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它是两性氧化物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跟氢氟酸反应:
B. 碳酸钡溶于稀硝酸:
C. 硅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 把水玻璃滴入盐酸中:
6.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
① 焦炭 ② 纯碱 ③ 碳酸钙 ④ 氢氟酸 ⑤ 高氯酸 ⑥ 氢氧化钾 ⑦ 氧化钙 ⑧ 氮气
A. ③⑤⑦⑧ B. ⑤⑦⑧ C. ⑤⑧ D. ⑤
7. 下列关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在固态或液态时导电性能都很差
② 能跟强碱反应,但不能与水反应
③ 硅与碳同属ⅣA族,故的物理性质与类似
④ 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
A. 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8. 已知单质硅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并放出氢气,今有一种不含其他杂质的硅铁合金,取部分粉碎后分为质量相等的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的溶液,另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前者放出气体的体积是后者的倍,(同温同压下测定的)此硅铁合金中硅的质量分数是( )
A. 8% B. 6% C. 4% D. 2%
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 B.
C. D.
10. 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A. B.
C. D.
二. 填空题:
11. 碳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族,包括 、 、 、 、
五种元素,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金属性最强的是 ;元素 的价化合物是稳定的,而元素 的价化合物是稳定的。
12. 下列反应表现的什么性质或作用?
(1) 。
(2) 。
(3) 。
(4) 。
(5) 。
13.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是自然界没有单质硅存在。工业上,在高温下用 方法可制得含少量杂质的粗硅。将粗硅在高温下跟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经分馏提纯后,再用氢气还原得纯硅。写出制粗硅的方法和制得纯硅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
、 。
14. 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力大约增加25250~30300kPa,在这样大的压力下,较简单的硅酸盐,会变成更复杂的硅酸盐。已知:钙长石、镁橄榄石、石馏子石的化学式分别为:。
(1)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化学式为:
钙长石 ,镁橄榄石 ,石榴子石 。
(2)写出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反应转化为石榴子石的化学方程式 。
15. 根据锡、铅的主要化合价及其稳定性,完成下列填空:
(1)锡的价化合物应具有较强的 性,铅的价化合物应具有较强的 性。
(2)已知的还原性比的还原性强,的氧化性比的氧化性强。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氯气与锡共热 。
② 氯气与铅共热 。
③ 与浓盐酸共热 。
④ 把棕色的投入亚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棕色逐渐变成白色固体物质 。
16. 半径为半径为半径为半径为可以取代原子晶体中的,不足的正电荷用补充。当有25%的硅被铝原子取代时,则形成正长石。正长石能与水和同时作出发生风化,变成高岭土[],同时钾离子以酸式碳酸盐的形式流出来。又知生成的高岭土中硅元素物质的量是参加反应的正长石中硅元素物质的量的,其余的硅以化合态沉淀的形式析出。
回答下列问题:
(1)正长石的分子组成化学式表示为 。
(2)为什么铝能部分取代硅?镁能否部分取代硅?为什么?
(3)写出正长石风化成高岭土的离子方程式,并回答该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
(4)近年来,由于环境的破坏,岩石(如正长石)的风化速度加快,为什么?
17. 已知A、B、C三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为:。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和C可形成型化合物。用化学符号回答:
(1)A是 ,B是 ,C是 。
(2)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写化学式) 、 、
,其中酸性最弱的是(写化学式) 。
(3)的电子式是 。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何用B的氧化物制取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
18. 若把看作“混合氧化物”时可以写成,若看做一种盐时又可写成。根据化合价规则和这种书写方法,可以分别写成 和 。等物质的量的和分别和浓盐酸反应时,所消耗的物质的量相等,不同的是,高价的铅能将盐酸氧化而放出氯气。试写出、分别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 计算题:
19. 6.1g跟足量的溶液反应,然后再用适量盐酸滴加至中性,生成的硅酸沉淀质量为7.8g。求此的纯度。
20. 将5g含有的石灰石与的盐酸反应,所得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试求:
(1)中和剩余的盐酸,需溶液多少毫升。
(2)煅烧1t这种不纯的碳酸钙,最后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多少呢?
【试题答案】
1. BD 2. CD 3. C 4. A 5. CD
6. C 7. C 8. C 9. C 10. C
11. ⅣA;C、Si、Ge、Sn、Pb;C;Pb;C、Si、Ge、Sn;Pb;
12.
(1)起酸性氧化物的作用
(2)表现了的弱氧化性
(3)表现了的高沸点
(4)表现了的特性(只能与HF作用,不与其它酸反应)
(5)在反应中作为一种反应物
13. 焦炭还原
14.
(1)
(2)
15.
(1)还原 氧化
(2)①
②
③
④
16.
(1)
(2)和半径差不多,而与半径差别较大,不能取代硅。
(3)
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由于的酸性大于
(4)由于空气中含量增多
17.
(1)C Si
(2)(或)
(或)
(3)
(4)
18.
19. 解:
60 78
m 7.8
20. 解:
(1)
100g
则剩余
1 1
(2)
100 44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海水中的资源情况,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景。
(2)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并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海水中镁的提取、溴的提取以及海带中碘的检验和提取
[教学过程]
一、海洋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各种盐(包括丰富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气、油、潮汐发电等等)、各种同位素等。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包括以下几方面:
海水淡化
海水制盐
从海水中提取镁、钾、溴、碘等化工产品
直接利用海水循环冷却
从海水中获取其他物质和能量
1. 海水的淡化(咸水→淡水)
(1)海水淡化的途径:
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从海水中分离出盐
(2)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 馏 法(最先使用,技术成熟,但成本高)
电渗析法(成本低,但未能大量生产)
离子交换法(目前正迅速发展,但需要不断更新离子交换树脂)
2. 海水的综合利用
(1)海水制盐——生产NaCl
(2)NaCl的水溶液制NaOH
2NaCl + 2H2O H2↑+Cl2↑+2NaOH
(3)制金属Na
2NaCl(熔融)2Na + Cl2↑
(4)制Na2CO3
2 NaOH+CO2=Na2CO3+H2O
3. 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
水、重结晶
粗盐 精盐
海水
蒸发 过量的Ca(OH)2 盐酸、浓缩 脱水 电解
滤液 Mg(OH)2 MgCl2 H2O MgCl2 Mg
过滤 HCl
Ca(OH)2的制取(就地取材):
煅烧 水
贝壳 生石灰(CaO) 石灰乳(Ca(OH)2)
操作步骤:
(1)贝壳煅烧成石灰:
CaCO3CaO+CO2
(2)石灰制成石灰乳:
CaO + H2O = Ca(OH)2 (石灰乳)
(3)石灰乳加入海水沉淀池中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Ca(OH)2 + MgCl2 = Mg (OH)2 + CaCl2
(4)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5)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MgCl2 Mg + Cl2 ↑
4. 从海水中提取溴
操作步骤:
①用蒸馏法将海水浓缩,用硫酸将浓缩的海水酸化。
②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
2NaBr+Cl2=Br2+2NaCl
③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空气和水蒸汽,将溴单质吹入盛有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Br2+SO2+2H2O=2HBr+H2SO4
④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
2HBr+Cl2=2HCl+Br2
⑤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5. 海带中碘的检验
操作步骤:
(1)取约3克的干海带,用刷子去净其表面上的附着物,把海带剪碎后,用适量酒精浸湿,放入坩埚中。
(2)把泥三角放在铁三脚架上,将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点燃酒精灯将海带灼烧至完全成灰,停止加热,使海带冷却至室温。
(3)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加入约10mg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过滤。
(4)在滤液中滴入几滴3mol/ L的稀硫酸再加入约1mL3%的H2O2,观察现象。
化学方程式:2KI + H2O2 + H2SO4 = I2 + K2SO4 + 2H2O
离子方程式:2I- + 2H+ + H2O2 = I2 + 2H2O
(5)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再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H2O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深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又变为深蓝色
【典型例题】
例1. (05广东21)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一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 (填代号,限三项)
A 试管 B 瓷坩埚 C 坩埚钳 D 铁三角架 E 泥三角 F 酒精灯 G 烧杯 H 量筒
(2)第二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是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加入约10mg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过滤,在滤液中滴入几滴3mol/ L的稀硫酸
(3)第三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D(填代号)
A 浓硫酸 B 新制氯水 C KMnO4溶液 D H2O2
理由是H2O2是绿色氧化剂,反应后产物无污染
(4)第四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第三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例2.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IO3-+5I-+6 H+→3I2+3H2O;I2+2S2O32-→2I-+S4O62-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的方程式,得:
n(I2)= 0.5 n(S2O32-)=0.5×0.03×0.018 = 2.7×10-4mol
