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词四首》第2课时课件(共58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词四首》第2课时课件(共58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16:44:43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词四首
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满江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副对联: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纪念祠(济南大明湖公园内)题写的对联。上联写出辛弃疾的艺术造诣,下联写出他的政治抱负。辛弃疾为什么会得到郭沫若如此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来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交流
1.认识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辛弃疾年轻时参加抗金起义,失败后南归,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2.题解。
破阵子,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选自《稼轩长短句集》。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wù)州(现在浙江金华)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写作背景。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而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有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
三、听读朗读诗词,体会意境
四、词意理解
1.译词。
沉醉中挑亮灯芯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放箭的弓弦如雷鸣般使人心惊。
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经长满两鬓。
2.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着重描绘了幻想中的军营生活,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
3.评析。
(1)上片是怎样写军旅生活的?
明确: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开头两句写军营生活情景,这也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失去的生活情景。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三句写与部下分食牛肉。
③五十弦翻塞外声→第四句写听塞外曲。
④沙场秋点兵→第五句写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2)下片是怎样描写战斗场面的?
明确:①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2句)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4句)作者的最高理想——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③可怜白发生!→(5句)壮语(雄壮——悲壮)充满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五、内容赏析
1.本词主体上由哪个字统摄?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梦。
1)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 2)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
3)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4)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词人挑灯看剑,在梦中回到连营体现了什么?
明确: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体现出词人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又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营造了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秋”字,即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明确:①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用典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将士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②情感:抒发了作者爱国卫国之情。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这几句中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是哪个词?这个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下事”是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可怜”一词使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抱负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6.朗读这首词,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明确:“壮”。这个字是本词的“词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7.这首词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壮”的特点?
明确: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非常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词人有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却又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本词壮丽豪放。所以叫作“赋壮词”。
六、深入探究
1.词的主旨。
本词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
明确: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在梦中回到战场从军杀敌、建立功业的情景,但现实中却壮志难酬。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2.词的结构。
明确:醉态(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境(虚)——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现实(实)——可怜白发生!
七、比较阅读(PPT)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2.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八、随堂练习
1.默写句子。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仍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哪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表达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3)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填空。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 、 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 和 (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 场面。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试比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本词的共同点。
①主题:都表达 有心报国却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
②写作手法:都借助梦境与现实 的对比表现主题。
板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上阕:描述军旅生活 挑灯看剑 沙场点兵
下阕:描写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 弓如霹雳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
一、预习交流
1.认识作者。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起义,被捕牺牲。
秋瑾的家庭: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
秋瑾的创作: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220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15首,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
后期:1904-1907 抒发革命豪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2.背景资料。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
二、朗读正音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wèi)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shì)。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nóng)/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mǎnɡ)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三、感知词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四、整体把握
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五、探究赏析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2.试简要分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在词中的作用。
明确:在内容上,这两句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在结构上,渲染气氛,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3.品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你觉得写得如何?说说理由。
明确: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喊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心声;用“身”与“心”的对比,突出了英雄气概;用“身”与“心”的近音,“烈”与“列”的同音,形成了整齐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逼人,使人一咏不忘,成为震撼心灵的警策名句。
6.怎样理解“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明确:“肝胆”是说“肝胆相照”对人一片赤诚。“因人而热”是指诗人十分热情,有一副热心肠,为人排忧解难能竭尽全力而不辞,有古侠义之士的雄风。
7.怎样理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明确:“俗子”指凡夫俗子,市侩平庸之辈,这样的人岂能了解忧国如焚的作者的内心世界?“英雄”是指胸怀壮志勇于实践之人,作者用以自比。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
8.你从“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获得哪些启示?
