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6.2 地质灾害 课型:新授
主备: 审核: 时间:
1、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三种灾害的成因以及灾害之间具有相关性的基本特点;2、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从而认识到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地震、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
【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20年7月12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举行唐山古冶5.1级地震情况通报会确认,本次地震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级余震起伏活动。唐山大地震发生40多年后为何还会出现5级余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总工程师蒋海昆研究员科普解释说,根据初步研究结果,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实际上和地震构造加载速率相关,构造加载速率越快,余震衰减越快,中国大陆东部和西部比起来,唐山地区地质构造加载速率非常慢,所以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也非常长,会持续上百年。师: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号称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同学们知道材料中的唐山大地震属于哪个类型的灾害吗?结合“综合思维”认识主要的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特点及分布地区类型成因基本知识基本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相关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滑坡外力作用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横断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泥石流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质灾害概念一、地震1、概念2、构造①构造②地震大小3、危害4、分布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2、泥石流3、危害
【教学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