n(IO3-) = 1/3 n(I2) = 1/3×2.7×10-4 = 9×10-5mol
每千克中:m(KIO3) = 9×10-5×(39+127+48)×106 /428 = 45mg
答案:该加碘盐为合格产品。
[课堂练习]
1. 一位遇上海难的水手,随着木排在海上漂流。他用完了淡水,感到异常口渴,但他不喝海水,因为他知道海水会致命。原因是 ( D )
A、海水有苦涩味,根本喝不下去
B、海水中含有多种盐,能使肠胃腐烂致人死亡
C、海水中有许多微生物,有些微生物能致人死亡
D、海水会造成人体水分从血液和组织内脱离出来,进入肠胃中,使人脱水死亡
2.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蒸馏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BD )
A. 过滤法 B. 离子交换法 C. 分液法 D. 电渗析法
3. 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制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钙)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从海水中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 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C. 第④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
D. 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 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 )
A. 钠元素 B. 氯元素 C. 碘元素 D. 铁元素
2. 用自来水(用Cl2消毒)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前需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 )
A. 使水的温度升高 B. 使水中HClO分解
C. 起到杀菌作用 D. 增加水中O2的含量
3. 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到周围空气里时,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是( )
A. NaOH B. NaCl C. H2O D. Na2CO3
4. 钠在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
A. 游离态 B. 氯化钠 C. 硫酸钠 D. 硝酸钠
5.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较低 B. 钠的密度小于水
C. 钠的硬度较小 D. 钠的还原性强
6. 在氯化镁溶液中,分别投入下列各物质,既有沉淀出现又有气体产生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金属钠 C. 碳酸钠 D. 硫酸钠
7. 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①空气 ②CO2 ③Ar ④H2 ⑤N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8. 已知反应①2BrO3- + Cl2 =Br2 +2ClO3- ②5Cl2 + I2 +6H2O=2HIO3 +10HCl
③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ClO3->BrO3->IO3->Cl2 B. BrO3- >Cl2>C1O3->IO3-
C. BrO3->ClO3->Cl2>IO3- D. Cl2>BrO3->C1O3->IO3-
二、填空题
9. 防治碘缺乏病的碘添加剂是KIO3(如加碘盐),可用盐酸酸化的KI淀粉混合液检验食盐是否加碘,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 海水提镁的步骤为:
贝壳 生石灰 石灰乳 氢氧化镁 氯化镁 镁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 ;
b、 ;
c、 ;
d、 ;
e、 。
11. 现有X、Y、Z三种元素,已知有如下情况: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 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③ 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④ 两分子X的单质可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
⑤ 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XZ和X2Y的化学式:XZ X2Y
(2)Z的单质溶于X2Y后,溶液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写出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Z的单质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填“能”或“否”),若能,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题答案】
1. C 2. B 3. D 4. B 5. C 6. B 7. C 8. C
9. IO3-+5I-+6 H+= 3I2+3H2O
10.
CaCO3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
Ca(OH)2 + MgCl2 = Mg(OH)2 +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2 Mg + Cl2 ↑
11. (1)HCl H2O (2)HClO (3) H2+Cl22HCl
(4)能 Cl2+2NaOH=NaCl+NaClO+H2O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硫的化合物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硫的化合物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硫的氧化物SO2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2)在稀硫酸的基础上,掌握浓硫酸的的特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推理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SO2的化学性质;
2. 浓硫酸的特性。
四.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空气质量日报
城市名称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北京 60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天津 68 二氧化硫 Ⅱ 良
上海 6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南京 77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长沙 78 二氧化硫 Ⅱ 良
珠海 46 …… Ⅰ 优
汕头 37 …… Ⅰ 优
兰州 175 可吸入颗粒物 Ⅲ2 轻度污染
想想:你了解二氧化硫有多少?
一、二 氧 化 硫
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SO2能否溶于水
探究实验1: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硫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
试验现象 塑料瓶被变瘪了
分析 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硫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1)再想想
根据二氧化硫的元素组成和元素的化合价,你能预测它有哪些性质吗?
(2)讨论
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SO2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2:
向通入了SO2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试验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分析 溶液中有H+,有新物质生成.
SO2+H2O=H2SO3
H2SO3是否稳定
探究实验3:
在H2SO3上方放一张PH试纸,
试验现象 PH试纸变红
分析 有SO2生成
H2SO3 = SO2↑+H2O
小结:SO2+H2OH2SO3
思考: 能否用水来吸收SO2
因为SO2为可逆,所以用水来吸收不彻底.
可以用什么来吸收SO2
SO2+2NaOH=Na2SO3+H2O
探究实验4: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往装有SO2的针筒内抽取0.5mL品红溶液,用橡胶塞封好后上下摇匀 品红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作用
把针筒内液体转移到小烧杯内加热 溶液变回红色 被SO2漂白不稳定,容易变回原来的颜色
在烧杯口放一块花瓣 花瓣褪色 溶液重新分解出SO2
小结:
1、与水反应 SO2+H2O H2SO3
2、与碱性氧化物和碱反应 SO2+Na2O=Na2SO3 SO2+2NaOH=Na2SO3+H2O
3、氧化性 2H2S + SO2 = 3S↓ + 2H2O
4、较强的还原性(与Cl2、O2、Fe3+等)
2SO2 + Cl2 + H2O = H2SO4 + 2HCl
5、漂白性
读一读
白木耳又叫银耳,属真菌类食品,具有生津、止咳、降火等功效。但一些不法生产者,为了得到更白的银耳,在大棚内放置了硫磺,采用这种传统的“硫磺熏蒸”工艺生产出来的银耳往往会残留一定量的二氧化硫。目前,上海质监部门对银耳产品进行了一次专项抽查,结果发现被抽检的21种银耳产品居然全部存在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现象。部分银耳产品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居然高达2.83g/kg,最低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也有0.125g/kg。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残留量做了强制性的规定,根据这一标准,银耳产品中不得含有二氧化硫残留。因此银耳并非越白越好。
讨 论
二氧化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用途和危害呢?
(1)二氧化硫的用途
A、制硫酸
B、漂白纸浆、毛、丝、草帽
C、杀菌消毒
(2)二氧化硫的危害
A、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B ( file: / / / D: / 袁H / 酸雨的形成.ppt" \t "_parent )、形成酸雨——“空中死神”
形成酸雨的途径:
H2O O2
(1)SO2 H2SO3 H2SO4(主要途径)
灰尘 H2O
(2)SO2 SO3 H2SO4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H2SO4
多诺拉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城镇。1948年10月26至31日,河谷地带持续大雾天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0.5 ~ 2.0ppm,并存在明显尘粒。全镇有5911人有眼、鼻、喉刺激症状,并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头痛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死亡17人。这是美国最大一次大气污染事件。是世界八大公害之一。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上空连续烟雾弥漫,烟尘经久不散,大气中烟尘浓度高达4.46mg/m3,二氧化硫达3.8mg/m3。温度逆增,逆温层在40-15m低空。造成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死4000人,这也是震惊一时,闻名世界的八大公害之一。
SHAPE \* MERGEFORMAT
你知道吗?
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1983年主题: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 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课后作业:
点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 查阅资料并回答
(1)空气中SO2的主要来源
(2)如何防止SO2污染环境
讨论
1、SO2能使氯水、KMnO4溶液褪色与SO2使品红褪色,实质相同吗
2、在潮湿条件下,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气体和Cl2同时作用于有色物质,漂白效果会更好吗 为什么
3、CO2和SO2在化学性质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呢?