明确:(1)要有远大的理想。
(2)人在遭遇挫折时,需要有承受磨难的勇气,将磨难当成是一种人生历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9.在下片中,作者为什么会“青衫湿”
(用典。典出白居易在船上听到琵琶女讲述经历,联系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泪水湿透身上的青衫。形容悲伤到极点。)
明确:因为作者虽是女子,“心却比,男儿烈”,世间的凡夫俗子,谁能知晓自己的理想抱负 英雄人物在失意潦倒、前途黯淡之际要经受诸多折磨。世界这么大,可哪里能寻觅到相知相愁的知音呢 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
10.词的上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上阕:关注民族危亡,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下阕:展望未来前途——忧虑、期待。
六、本词小结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七、拓展延伸
对比这四首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相同点:①感情上都与爱国紧密联系;②风格上都具有豪放、开阔、雄壮的特点。
不同点: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渔家傲·秋思》是与思乡紧紧联系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满江红》则是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八、随堂练习
1.按要求填空。
(1)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2)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篱下黄花开遍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2)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
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3)本词呈现出怎样的风格,主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词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属于豪放风格作品。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3.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句中终破楚指的是词人想冲破家庭的牢笼。
B.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此句写词人虽然过着贵妇的生活,但她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
C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词人想到离家之后知音难觅,心中顿生后悔之情,禁不住伤心落泪。
D.这首词格调高昂,语言刚建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板书设计:
满江红
上阕:回顾过往生活——苦闷、不屑
下阕:展望未来前途——忧虑、期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词四首》同步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塞下(sài) 貂裘(diāo) 如拭(shì) B.千嶂(zhàng) 平冈(gǎng) 磨折(zhé)
C.未勒(lè) 未屑(xiè) 麾下炙(jiù) D.羌管(qiāng) 的卢(dì) 倾城(qīng)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B.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 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
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
4.下列对加点部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秋季南雁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上)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千骑:形容从骑之多,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D.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未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5.下列对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中“秋容如拭”反衬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相同的。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借用典故,把自己比作冯唐。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作者“醉”的主要原因。
6.指出下到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4)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
7.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2分)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请写出下列词句中词人借“酒”来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看剑”: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词四首》的内容和写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渔家傲·秋思》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B.《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狂气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C.虚实结合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最突出的写法。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实写外,其余都是虚写。
D.《满江红》表达了作者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之情和济世救国的雄心壮志。
10.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满江红》中的“青衫湿”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岳阳楼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创豪放词派。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3分)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闻名xiá迩的好诗词交汇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美妙乐章,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诗词相伴,再枯燥的风景也会清风徐徐,        。读《渔家傲·秋思》,仿佛看到了层峦叠嶂,暮蔼沉沉,山衔落日,孤城紧闭;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眼前呈现出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词人一身猎装,气宇轩昂;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随作者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追忆沙场生涯;读《满江红》(小住京华),感慨词人突破家庭束缚,立志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追求妇女独立与解放的革命精神。让我们一起诵读古诗词吧,抽取古代文化与思想的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闻名xiá( )迩  束缚( )  精髓(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2分)
(3)“气宇轩昂”中“气”的意思是 ( )(2分)
A.生气   B.人的精神状态 C.气势 D.人的作风习气
(4)语段主要采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有一个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3分)
(5)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再写个句子。(3分)
12.九(1)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古诗分类】
(1)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岀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中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2分)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新闻撰写】
(2)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2分)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对联精选】
(3)班上还开展了对联精选活动,其中有一上联是“奇石尽含千古秀”,恰当的下联应是( )(2分)
A.笔间芸气吐芬芳 B.雅文清润九州阔 C.仙露奇花碧间香 D.好花长占四时春
13.默写。(8分)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    。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明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句子是:           ,   。
(4)《满江红》中借写明丽秋景来衬托词人心情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9分)
(一)阅读《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1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千嶂里 嶂:    (2)将军白发征夫泪 征夫:   
(3)赋壮词 赋:    (4)五十弦翻塞外声 翻:   
(5)马作的卢飞快 作:   
2.两首宋词都写到了秋天的边塞。《渔家傲》侧重记实,用一个“______”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______的处境;《破阵子》侧重回忆,“______”一句为将士们的出征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气氛。(3分)
3.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渔家傲·秋思》中,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全词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
D.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1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黃,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老夫聊发少年狂( )(2)千骑卷平冈( )(3)会挽雕弓如满月( )2.填空。(2分)
上片一个“   ”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下片一个词语“__________”集中抒发了词人豪壮的情怀。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3分)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地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9分)
满江红
秋瑾 (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苦将侬强派作娥眉 侬:________ 蛾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殊未屑 屑:_______
(3)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莽红尘:_______________
2.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词人国事家事交织心中,不由得更加思念故乡?(2分)
3.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4分)
4.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四面歌残终破楚”(从用典或修辞的角度)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从句子特点的角度)
5.下列句子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3分)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本词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属于豪放风格作品。
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写出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反映了词人在参加革命前的担心和忧虑。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是一幅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我秋瑾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答案与解析
一、
1. A 解析:B项中的“冈”应读gāng,C项中的“炙”应读zhì;D项中的“的”应读dí。
2.C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D 解析:D项中的“列”释义应为“属类,范围”。
4.A
5. C
6.(1)比喻(2)互文(3)典故(4)借代
7.D
8.(1)思乡之情 (2)渴望从军杀敌 (3)杀敌立功,报效朝廷
9. C 解析:C.“可怜白发生”也是实写。
10.D
11.(1)遐 fù suǐ (2) 暮蔼 暮霭 (3)B (4)排比 抽取 汲取或吸取
(5)示例:再平淡的生活也会鲜花盛开
12.
