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必修(1)
章 节:第六章第四节
一、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特点。
2.掌握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3.了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念、组成。
4.掌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
6.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一、防灾减灾手段
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
2.防灾减灾工作的内容
(1)灾害监测
(2)灾害防御
(3)灾害救援与救助
(4)灾后恢复
二、自救与互救
1.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
2. 自救与互救的内容
(1)灾前准备
(2)灾中救助
(3)灾后自我保护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出示“北斗用户机”图,导入。
“5.12”汶川地震摧毁了当地的交通、通信设施,地震灾区瞬间成为信息孤岛,外界无法及时得知受灾情况,这使得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约8小时后,首批武警官兵到达地震重灾区,并使用北斗用户机实时传递灾情,这是地震重灾区发出的第一束生命急救电波。北斗用户机是一种什么设备 它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灾情
[新课教学]:
一、遥感技术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114---115页,回答:
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的特点有哪些?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1.遥感技术的概念
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 卫星遥感技术原理
【读图分析】卫星遥感技术原理。
【思考】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越高,探测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但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3.遥感技术的优点
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4.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116页,回答: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
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
4.目前有哪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5.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教师讲解】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1)空间部分
(2)地面控制部分
(3)用户部分
3.功能
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4.特点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5.世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6.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考考你】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 )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 ( )
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灾情进行评估。 ( )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系统。
2.功能。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3.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1)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预报预警。
(2)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
(3)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归纳总结】
学生填写下表,对三大理信息技术进行对比
项目 遥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特点
功能
应用
【方法总结】
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判别
(1)“点”与“面”判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对象——“面”。
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则选用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
(2)“想”与“看”区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遥感。
(3)关键词判断地理信息技术。
①遥感技术:“获取”空间信息。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精确”“精密”“精准”等。
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查询”“输入”等。
[课堂小结]
一、遥感技术
1.遥感技术的概念
2. 卫星遥感技术原理
3.遥感技术的优点
4.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念
2.组成
3.功能
4.特点
5.世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6.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
2.功能。
3.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巩固练习]
据某国外媒体2017年11月15日报道,伊拉克与伊朗边境地区12日晚发生强烈地震。据此回答1---2题。
1.当地政府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C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2.该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据此回答3---4题。
3.森林发生火灾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C )
A.建立火灾模型 B.绘制地图
C.灾情跟踪 D.火灾前兆监测
4.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监测的主要对象是( C )
A.海陆分布的变化 B.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情况
C.地壳的运动状况 D.灾情的发展
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5---6题。
5.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C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6.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B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布置作业]
请写出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