二、硫 酸
复习: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
+BaCl2 BaSO4 +2HCl
+Cu(OH)2 CuSO4+2H2O
H2SO4(稀) +CuO CuSO4+2H2O
+Zn ZnSO4+H2
指示剂变色
浓硫酸
(一)物理性质
硫酸是一种色状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其密度为1.84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硫酸是一种高沸点______挥发的酸,___溶于水,能以_____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释放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的时候一定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为什么?)。
(二)浓硫酸的特性:
2、脱水性:
C12H22O11(蔗糖)12C + 11H2O
想一想?
蔗糖脱水后为何变得疏松多孔?
3、强氧化性
(1)与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加热
C + 2H2SO4(浓) = CO2↑+ 2SO2↑+2H2O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加热
S + 2H2SO4(浓) = 3SO2↑+ 2H2O
既是氧化产物(1)又是还原产物(2)
(2)与金属反应
与铜反应(演示实验)
Cu + 2H2SO4(浓)CuSO4+ SO2 +2H2O
① 1molCu 和2molH2SO4(浓)共热能否得到1molSO2
②浓硫酸的作用?
想一想?
工业上为何能用铝槽车盛放、运输浓硫酸?
小结:硫酸的性质
1、稀硫酸和金属反应
2、浓硫酸和金属反应
3、浓硫酸的特性
三、硫酸的用途:
思考题:
下列现象体现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1)把浓硫酸滴入放在蒸发皿里的蔗糖上,蔗糖就会炭化变黑
(2)把浓硫酸露置在空气里,质量会增加
(3)把锌粒放入稀硫酸里,会产生氢气。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会产生SO2。
(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制HCl气体。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将SO2气体通入下列足量溶液中,有新气体反应放出的是( )
A. 溴水 B. 酸性KMnO4 C. 浓HNO3 D. CuSO4溶液
2. 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 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 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D. 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3. 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4. 下列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O3溶液,不能反应的是( )
A. CO通过加热的CuO B. 萤石与浓H2SO4共热
C. 浓H2SO4和MgCl2固体 D. FeS和稀H2SO4
5. 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
A. Na2SO3 B. NaHSO4 C. 亚硫酸 D. 氢硫酸
6. 以下气体能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
A. NH3 B. SO2 C. CO2 D. HCl
7. 下列关于浓H2SO4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可使某些金属钝化
B. 具有脱水性,故能作干燥剂
C. 加热条件下可与木炭反应,其还原产物为CO2、SO2
D. 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8. 在下述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 C+H2SO4 B. H2S+H2SO4 C. NaCl+H2SO4 D. Cu+H2SO4
9. 足量的锌和下列酸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10mL 18.4mol/L H2SO4 B. 30mL 3mol/L盐酸
C. 30mL 2mol/L H2SO4 D. 30mL 5mol/L HNO3
10. 下列各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酸制取,又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 HCl、HBr、HI B. H2S、CO2、H2
C. H2、SO2、HCl D. NH3、HF、H2
11. 足量的浓H2SO4和mg铜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 LSO2,则被还原的硫酸是( )
A. B. C. D.
12.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Na2S、Na2SO3、Na2CO3、Na2SO4的是( )
A. BaC2溶液 B. 盐酸 C. 品红溶液 D. NH4Cl
13. 将CuSO4·5H2O放入浓H2SO4中后,颜色变为( )
A. 蓝 B. 黑 C. 红 D. 白
14. 若用浓H2SO4时不慎沾在皮肤上,清洗的方法是( )
A. 先用NaOH中和,再用水洗
B. 用纱布擦净后涂油
C. 用大量水冲洗
D. 用布擦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溶液(3%-5%)冲洗
二、填空题:
15. 写出符合下列情况的化学方程式:
(1)SO2作还原剂 ;
(2)SO2作氧化剂 ;
(3)SO2既不作还原剂又不作氧化剂 。
(4)浓硫酸既作酸又作氧化剂
16. 某亚硫酸钠试剂已部分被氧化,为确定它的纯度,要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w1g; ②将样品溶解;③给溶液加入稍过量的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④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其质量为w2g.试回答:
(1)BaCl2要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
(2)BaCl2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
(3)判断操作③是否完成的方法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5)Na2SO3纯度的表示式为
三、计算题
17. 76g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硫酸作用逸出气体672mL(标准状况),同样质量的混合物恰好和24.04mL3.2%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mL)反应,试计算 在混合物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试题答案】
一、1.C 2.D 3.B 4.AB 5.B 6.A 7.BC 8.D 9.C 10.C 11.AC 12.B 13.D 14.D
二、15.(1)SO2+Br2+2H2O=H2SO4+2HBr
(2)2H2S+SO2 =3S↓+2H2O
(3)SO2+2NaOH =Na2SO3+H2O
(4)Cu + 2H2SO4(浓)CuSO4+ SO2 +2H2O
16. (1)防止BaSO3生成
(2)使SO42-完全转化为BaSO4
(3)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稀H2SO4,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操作③完成,否则未完成。
(4)取最后几滴洗液,滴加AgNO3,若无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净。
(5)Na2SO3%=[(233W2-142W2)/233W1]×100%
17. 26.5%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期末试卷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期末试卷
【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 :35.5 Ca:40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20分。)
1、科学家最近发现2种粒子:第1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2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四中子”不显电性 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
C、第2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D、第2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配制5%NaCl溶液时,将称量的NaCl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B、配制1mol·L-1NaOH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
C、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放出
3、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比钾的大 B、碳酸铷加热易分解为氧化铷和二氧化碳
C、氯化铷属于离子化合物 D、铷的盐类大多易溶于水
4、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变为 ( )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5、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
放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 )
A、1:1 B、2:3 C、3:2 D、1:2
6、由一氧化碳和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含氧质量分数为50%,则另一种气体可
能是 ( )
A、N2O B、CO2 C、NO2 D、NO
7、现有钠、镁、铝质量分别为2.3g、2.4g、2.7g,使其分别与含HCl为18.25%的盐酸溶液10g充分反应后,所得H2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
A、氢气质量相同 B、铝放出氢气最多,钠最少
C、钠放出氢气最多,铝最少 D、钠放出氢气最多,镁铝相同
8、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和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出现沉淀;④不出现沉淀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向50mL 18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
的物质的量 (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10、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 )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二. 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有一到两个正确答案;共计15分,)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2中的少量CO:通入O2,点燃
B、除去Na2CO3稀溶液中的少量NaHCO3:加热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13、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
A、NH4+ B、Mg2+ C、Fe2+ D、 Al3+
14、往100 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1mol/L的NaOH溶液,得到5.85g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是 ( )
A、200 mL B、225mL C、300 mL D、325 mL
15、将2.56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05 mol B、1mol C、1.05mol D、0.13mol
第II卷(非选择题 65分)
三、填空题:(计34分)
16. 若实验室用氯水和KSCN溶液检验某溶液中有无Fe2+,应在待测试液中先加入 、后加入 。若看到 ,说明含Fe2+。
17. 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K+、Fe3+、Al3+、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
(2)向(1)溶液中加入一定量Ba(OH)2(强碱)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取(2)中的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
(4)重新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5)向(4)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
根据上述实验,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可通过 来进一步确定该离子。
18.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
19. (1)正常雨水显 性,其pH值约等于 ,这是由于 ____ 。
(2)某次采集的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pH值,得数据如下
时间 开始 8h后 16h后 24h后 32h后 40h后 48h后
pH 5.0 4.8 4.6 4.3 4.2 4.0 4.0
酸雨样品pH值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20. 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铝反应生成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SO32-、HCO3-、、OH-、NO3-,哪些可能是构成此溶液的成分?