(1)C【解析】C项出自王维的《竹里馆》,表达了自己恬静自得的心情,并没有思乡之情。
(2)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3) D 解析:先由对联中“仄起平收”的格律,排查四个选项中最后一个字的字音,首先排除B项(“阔”为仄声);再由“词性相对”原则,用上联中第一个词“奇石”(形容词+名词)来排查剩下的三个选项,排除A项(“笔间”为名词十介词);最后用上联中的“尽含”(动词)排查剩下两个选项,排除C项(“奇花”为名词)。故选D。
13.(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3)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4)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二、
(一)
1.(1)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2)出征的士兵 (3)写作 (4)演奏  (5)像……一样 
2.异 险恶危急 沙场秋点兵
3.《渔家傲》借“白发”表现将士们长期戍守边疆怀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破阵子》则体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未酬之情。
4.B
(二)
1(1)姑且,暂且(2)一人一马的合称(3)终将
2.卷 开张
3.(1)上阕描绘了壮观(威武)的打猎场面;“狂”字贯串全词(是词眼),奠定了奔放、豪迈的感情基调(描绘了词人豪放不羁的形象)。(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2)运用典故(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D
(三)
1.(1)你 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2)很,甚 (3)莽莽人世
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3.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解析】本词写中秋时节的景物,特写“篱下黄花”都已盛开,“秋容如拭”一句概写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为下文抒情营造出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
4.(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的淋漓尽致。
5.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8张PPT)
词四首
《满江红》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12
核心素养
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书写,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
(重点)
2.诵读四首不同词牌名的词,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理解四首词的内容。(重点)
3.结合词人的生平和词的创作背景,理解四首词中寄寓的情感。(难点)
新知认知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
了解词
   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婉约派
文学常识---关于词的派别
2.豪放派
  是与“婉约派”对举之宋词流派。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重要作家还有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等。此派词人,多有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怀坦荡,抱负远大,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阔大,风格豪迈奔放,语言流利畅达,把词引向健康、广阔的道路。豪放派词人南宋居多,人才济济,因辛弃疾成就突出,故又称“辛派”。
方法指导
诗歌赏析三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还品味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词,一起去体味词人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副对联: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纪念祠(济南大明湖公园内)题写的对联。上联写出辛弃疾的艺术造诣,下联写出他的政治抱负。
辛弃疾为什么会得到郭沫若如此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来寻找答案吧。
破 阵 子
辛弃疾·南宋
第二课时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他 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
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和倾诉内心悲愤,揭露南宋的屈辱投降,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
《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以激励友人的壮词。陈亮与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打击。
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
作者简介: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破阵子,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选自《稼轩长短句集》。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wù)州(现在浙江金华)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题解与写作背景: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而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有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听读诗词,体会意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朗读正音
tiǎo
dì lú
pīlì
sài
xián
zhì
huī
jiǎo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 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挑起油灯的灯芯,使灯光明亮。
军旗下面,指部下。
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
演奏。
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战场。
【译文】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军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雄壮的军乐。这是秋天在练兵场上检阅军队。
读懂内容
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古时候吹牛角以发号令。
扎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点明出征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营造了将士们喝酒吃肉、奏乐豪迈的气氛。
指牛。典故见书57页注释④
【译文】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响霹雳作响的雕弓。完成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业,赢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只可惜(我壮志未酬)白发已生出了许多!
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像……一样。
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了结,完成。
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可惜。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上阕着重描绘了幻想中的军营生活,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整体感知。
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开头两句写军营生活情景,这也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失去的生活情景。
第三句写与部下分食牛肉。
第四句写听塞外曲。
第五句写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上片写军旅生活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2句)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3-4句)作者的最高理想——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5句)壮语(雄壮——悲壮)充满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下片描写战斗场面
内容品读。
1.本词主体上由哪个字统摄?写了哪些内容?

1)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
2)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
3)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
4)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词人挑灯看剑,在梦中回到连营体现了什么?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体现出词人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又有什么表达效果?
营造了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秋”字,即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①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用典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将士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②情感:抒发了作者爱国卫国之情。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这几句中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是哪个词?这个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下事”是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可怜”一词使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抱负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6.朗读这首词,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词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7.这首词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壮”的特点?
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非常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词人有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却又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本词壮丽豪放。所以叫作“赋壮词”。
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在梦中回到战场从军杀敌、建立功业的情景,但现实中却壮志难酬。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本词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
词的主旨
合作探究
醉态——
词的结构
梦境——
现实——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打猎:雄壮、开阔。
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比较阅读
相同 不同
2.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随堂练习
1.默写句子。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仍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哪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表达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的句子是:
可怜白发生!
(3)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填空。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 、
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 和 (感觉方面)
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 场面。
快马
强弓
听觉
视觉
紧张激烈的战斗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试比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本词的共同点。
①主题:都表达 的痛苦之情。
②写作手法:都借助 的对比表现主题。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有心报国却壮志难酬
梦境与现实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军旅生活
雄伟壮观
战斗场面
壮志难酬
醉里看剑
沙场秋点兵
分麾下炙
的卢飞快
了却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梦回连营
翻塞外声
霹雳弦惊
赢得身后名
雄心壮志
悲愤慨叹
板书设计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近代
新知认知
秋瑾(1875—1907),民主革命烈士。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提倡女权,宣传革命。工诗词,作品宣传民主革命、妇女解放,笔调雄健,感情奔放。今有《秋瑾集》。
作者简介
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
秋瑾的家庭
秋瑾的创作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220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15首,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
后期:1904-1907 抒发革命豪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
背景资料
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
孙中山为秋瑾烈士题词“巾帼英雄”
1958年9月9日,吴玉章为秋瑾烈士题词
秋瑾烈士纪念碑
绍兴大通学堂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朗读正音
shì
wèi
mǎnɡ
nóng

小住 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拭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暂时居住。
因为。

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读懂内容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刚烈,有节操。
指真诚的心。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译文】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属类,范围。
激动。
莽莽人世
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表达了作者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早又是
地点
节气
流露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苦闷心情。
环境描写:“篱下黄花”是颇具秋意的景象。
1.“小住京华......秋容如拭”这几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探究赏析
2.试简要分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在词中的作用。
在内容上,这两句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在结构上,渲染气氛,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化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这里渗透着女革命者的激情抱负,平实感人。
3.“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一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四面歌残终破楚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八年风味
写词人的身世之感。
用典
这句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娥眉”借代女子。
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你觉得写得如何?说说理由。
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喊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心声;用“身”与“心”的对比,突出了英雄气概;用“身”与“心”的近音,“烈”与“列”的同音,形成了整齐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逼人,使人一咏不忘,成为震撼心灵的警策名句。
6.怎样理解“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肝胆”是说“肝胆相照”对人一片赤诚。“因人而热”是指诗人十分热情,有一副热心肠,为人排忧解难能竭尽全力而不辞,有古侠义之士的雄风。
7.怎样理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俗子”指凡夫俗子,市侩平庸之辈,这样的人岂能了解忧国如焚的作者的内心世界?“英雄”是指胸怀壮志勇于实践之人,作者用以自比。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
8.你从“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获得哪些启示?