(1)生成Al3+时,可能存在
(2)当生成AlO2-时,可能存在
四、实验题:(计13分)
21. 某学生用图示的装置进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其中a为铁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
(1)甲瓶内盛 溶液,乙瓶内盛 溶液,分液漏斗内盛 溶液。
(2)实验先分离出一氧化碳,方法是先关闭 ,再打开 。
(3)分离完一氧化碳后,再收集二氧化碳,方法是先关闭 ,再打开 。
22. 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其中丁与乙产生的是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这四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甲 ,乙 ,丙 ,丁 。
五、计算题:(计18分)
23. 现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固体19.0 g,将其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冷却,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变为15.9 g。求原混合固体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24. 将一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若试管的容积为10ml,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1ml,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各为多少毫升?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20分。)
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还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可分为质子和中子等.分子和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中子不带电,故整个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同位素.综上分析,本题的答案为C
答案:C
2. 解析:本题考查的几种常见实验的基本操作,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只需将计算称量好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即可. 而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则必须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进行,且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热的液体也必须冷却后才可以转移到容量瓶中. 分液的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方法,操作时,应把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答案:A
3. 解析:根据碱金属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性依次增强,氢氧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其盐类大多易溶于水,碳酸盐受热均不易分解,碳酸氢盐受热易
分解等性质. 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4. 解析: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首先被氧化成Na2O,Na2O与水作用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 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
答案:D
5. 解析:铝片和盐酸或烧碱反应,由于失电子物质均是铝,因此,只要铝片质量相同,
则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和物质的量均相同,反之亦然. 则本题中同温、同压下放出气
体的体积比为1:2,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1:2
答案:D
6. 解析:CO中氧质量分数为16/28>50%,则说明另一种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肯定小于50%,综上分析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7. 解析:钠、镁、铝质量分别为2.3g、2.4g、2.7g,则其物质的量均为:0.1mol,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8.25%×10/36.5=0.05mol,除钠可以与水反应外,镁和铝在常温下均不与水反应,则根据钠与水反应的关系式可知,钠放出的氢气为0.05mol,镁完全反应消耗盐酸0.2mol,铝完全反应消耗盐酸0.3mol,说明镁和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均不足,计算时都应按盐酸计算,由于盐酸的量相同,则两者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量也相同,均为0.025mol.
答案:D
8. 解析: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两者混合后:Cl2+SO2+2H2O=H2SO4+2HCl;H2SO4和HCl都不具有漂白性,因此将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不会使溶液褪色,而通入BaCl2溶液中则可以生成BaSO4沉淀.
答案:C
9. 解析:Cu+2H2SO4=CuSO4+SO2+2H2O,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理论上应是参加
反应的硫酸的一半,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而铜与稀硫酸并不
反应,因此,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一半,则50mL 18mol/LH2SO4溶液中加
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为:小于0.45mol
答案:A
10. 解析:A中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可以鉴别;B中Na2CO3与CaCl2溶液作用产生C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与C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鉴别;C中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时,先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故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D中Na2CO3和NaHCO3均可以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答案:D
二. 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有一到两个正确答案;共计15分,)
11. 解析:A中可能引入新的杂质氧气;B中NaHCO3在溶液中加热不易分解;D中除杂时不知杂质有多少,因此所加试剂必须过量,而不可能是适量,同时也带来了杂质NaCl;只有C可以.
答案:C
12. 解析:A中方程式没有配平,不正确;B中得失电子不守恒,同时铝失去的电子是被水中的氢得到,而不是碱中的氢,也不正确;CD符合题意,正确.
答案:CD
13. 解析: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加热时,反应生成的氨气逸出,并同时生成Mg(OH)2、Fe(OH)2沉淀和NaAlO2,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则Mg(OH)2、Fe(OH)3和NaAlO2与酸作用分别生成MgCl2、AlCl3、FeCl3,则减少的离子主要有:NH4+和Fe2+
答案:AC
14. 解析:AlCl3和NaOH反应与NaOH的量的多少有关,当NaOH不足时生成Al(OH)3,当碱过量时,则生成NaAlO2. 现AlCl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生成Al(OH)3沉淀时,沉淀质量应为7.8g,现沉淀质量为5.85g,说明有两种情况:一为沉淀不完全,只生成Al(OH)3沉淀;另一种情况为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2.
答案:BD
15. 解析:铜和硝酸反应,随着浓度的减少,硝酸的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而与稀硝酸反应时则生成NO,故生成的气体有NO2和NO,其物质的量为1.12/22.4=0.05mol,即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同时硝酸还与铜作用生成了硝酸铜,每摩铜消耗2摩的硝酸,则现有2.56/64=0.04mol的铜,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mol,那么,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0.08mol=0.13mol.
答案:D
三、填空题:(计34分)
16. 解析:Fe2+与KSCN溶液反应无血红色出现,但Fe3+与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因此,要证明某溶液中有无Fe2+,则先要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再向其中加入氯水出现血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Fe2+。
答案:KSCN溶液,氯水,先无血红色后出现血红色.
17. 解析:(1)加入稀硝酸无气体放出,说明原溶液中无CO32-
(2)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可能含有SO42-,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3)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中不含有硫酸钡.即原溶液中不存在SO42-;
(5)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含有Fe3+、Al3+.
答案: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SO42-、CO32-;肯定含有的离子是Fe3+、Al3+、Cl-;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K+;可通过焰色反应进行鉴别.
18. 解析:氯气与碱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水和CO2作用生成次氯酸,是一种很好的杀菌消毒剂. 反应方程式如下:
2Cl2 + 2 Ca(OH)2=Ca(ClO)2 + CaCl2 + 2H2O;Ca(ClO)2 + CO2 + H2O=CaCO3↓+ 2 HClO
其中,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Ca(ClO)2;主要成份是Ca(ClO)2和 CaCl2
答案:(1)2Cl2 + 2 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
(2)Ca(ClO)2
(3)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 HClO
(4)(1)
19. 解析:空气中存在CO2,溶于水使雨水显酸性,正常雨水的pH值约等于5.6;而雨水的pH值变小的原因是由于排放出来的SO2等气体溶于水后生成H2SO3,H2SO3随雨水的下降,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生成易电离的H2SO4,从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 2H2SO3 + O2 = 2H2SO4
答案:(1)雨水显酸性,正常雨水的pH值约等于5.6。理由略。
(2)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发生的反应为:2H2SO3 + O2 = 2H2SO4
20. 解析: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Cu2+;铝具有两性,既能与酸作用产生氢气,也能与碱作用产生氢气.当与酸作用时,溶液显酸性,则:SO32-、HCO3-、、OH-不存在,由于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没有氢气产生,因此也不存在NO3-,则溶液中肯定有SO42-,而Ag+、Ba2+可与SO42-生成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也不存在Ag+、Ba2+,即此时溶液中可能存在H+、SO42-、Mg2+等离子;当溶液显碱性时,Mg2+、Cu2+、H+、Ag+ 、HCO3-不能存在,则阳离子只有Ba2+,说明原溶液中的阴离子只能是、OH-、NO3-,则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OH-、Ba2+、NO3-
答案:(1)H+、SO42-、Mg2+ (2)OH-、Ba2+、NO3-
四、实验题:(计13分)
21. 解析:CO属于中性气体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而CO2属于酸性气体,可以被碱溶液吸收,而当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时,可能带出部分的水汽,可用浓硫酸干燥吸收.因此本题中应先吸收CO2,得到CO气体,当把CO分离出来后,再向甲中加入稀硫酸,得到CO2.
答案:(1)NaOH溶液或碱溶液 浓H2SO4 浓H2SO4
(2)b a (3)a b
22.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与乙、丙作用产生沉淀,说明甲只能是氯化钙,丁只能是盐酸,又由于乙和丁作用产生气体,说明乙是碳酸钠,则丙是硝酸银。(其他合理分析亦可)
答案:CO32-+2H+=CO2↑+H2O
甲 CaCl2 ,乙 Na2CO3 ,丙 AgNO3 ,丁 HCl
五、计算题:(计18分)
23. 解析:Na2CO3和NaHCO3的混合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质量变为15.9 g,此时减少的质量是由NaHCO3受热分解所引起的. 设NaHCO3的质量为x g则有
2NaHCO3=Na2CO3+CO2+H2O
168 44+18=62
x 19.0-15.9=3.1
x=8.4g
答案:m(Na2CO3)=10.6g m(NaHCO3)=8.4g
24. 解析: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
最后剩余气体可能为氧气,也可能是NO气体.
若剩余气体为氧气,设反应消耗的氧气为x,则有消耗的NO2为4x,即:5x=9mL,x=1.8mL. 即氧气为2.8ml,V(NO2)=7.2ml
若剩余气体为NO气体,则有3NO2+H2O=2HNO3+2NO,说明过量的NO2为3mL,反应4NO2+O2+2H2O=4HNO3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7mL,设反应消耗的氧气为y,则有消耗的NO2为4y则有5y=7mL,y=1.4mL,即此时氧气为1.4mL,V(NO2)=8.6ml
答案:①V(NO2)=7.2ml ;V(O2)=2.8ml
②V(NO2)=8.6ml ;V(O2)=1.4ml: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金属的冶炼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金属的冶炼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及步骤。
(2)掌握金属冶炼的三种方法,即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
(3)学会有关金属冶炼的计算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并掌握一般到个别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浏览网页中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相关内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网络教学提供图文并茂的知识内容,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金属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观念。
三. 教学重难点
1. 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2. 有关金属冶炼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金属的存在
在自然界中,矿物、动植物体内或是海洋中都会有金属元素。其中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能以游离态存在,如Au, Pt等;而其它绝大多数金属总是以化合态存在。
二、金属的冶炼
(一)概念
用化学方法将金属矿中的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和制造各种金属材料,这一过程在工业上称为金属的冶炼。
(二)步骤
1. 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 金属的冶炼:利用 氧化还原反应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矿石中的金 属 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 ;
3. 金属的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进一步提纯金属。
(三)冶炼的原理及依据
即: Mn+ + ne-→M
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还原性(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Na、Ca、Mg、Al、Zn、Fe、Sn、Pb、Cu、Hg、Ag、Au、Pt
金属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因此,根据不同的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冶炼金属。
(四)冶炼方法
1. 热分解法
适用于冶炼不活泼金属,例如: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之后的汞和银,其氧化物受热即能分解
2. 热还原法
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以及一些活泼金属也可做还原剂。
适用于冶炼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部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铜之间的金属)。
[实验]铝热反应:
(1)操作要点: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把内层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如上图),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把5 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 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实验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还可以看到,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用磁铁吸引,可以发现落下的是黑色的铁珠。
铝热反应:
炼铁和炼钢
3. 电解法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钾、钠、钙、铝等几种金属的还原性很强,这些金属都很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方法和还原剂使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而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板书]
小结: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冶炼方法的总趋势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1. 金属的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
2.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
即:
活泼金属一般用电解法。
活泼性居中或不太活泼的用热还原法。
不活泼的金属用热分解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物理方法
三、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地球上的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矿物资源。因此我们必须有效的使用金属产品、材料等: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减少金属的使用量,加强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用其它材料代替金属材料等。
四、有关金属冶炼的计算
例1. 足量的一氧化碳通过4g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热灼烧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还有3.6g,求混合物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
解析:固体质量前后的变化原因是氧化铜被还原变成了铜,失去氧,因此:
m(O) = 4- 3.6 = 0.4g,则氧化铜的质量为;m(CuO)= (0.4/16)×80 = 2g
故,单质铜的质量为:4-2 = 2g,质量分数为:50%
答案:50%
例2. 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4O5
解析:沉淀为CaCO3,且n(CO2)=n(CaCO3)=0.75/100=7.5*10-3mol
二氧化碳来自于一氧化碳,且增加了一个氧,因此
n(O) = n(CO) = n(CO2) =7.5×10-3mol ,则m(O) = 16×7.5×10-3 = 0.12g
故m(Fe) = 0.4 – 0.12 = 0.28 g , 则 n(Fe) = 0.28/56 = 0.005mol
所以:n(Fe) :n(O) = 2 :3
答案:B
练习:有一种粉末它是由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成,取3.04 g粉末加热,同时通入足量的CO使之完全反应,再用过量澄清石灰水把生成的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 5 g。 则该粉末的组成是( D )
A. 只有Fe3O3 B. 只有FeO
C. 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3O4 D. 等物质的量的FeO和Fe3O4
[随堂练习]
1、铝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如Fe 、V、Mn等),这是因为铝有( D )
A. 两性 B. 良好导电性
C. 熔点低 D. 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2、下列各种方法中,适用于炼制相应金属的是( CD )
A. 加热氧化铜 B. 氧化镁跟铝粉共热
C. 用焦炭还原氧化铜 D. 电解熔融氯化钠
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B )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它物品
D.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及金属铜
4、不太活泼的金属元素硝酸盐在受热分解时金属元素将转变为其氧化物或单质。在通风橱中给盛有少量硝酸汞固体的试管加热,最后试管中( D )
A. 留下银白色的液体
B. 留下少量白色硝酸汞固体
C. 留下红色氧化汞固体
D. 无剩余物
5、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4种方法: 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或CO、H2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4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I)火烧孔雀石炼铜(II)湿法炼铜,现代有(III)铝热法炼铬(IV)从光卤石中炼镁,下列对这四种金属制备方法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B )
A. (I) ① B. (II) ② C. (III) ③ D. (IV) ④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不能跟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是[ ]
A. 铝 B. 盐酸
C. 一氧化碳 D. 氢氧化钠溶液
2. 一种无色气体A与红热的碳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B;B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A,则A、B分别为[ ]
A. O2、CO2 B. O2、CO
C. CO2、CO D. CO、CO2
3. 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⑤
4. 均能使FeO3还原成Fe的一组物质是[ ]
A. CO、O2、He B. CO、H2、C
C. CO2、H2O、O2 D. CO2、O2、C
5. 下列各组金属最适合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 ]
A. Ca、Mg B. Al、Fe C. Fe、Cu D. Hg、Ag
6. 用H2、C、CO分别与等质量的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使CuO中Cu全部还原出来,消耗H2、C、CO的质量比为[ ]
A. 1∶1∶1 B. 1∶3∶14
C. 1∶6∶14 D. 2∶1∶2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还原法的还原剂
B. 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
C. 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
D. 回收废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8. 热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下列金属中,既可用热分解法又可用电解法制备的是[ ]
A. Fe B. Cu C. Al D. Ag
10. 用铝还原下列化合物,制得金属各1mol,需消耗铝最少的是[ ]
A. MnO2 B. WO3 C. Co3O4 D. Cr2O3
11. 下列有关热分解冶炼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g2O受热就能分解,Ag用热分解法制得
B. Ag2O受热分解的反应中,Ag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WO3受热分解,W可用热分解法制得
D. 工业上制汞既可用热分解法,也可用热还原法
二. 推断题:
12. 古代的“药金”外观与金相似,常误以为是金子。冶炼方法如下:将碳酸锌、赤铜(Cu2O)、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金光闪闪的“药金”。
(1)“药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有关冶炼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选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试题答案】
1. D 2. C 3. C 4. B 5. C 6. B 7. AD 8. A 9. D 10. C 11. CD
12. (1)Zn、Cu
(2)ZnCO3 = ZnO+CO2,2ZnO+C= 2Zn+CO2↑,2Cu2O+C=4Cu+CO2↑
13. OH-、Cl-、K+;铁粉;Ag;Ag+、Fe3+、OH-、Cl-;KNO3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离子反应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离子反应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条件,并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和设想验证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
(2)通过分析离子共存问题,让学生形成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运用的思维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三. 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离子的共存问题。
四.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
五.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在学习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简单介绍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了离子的知识。那么,请问: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呢?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呢?这次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离子反应。要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O2 ④H2SO4
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电解质:②④⑧
非电解质:⑨
能导电:①⑤⑦⑧
〔讨论〕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问题〕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都相同吗?(引出强弱电解质)
(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三)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叫电离方程式,简称电离式。
注意事项: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
(3)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如:
碱的电离: 酸的电离:
NaOH=Na++OH- HCl=H++Cl-
KOH=K++ OH- HNO3= H++NO3-
Ba(OH)2=Ba2++2OH- H2SO4=2 H++SO42-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问题〕 请书写H2CO3,CH3COOH,NH3·H2O的电离方程式。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思考〕 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两组化合物,它们有什么区别?