(1)要有远大的理想。
(2)人在遭遇挫折时,需要有承受磨难的勇气,将磨难当成是一种人生历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9.在下片中,作者为什么会“青衫湿”
因为作者虽是女子,“心却比,男儿烈”,世间的凡夫俗子,谁能知晓自己的理想抱负 英雄人物在失意潦倒、前途黯淡之际要经受诸多折磨。世界这么大,可哪里能寻觅到相知相愁的知音呢 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
(用典。典出白居易在船上听到琵琶女讲述经历,联系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泪水湿透身上的青衫。形容悲伤到极点。)
词的上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关注民族危亡,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下阕:展望未来前途——忧虑、期待。
思想感情
本课小结。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拓展延伸
对比这四首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①感情上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②风格上都具有豪放、开阔、雄壮的特点。
不同点: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渔家傲·秋思》是与思乡紧紧联系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满江红》则是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随堂练习
1.按要求填空。
(1)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2)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篱下黄花开遍
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四面歌残终破楚,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2)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
(3)本词呈现出怎样的风格,主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本词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属于豪放风格作品。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3.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句中终破楚指的是词人想冲破家庭的牢笼。
B.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此句写词人虽然过着贵妇的生活,但她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
C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词人想到离家之后知音难觅,心中顿生后悔之情,禁不住伤心落泪。
D.这首词格调高昂,语言刚建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C
作业布置
1.背诵这四首词。
2.感受词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出其中一首的画面。
摆脱世俗走向革命
用典
上片:
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
思虑未来前途
满江红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词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学习重难点:
1.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这四首词,感受词的音韵美,并注意体会各首词中蕴含的情感。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词作的情感,勾画词作中的名句并积累。
比较这四位诗人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文学常识---关于词的派别。
(1)婉约派
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豪放派
  是与“婉约派”对举之宋词流派。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重要作家还有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等。此派词人,多有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怀坦荡,抱负远大,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阔大,风格豪迈奔放,语言流利畅达,把词引向健康、广阔的道路。豪放派词人南宋居多,人才济济,因辛弃疾成就突出,故又称“辛派”。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查阅资料,了解四位词人的相关知识及词作的创作的背景。
2.反复诵读,结合注释弄懂词作的大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背诵。
三、预习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燕然( ) 擎苍( ) 麾下( ) 胸襟(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塞下秋来风景异( )(2)将军白发征夫泪( )(3)老夫聊发少年狂( )
(4)千骑卷平冈( ) (5)会挽雕弓如满月( ) (6)八百里分麾下炙( )
(7)弓如霹雳弦惊( ) (8)秋容如拭( ) (9)殊未屑( )
3.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一出,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_________,号__________,是“__________”之一,他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__________词派,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爱国诗人__________(姓名),他与__________并称“苏辛”。
(4)《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别署__________,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的句子是:  ,  。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渲染了战时的肃杀气氛的句子是:   ,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
(3)《破阵子》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   ,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直接表达作者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一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4)《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   ,   ,   。
【课中导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读
一、题解
破阵子,_______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wù)州(现在浙江金华)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______。壮词,_______词。
二、听读朗读诗词,体会意境
三、词意理解
1.译词。(口译)
2.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
3.评析。
(1)上片是怎样写军旅生活的?
明确:
(2)下片是怎样描写战斗场面的?
明确:
四、内容赏析
1.本词主体上由哪个字统摄?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词人挑灯看剑,在梦中回到连营体现了什么?
明确: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又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4.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明确:①手法:
②情感: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这几句中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是哪个词?这个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6.朗读这首词,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明确:
7.这首词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壮”的特点?
明确:
五、深入探究
1.词的主旨。
本词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
明确:
2.词的结构。
明确:
六、比较阅读(PPT)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2.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七、随堂练习
1.默写句子。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仍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哪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 、 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 和 (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 场面。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试比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本词的共同点。
①主题:都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痛苦之情。
②写作手法:都借助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表现主题。
《满江红》导读
一、朗读正音(文中标注节奏)
二、感知词意(口译)
三、整体把握
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
四、探究赏析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
2.试简要分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在词中的作用。
明确:
3.品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
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你觉得写得如何?说说理由。
明确:
6.怎样理解“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明确:
7.怎样理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明确:
8.你从“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获得哪些启示?