Na2CO3 K2SO4
NaHCO3 KHSO4
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Na2CO3 =2Na+ + CO32- NaHCO3=Na+ + HCO3-
K2SO4 =2K+ + SO42- KHSO4 = K+ + H+ + SO42-
〔讨论〕 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解答: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 CH3COOH虽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小结] 电解质的分类:
1. 强电质 (全部电离)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碱:如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2.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
弱碱:NH3·H2O、Cu(OH)2
其它:H2O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里粒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同条件下导电性 强 弱
物质类别 强碱、强酸、大多数盐 弱碱、弱酸、水
(四)离子反应
1. 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2. 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3.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质,如Cu(OH) 2、BaSO4、AgCl等。
CuSO4+BaCl2=BaSO4↓+CuCl2
(2)生成气态物质,如:CO2、SO2等。
CaCO3+2HCl=CaCl2+H2O +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NaOH+HCl=NaCl+H2O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写出化学方程式:
例:2AgNO3 + CuCl2= 2AgCl↓+ Cu(NO3)2
(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2Ag++2NO3-+Cu2++2Cl- =2AgCl↓+Cu2++2NO3-
(3)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2Ag++2NO3-+Cu2++2Cl- == 2AgCl↓+Cu2++2NO3-
(4)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Ag+ + 2Cl- =2AgCl↓
Ag+ + Cl- = AgCl↓
写、拆、删、查+写:
Ag+ + Cl- =AgCl↓
拆写的规则:
(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 强酸:H2SO4、HCl、HNO3
B. 强碱:NaOH、KOH、Ba(OH)2
[说明: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一般写离子,悬浊液则写化学式]
C. 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 难溶物质:BaSO4、Cu(OH)2等
B. 难电离物质:水等
C. 气体:CO2、H2、SO2等
D. 单质:H2、Na、Fe 、O2等
E. 氧化物:Na2O、Fe2O3等
[练习]
1. 请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对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错
正确写法: CaCO3+2H+=Ca2++H2O+CO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
H+ + OH-= H2O
(2)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Cu(OH)2 + 2H+ =Cu2+ +2H2O
(3)SO2气体溶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SO2 + 2OH- = SO32-+H2O
(4)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NH3·H2O+H+=NH4++H2O
(5)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
HCO3-+H+=H2O+CO2↑
3.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
A. 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 +S2- = CuS↓+SO42-
B.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 +Cl- = AgCl↓
C. 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2H+ = Ba2+ +H2O +CO2↑
D. 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 +6H+ = 2Fe3+ +3H2↑
E、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 OH- = H2O
4. 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
例:(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思考: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1、⑴NaHCO3少量时:
Ca2++HCO3-+OH-=CaCO3↓+H2O
⑵NaHCO3过量时: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2、⑴KHSO4少量时:
Ba2++SO42-+H++OH-=BaSO4↓ +H2O
⑵KHSO4过量时:
Ba2++SO42-+2H++2OH-=BaSO4↓+2H2O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
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A. 试管 B. 坩埚 C. 蒸发皿 D. 烧杯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④②③②①
5、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 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 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6、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6.72L CO B. 6.6g CO2 C. 8 g SO3 D. 9.6g H2SO4
7、将VLHCl气体(STP)溶于水制得1000mL盐酸溶液,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V/22400mol/L B. 1000V/22.4mol/L
C. V/22.4mol/L D. V/11.2mol/L
8、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B. 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C. Wg该原子中含有 个该原子
D. 由已知信息可得:
9、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A. 950mL,111.2g B. 500mL,117g
C. 1000mL,117g D. 任意规格,111.2g
10、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 胶粒直径小于1nm B. 胶粒带正电荷
C. 胶粒作布朗运动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11、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
A.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 胶体粒子带电荷
C. 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 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
12、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
A.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加入碘水不变蓝
C. 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加入碘水变蓝
1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HClO B. Cl2 C. NaHCO3 D. CO2
14、能用H++OH- = H2O表示的是( )
A. 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 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 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D. 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15、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Ba2+、Cl、SO42- B. Ca2+、HCO3、C1、K+
C. Mg2+、Ag+、NO3、Cl D. H+ 、Cl 、Na+ 、CO32
1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 、K+、SO42-、HCO3 B. Cu2+、K+、SO42-、NO3
C. Na+、 K+、Cl、 NO3 D. Fe3+、K+、SO42-、Cl
17、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 H2O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18、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为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 Cu2+和SO42- B. Cu2+和Cl C. K+和SO42- D. Ag+和NO3
二、填空题:
19、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
K2SO4 ,
NH4NO3 。
20、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小苏打(NaHCO3),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如果病人同时患胃溃疡,为防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原因是:
;
此时最好用含氢氧化稆的胃药(如胃舒平),离子方程式:
。
三、简答题:
21. 由A和B两种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试判断,A、B分别是 。
写出实验过程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四. 计算题:
22. 取一定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物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2(STP),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试题答案】
一.1. D 2.A 3.C 4.B 5.C 6. BC 7.C 8. BC 9. C 10. B 11. A
12. B 13. D 14. C 15. B 16. C 17. AD 18. A
19. 略
20. HCO3-+H+=CO2↑+H2O;因产生CO2压力增大而加剧胃壁穿孔;
Al(OH)3+3H+=Al3++3H2O
21. K2CO3、CuSO4(可对换),Cu2++CO32-=CuCO3↓
22. 解: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O32+2H+=H2O+CO2↑,由离子方程式可知,n Na2CO3=n CO32=n CO2(用n表示物质的量),所以n Na2CO3=n CO2==0.0900 mol
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H++OH+ Ba2++ SO42= BaSO4↓+H2O,由离子方程式可知,n Na2SO4=n SO42=n BaSO4,所以n Na2SO4=n BaSO4==0.0100mol。
所以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900 mol和0.0100mol。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期末总复习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期末总复习
二. 教学过程
分章复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要掌握和复习的内容:
1.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萃取分液和蒸馏的原理,操作和实例。
2. 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 重点
注意: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关键是分别找出(或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点:
1.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1)胶体的特征: 粒子大小在1nm到100nm之间
(2)胶体的鉴别: 丁达尔现象
(3)胶体与溶液的分离: 渗析(用半透膜); 胶体与浊液的分离:过滤(滤纸)
(4)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现象, 布朗运动, 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
2. 离子反应:
(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两种电解质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有气体放出,有沉淀产生,有弱电解质生成,或者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 拆写规律: 易溶可溶的强电解质可以拆,其他的都不能拆(弱电解质,难溶或不溶的强电解质); 微溶物,如果是溶液那就拆,否则不能拆。
B. 遵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4)离子共存的问题:
A. 溶液是否有颜色 B.溶液是否显酸碱性 C.同组内离子是否会产生沉淀,是否有气体放出,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3)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
A. 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
B. 找出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还原剂和还原产物;
根据规律判断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C. 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4)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
A. 找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原子,判断原子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目
B.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出相应的原子数目
C. 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
(5)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 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数目,注意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
(6)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比例的分析。
说明: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主要是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要注意它们具有的规律性: 单质的化学性质由它的原子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目和电子层数)决定;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分析其元素组成和主要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 混合物的化学性质由它的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决定,因此先分析混合物的成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
1. 金属单质:
(1)Na的化学性质:(很容易失电子,还原性强):
A. Na+O2: 产物Na2O2的性质(强氧化性+弱还原性), 与H2O或CO2反应放出O2
B. Na + H2O: 现象,方程式及有关计算
(2)Al的化学性质:
A. Al+O2(空气):现象
B. Al+H2O+NaOH: Al与水反应难,加入碱,放出H2,生成NaAlO2
2. 金属氧化物:
(1)一般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特殊的Al2O3: 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Al2O3 + HCl
Al2O3 + NaOH
3. 金属氢氧化物:
(1)Al(OH)3: 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Al(OH)3 + HCl
Al(OH)3 + NaOH
(2)Fe(OH)3: 红褐色沉淀(特殊颜色)
(3)Fe(OH)2: 白色沉淀,不稳定,在空气中: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现象: 灰白变灰绿,最后变红褐色
4. 盐:
(1)FeCl3与FeCl2:
鉴别: 加NaOH; 加KSCN(血红色溶液: FeCl3)
相互转化:
FeCl3 FeCl2: 加还原剂: Fe, Cu, I-, S2-, SO32-, SO2等
FeCl2 FeCl3: 加氧化剂: Cl2, Br2, HNO3,浓H2SO4等
(2)NaHCO3:
A.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放出CO2
B. 与酸(H+)碱(OH-)都反应:
HCO3- + H+ = H2O + CO2
HCO3- + OH- = H2O + CO32-
Na2CO3:
A. 与酸反应:
B. 与Ca2+,Ba2+等反应产生沉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
1. 氯气 (易得电子,氧化性强)
(1)与金属反应: 生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H2)
(3)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A. 氯水的成分
B. 氯水的性质
(3)与碱反应:
漂白液: Cl2 + NaOH = NaCl + NaClO + H2O (有效成分:NaClO)
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H2O(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原理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B. 金属钠可将铁从其溶液中转换出来
C.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D. 钠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发生自燃
2.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Cu2+=2Na++Cu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C.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 SO42-+Ba2+=BaSO4↓
D. 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HClO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磷在氯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 B. 盐酸 C. 液氯 D. 淀粉KI溶液
4. 氯水用于消毒是因为( )
A. 氯水中含有氯分子 B. 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分子
C. 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D. 氯水中含有氢离子
5. 在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同时又属于有颜色变化的是( )
A. BaCl2溶液和K2SO4溶液反应 B. 点燃H2和Cl2的混合气体
C. NaOH和CuSO4溶液 D. Ag放入盐酸中
6. 根据下列反应:(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Br->Fe2+>I- B. I->Fe2+>Br-
C. Br->I->Fe2+ D. Fe2+>I->Br-
7. 氢化钠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NaH与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化钠在水中显酸性
B. NaH中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H2
C. 氢化钠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 氢化钠中氢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8. 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 Cl-/Cl B. Na+/k+ C. Br-/I- D. Rb/K+
9. 鉴别HCl和Cl2两种气体时,应选用( )
A. AgNO3溶液 B.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 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D. 湿润的淀粉KI溶液
10. 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
A. 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 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 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 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
11. a mol H2和2a mol氦气具有相同的( )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质子数 D. 质量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 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 使用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 1mol H2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mol
13. 在反应3Cl2+6KOH(浓)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5:1 B. 4:1 C. 1:5 D. 1:4
14. 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 ③13.6g硫化氢 ④0.2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数:①>④>③>②
15. 在Na2O2与水反应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O2是氧化产物
B. NaOH是氧化产物
C. 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 Na2O2中,-1价的氧既得电子,又失电子
16. 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 干冰灭火剂 B. 黄沙
C. 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 泡沫灭火剂
17.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3gNa、6.2gNa2O、7.8gNa2O2和4.0g NaOH,而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丁<乙<丙 B. 丁<甲<乙=丙
C. 丁<乙=丙<甲 D. 丁<甲<乙>丙
18.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
A. 食盐加碘(盐) B. 面包加碘(盐)
C. 大量食用海带 D. 注射含碘药剂
19. 下列各组离子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Cl-、Na+、I- B. Mg2+、NO3-、K+、Br-
C. H+、Na+、F-、ClO- D. Ag+、NO3-、Na+、CO32-
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HCO3-+H+=CO2↑+H2O
B. 锌与盐酸反应:Zn+2H++2Cl-=Zn2++2Cl-+H2↑
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2+4H++2Cl-=Mn2++Cl2↑+2H2O
D. 钠与水反应:Na + 2H2O=Na+ + 2OH- + H2↑
21. VL硫酸铁溶液中含有mgFe3+离子,则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22. 配制1mol/L NaCl溶液250mL,在下列仪器中要用到的是( )
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 ③容量瓶 ④滤纸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⑧试管 ⑨胶头滴管
A. ①③⑤⑥⑦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⑥⑨ D. ②③⑤⑥⑧⑨
二、填空题
23.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水银 ④蔗糖 ⑤冰醋酸 ⑥KNO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24. 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A)NaOH和Na2CO3(B)Na2O2和NH4HCO3(C)Na2O2和Ca(HCO3)2,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 mol,将它们加热至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写出各容器内的固体物质的名称。A B C 如果分别加入相同浓度足量的稀H2SO4,与残留物质完全反应,则消耗H2SO4的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25.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高锰酸钾是常用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成Mn2+,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在室温下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氯元素化合价变化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5)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以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三、推断题
26. 根据下图的互变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27. 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分别由上述元素组成。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反应关系:
据此推断(写化学式)
(1)化合物A、B、C分别是A
B C
(2)甲、乙、丙分别是甲 乙 丙
四、实验题
28. 除去下表各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填写下表
各物质的溶液(杂质) 除去杂质所需试剂 离子方程式
NaOH(Na2CO3)
KCl(KHCO3)
Na2CO3(NaHCO3)
NaHCO3(Na2CO3)
29. 在下面的装置中,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的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有浓H2SO4,E是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
试回答:
(1)A、B、G中各装有什么药品:
(2)为什么从A中生成的气体一定要通过C、D两个装置?
(3)E中的现象为 ;生成的物质是
(4)写出A、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
30. 将10g小苏打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得到1.6g气体,计算小苏打的纯度。
31. 现有含Cl-的固体试样,其Cl-的质量分数为A%,为了确定试样是否合格,并简化计算过程,实验者用0.200mol/L的AgNO3标准液滴定已称量的试样配制的溶液,让滴入的AgNO3溶液的mL数正好等于样品中Cl-的质量分数的A值,求称取试样质量为多少?
【试题答案】
一、
1. AC 2. A 3. C 4. B 5. AC
6. B 7. C 8. AD 9. BD 10. B
11. B 12. AD 13. A 14. D
15. AD 16. B 17. B 18. A
19. CD 20. AC 21. A 22. C
二、
23. (1)③⑥ (2)①②⑤ (3)④ (4)①②⑤
24. A. 氢氧化钠 碳酸钠 B. 碳酸钠
C. 碳酸钠 碳酸钙C>A>B
25. (10分)(1)MnO2+4H++2Cl-Mn2++Cl2↑+2H2O
(2)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3)4HCl+O22Cl2↑+2H2O
(4)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到0价
(5)KMnO4>MnO2>O2
三、26.