明确:
9.试简要分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的妙处。
明确:
10.词的上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五、拓展延伸
对比这四首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相同点:
不同点:
六、随堂练习
1.按要求填空。
(1)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2)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2)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
(3)本词呈现出怎样的风格,主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句中终破楚指的是词人想冲破家庭的牢笼。
B.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此句写词人虽然过着贵妇的生活,但她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
C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词人想到离家之后知音难觅,心中顿生后悔之情,禁不住伤心落泪。
D.这首词格调高昂,语言刚建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课后导练】
《渔家傲.秋思》导练题
1.填空。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_______(限2个字)
(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 ,以一个“_____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渲染了边境环境__________的特点。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3.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B. 词的上片中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 ''羌管悠悠霜满地 '',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练题
1.填空。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 ,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_______ 词。
(2)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________”;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练题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了却 ”“可怜 ”分别是什么意思?
(2)怎样理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赏析“沙场秋点兵”。(从描写的角度)
(2)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感官的角度)
(3)赏析“可怜白发生”。(从表现手法角度)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画面。
4.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 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 ,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满江红》导练题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词中“侬”“殊”是什么意思?
(2)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四面歌残终破楚”(从用典或修辞的角度)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从句子特点的角度)
3.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以明丽清爽的秋景来烘托词人愉悦的心境。
B.“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下片开篇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村,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词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学习重难点:
1.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这四首词,感受词的音韵美,并注意体会各首词中蕴含的情感。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词作的情感,勾画词作中的名句并积累。
比较这四位诗人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文学常识---关于词的派别。
(1)婉约派
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豪放派
  是与“婉约派”对举之宋词流派。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重要作家还有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等。此派词人,多有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怀坦荡,抱负远大,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阔大,风格豪迈奔放,语言流利畅达,把词引向健康、广阔的道路。豪放派词人南宋居多,人才济济,因辛弃疾成就突出,故又称“辛派”。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查阅资料,了解四位词人的相关知识及词作的创作的背景。
2.反复诵读,结合注释弄懂词作的大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背诵。
三、预习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燕然( ) 擎苍( ) 麾下( ) 胸襟(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塞下秋来风景异( )(2)将军白发征夫泪( )(3)老夫聊发少年狂( )
(4)千骑卷平冈( ) (5)会挽雕弓如满月( ) (6)八百里分麾下炙( )
(7)弓如霹雳弦惊( ) (8)秋容如拭( ) (9)殊未屑( )
3.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一出,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_________,号__________,是“__________”之一,他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__________词派,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爱国诗人__________(姓名),他与__________并称“苏辛”。
(4)《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别署__________,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答案:1.yān qíng huī jīn
2.(1)边界要塞之地(2)出征的士兵(3)姑且,暂且(4)一人一马的合称(5)终将(6)军旗下面,指部下(7)响雷,震雷。词中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8)擦(9)很,甚
3.(1)范仲淹 岳阳楼记(2)苏轼 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 豪放(3)南宋 辛弃疾 苏轼(4)秋瑾璿卿竞雄 鉴湖女侠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渲染了战时的肃杀气氛的句子是: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
(3)《破阵子》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直接表达作者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可怜白发生 ”一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4)《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身不得 , 男儿列 , 心却比 , 男儿烈 。
【课中导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读
一、题解
破阵子,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选自《稼轩长短句集》。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wù)州(现在浙江金华)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二、听读朗读诗词,体会意境
三、词意理解
1.译词。
沉醉中挑亮灯芯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放箭的弓弦如雷鸣般使人心惊。
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经长满两鬓。
2.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着重描绘了幻想中的军营生活,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
3.评析。
(1)上片是怎样写军旅生活的?
明确: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开头两句写军营生活情景,这也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失去的生活情景。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三句写与部下分食牛肉。
③五十弦翻塞外声→第四句写听塞外曲。
④沙场秋点兵→第五句写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2)下片是怎样描写战斗场面的?
明确:①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2句)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4句)作者的最高理想——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③可怜白发生!→(5句)壮语(雄壮——悲壮)充满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四、内容赏析
1.本词主体上由哪个字统摄?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梦。
1)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 2)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
3)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4)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词人挑灯看剑,在梦中回到连营体现了什么?
明确: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体现出词人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又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营造了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秋”字,即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明确:①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用典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将士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②情感:抒发了作者爱国卫国之情。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这几句中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是哪个词?这个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下事”是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可怜”一词使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抱负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6.朗读这首词,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明确:“壮”。这个字是本词的“词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7.这首词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壮”的特点?