(1)HCl Cl2 FeCl2 FeCl3 AgCl
(2)①MnO2+4H++2Cl-Mn2++Cl2↑+2H2O
②Fe+2H+=Fe2++H2↑
③2Fe2++Cl2=2Fe3++2Cl- ④2Fe+3Cl2=2FeCl3 ⑤Ag++Cl-=AgCl↓
27. (1)Na2O2 H2O NaOH (2)Na O2 H2
四、28. 略
29. (1)MnO2 浓NaOH HCl
(2)除去HCl和H2O(气),否则会影响Cl2与Fe在高温下的反应,使生成物不纯
(3)棕色烟 FeCl3
(4)MnO2+4H++2Cl-Mn2++Cl2↑+2H2O
Cl2+2OH-=Cl-+ClO-+H2O 2Fe+3Cl22FeCl3
五、30. 84% 31. 0.71g年 级 高一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氮的化合物
编稿老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氮的化合物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氮的氧化物的知识,掌握NO和NO2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氨的性质;
(3)掌握硝酸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社会责任感,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NO和NO2的化学性质
2. NH3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3. 硝酸的化学性质
四.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一、氮的氧化物:
+l +2 +3 +4 +4 +5
N2O、 NO、N2O3、 NO2、N2O4、N2O5
HNO2的酸酐是N2O3
HNO3的酸酐是N2O
1. NO
无色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
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不能用排空气法
2NO+O2=2NO2(红棕色) NO检验方法
2. NO2 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
2NO2 N2O4 (无色气体)
与水反应:3NO2+H2O = 2HNO3+NO
(l)只能用排空气法。
(2)NO2具有氧化性,可使KI淀粉试纸变蓝。
3. NO2与水反应的计算:
3NO2+H2O = 2HNO3+NO ΔV
体积 3 1 3-1=2
气体体积减少 (分数),剩下的为原来的 。
例1、一个容积为18mL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装满水的水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已进行完全,液面上升一段距离,问:试管中剩余哪种气体?体积为多少? 生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NO; 6ml; 0.045mol/l
练习: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装有NO和NO2混合气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5,则原混合气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B )。
A. 5:3 B. 2:3 C. 3:2 D. 3:5
4. NO、NO2对环境的污染
危害 光化学烟雾
酸雨
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
污染源 汽车尾气
制硝酸的工厂
光化学烟雾:
由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和热化学反应后,产生的以臭氧为主的氧化剂及颗粒物混合物,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
洛杉矶烟雾:
本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就出现了一种浅蓝色的烟雾。这种烟雾有时连续几天不散,使许多人喉咙发炎,眼睛、鼻子受到刺激,还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经过长期调查研究,直到1951年才发现这种烟雾是汽车尾气造成的。
下图中这笼罩城市的雾的颜色主要为NO2所致
二、氨气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辆消防车……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氨的性质
(一)氨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ρ氨气:ρ空气=17:29
(3)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有致冷作用)
(4)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 : 700)
P86 实验4-9 ( file: / / / D: / 袁H / 喷泉.swf" \t "_parent ): 氨的喷泉实验 考考你的观察能力:
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烧瓶中的液体呈红色。
原因: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 。使烧瓶内气压急剧下降。
思考:喷泉停止后,为什么烧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
由于氨气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定含有少量空气。
(二)氨的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 H2O NH3· H2O NH4++OH-
NH3· H2O NH3 ↑+H2O
氨水中的微粒:
分子:H2O、NH3、 NH3·H2O
离子:NH4+、OH-
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思考: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不接触就能放出白烟?
探究:浓氨水遇浓硫酸、浓硝酸也都会产生白烟吗?
练习:写出氨气分别与硫酸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铵盐的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1、受热分解
NH4Cl = NH3↑ + HCl↑ (加热)
NH4HCO3 = NH3↑ + H2O↑ + CO2↑ (加热)
(NH4)2CO3 = 2NH3 ↑ + H2O ↑ + CO2↑ (加热)
2、与碱的反应,NH3生成 应用:实验室制氨气
(NH4)2SO4 + 2NaOH = Na2SO4 +2NH3↑ + 2H2O (加热)
NH4NO3+ NaOH = NaNO3 + NH3↑ + 2H2O (加热)
(四)NH3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铵盐 + 碱——NH3 ↑
2、药品 氯化铵晶体、 熟石灰(消石灰)固体
3、装置 固固加热制气装置
SHAPE \* MERGEFORMAT
4、集气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白烟)
6、干燥氨气的常用试剂:
①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②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 8NH3)
(五)氨的用途
制氮肥、铵盐 ;制硝酸、纯碱;有机合成工业原料;致冷剂;
三、硝酸:
1、物理性质:
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以任意比溶于水,含HNO3 98%的硝酸—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A. 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易分解:
4HNO3 = 4NO2 + O2 + 2H2O
B. 强氧化性
(与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比较)
(1)相同点:
A. 都具有强氧化性,都能氧化绝大多数金属(除Au,Pt) 且反应都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还能氧化大多数非金属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 常温下,都能使Al,Fe钝化
(2)不同点:
A. 硝酸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易分解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C. 稀硫酸没有强氧化性;但稀硝酸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不活泼的金属(比如Cu)
D. 一般,浓硝酸氧化金属(不加热即可反应)后的产物为NO2,稀硝酸氧化金属后的产物为NO
思考:
(1)怎样保存硝酸? 棕色瓶保存
(2)怎样除去硝酸中的NO2? 通入O2
3、硝酸的用途:
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等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
1. 下列事实或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光化学烟雾 D. 潮汐?
2.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 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2NO+O2=2NO2,则NO2 为二次污染物,下列四种气体①SO2,②NO,③NO2,④Cl2中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 )
A. 仅①②③ B. 仅②④ C. 仅② D. ①②③④
3. 硝酸应避光保存是因为它具有( )
A. 强酸性 B. 强氧化性 C. 挥发性 D. 不稳定性
4. 已知25 ﹪的氨水的密度为0. 91g/cm3,5%氨水密度为0. 98g/cm3,若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等于15﹪ B. 大于15﹪ C. 小于15﹪ D. 无法估计
5. 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A. 氯化铵和消石灰 B. 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
C. 氯化铵和氯化钠 D. 碘和氯化铵
6. 下列各组合中不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 和 H2O B. O2 和 H2O
C、NH3 和 H2O D. CO2 和NaOH
7. 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4与H3O+,NH-2与OH-,N3-和O2-两两类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
①2Na+2NH3 =2NaNH2+H2↑
②CaO+2NH4Cl=CaCl2+2NH3↑+H2O?
③2Mg(NH2)2 Mg3N2+4NH3↑?
④NH4Cl+NaNH2 =NaCl+2NH3↑?
其中正确的是( )
A. 全部正确 B. 全部不正确 C. 仅①正确 D. ②③正确?
8. 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
途径(1):铜跟浓硝酸反应?
途径(2):铜跟稀硝酸反应?
途径(3):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B.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 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3)>途径(1)>途径(2)?
D. 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1)>途径(2)>途径(3)?
9.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AlO2-、CO32-、Cl-、S2- B. Na+、K+、NH4+、Ba2+? ?
C. Br-、S2-、Cl-、SO43-? D. SO32-、HCO3-、NO3-、F-?
10. 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NH4NO3、NaBr、NH4I、(NH4)2CO3,该固体易溶于水,生成的无色溶液分成两部分,取一部分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微热, 产生一种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另一部分加入氯水振荡后,溶液呈棕色,则原固体是( )?
A. NH4NO3 B. NaBr C. NH4I D. (NH4)2CO3?
11. 锌与某浓度的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 )
A. N2 B. N2O C. NH4NO3 D. NO2
12. 某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Fe 2+、Fe 3+、Mg 2+ 和NH4 +,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A. SO4 2 - B. NO3- C. SCN - D. CO3 2 -
13. 如图所示,在一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当向烧杯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的是( )
A. HCl B. NH3 C. 浓H2SO4 D. 浓HNO3
二、填空题
14. 氨气是 色,有 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液氨汽化时 大量热,利用这一性质常用液氨作 。
15. 检验氨气是否充满试管的方法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
16. 能否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17. 各取一定量的NaHCO3和NH4HCO3,分别加热到300℃使之完全分解,在该温度和相同压强下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6,则原来NaHCO3和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18. 实验室用NH3还原CuO的方法测定Cu的近似原子量,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
N2+3Cu+3H2O,试回答:?
(1)如果实验选用测量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和m(H2)〕时,请用下图所示的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为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
(2)计算Cu的原子量的表达式为 。
(3)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CuO未全部还原成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4)如果仍采用上图的仪器装置,其它实验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
(a)m(Cu)和m(CuO) (b)m(N2)和m(H2O) (c)m(Cu)和m(H2O)
【试题答案】
一、1. D 2. D 3. D 4. C 5. C 6. B 7. A 8. C 9. AC 10. A 11. B 12. A 13. B
二、14. 无,刺激,轻,吸收,制冷剂
15.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16. 不能,因为浓硫酸具有酸性,会跟氨气反应
17. 1∶2
18、(1)b、c、a、c、d,吸收未反应的NH3,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e;固体由黑变红
(2)18m(CuO)/m(H2O)-16
(3)a、c
(4)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