明确: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非常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词人有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却又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本词壮丽豪放。所以叫作“赋壮词”。
五、深入探究
1.词的主旨。
本词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
明确: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在梦中回到战场从军杀敌、建立功业的情景,但现实中却壮志难酬。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2.词的结构。
明确:醉态(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境(虚)——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现实(实)——可怜白发生!
六、比较阅读(PPT)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2.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七、随堂练习
1.默写句子。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仍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哪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表达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3)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填空。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 、 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 和 (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 场面。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试比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本词的共同点。
①主题:都表达 有心报国却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
②写作手法:都借助梦境与现实 的对比表现主题。
《满江红》导读
一、朗读正音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wèi)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shì)。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nóng)/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mǎnɡ)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二、感知词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三、整体把握
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四、探究赏析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2.试简要分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在词中的作用。
明确:在内容上,这两句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在结构上,渲染气氛,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3.品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你觉得写得如何?说说理由。
明确: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喊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心声;用“身”与“心”的对比,突出了英雄气概;用“身”与“心”的近音,“烈”与“列”的同音,形成了整齐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逼人,使人一咏不忘,成为震撼心灵的警策名句。
6.怎样理解“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明确:“肝胆”是说“肝胆相照”对人一片赤诚。“因人而热”是指诗人十分热情,有一副热心肠,为人排忧解难能竭尽全力而不辞,有古侠义之士的雄风。
7.怎样理解“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明确:“俗子”指凡夫俗子,市侩平庸之辈,这样的人岂能了解忧国如焚的作者的内心世界?“英雄”是指胸怀壮志勇于实践之人,作者用以自比。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
8.你从“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获得哪些启示?
明确:(1)要有远大的理想。
(2)人在遭遇挫折时,需要有承受磨难的勇气,将磨难当成是一种人生历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9.试简要分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的妙处。
明确:用典。典出白居易在船上听到琵琶女讲述经历,联系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泪水湿透身上的青衫。形容悲伤到极点。这里指词人感叹找不到拯救民族危亡的同道之人而感到悲伤,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10.词的上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上阕:关注民族危亡,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下阕:展望未来前途——忧虑、期待。
五、拓展延伸
对比这四首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相同点:①感情上都与爱国紧密联系;②风格上都具有豪放、开阔、雄壮的特点。
不同点: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渔家傲·秋思》是与思乡紧紧联系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满江红》则是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六、随堂练习
1.按要求填空。
(1)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2)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篱下黄花开遍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2)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
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3)本词呈现出怎样的风格,主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词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属于豪放风格作品。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3.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句中终破楚指的是词人想冲破家庭的牢笼。
B.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此句写词人虽然过着贵妇的生活,但她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
C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词人想到离家之后知音难觅,心中顿生后悔之情,禁不住伤心落泪。
D.这首词格调高昂,语言刚建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课后导练】
《渔家傲.秋思》导练题
1.填空。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雁去)
(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 ,以一个“ 异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渲染了边境环境孤寂荒凉的特点。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 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 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3.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站在山头 ,放眼望去 ,戈壁延绵千里 ,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 ,似烟若雾 ,飘散开去 . 已是夕阳时刻 ,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B. 词的上片中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 ''羌管悠悠霜满地 '',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练题
1.填空。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江城子 ,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豪放 词。
(2)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__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____倾城____”;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
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答: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练题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了却 ”“可怜 ”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了却:完成。可怜:可叹。
(2)怎样理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答: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赏析“沙场秋点兵”。(从描写的角度)
答:环境描写,点明季节,渲染了战争紧张的氛围,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
(2)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感官的角度)
答:从视觉、听觉入手,生动地描绘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3)赏析“可怜白发生”。(从表现手法角度)
答:由虚写到实写,词人由梦境回到现实,从杀敌报国跌落到报国无门的悲愤中。表达了岁月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画面。
答:士兵们分享将军赏赐的烤牛肉, 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乐曲,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 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接受将军的检阅。
4.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 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 ,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满江红》导练题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词中“侬”“殊”是什么意思?
答:“侬”:你。“殊”:很,甚。
(2)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词人知音难遇的苦闷心情。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四面歌残终破楚”(从用典或修辞的角度)
答: 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从句子特点的角度)
答: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3.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以明丽清爽的秋景来烘托词人愉悦的心境。
B.“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下片开篇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村,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