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组诗鉴赏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组诗鉴赏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1 22:16: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品读登高古韵,感怀千古情思——《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组诗鉴赏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理念,强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同时针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古诗学习,在“阅读与鉴赏”模块第六条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根据以上有关内容,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
1、重视语文朗读。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韵律和情感,反复朗读给品味诗歌留下想象空间,再通过品味关键性的地点和景物,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读中悟,以读促悟。
2、关注学生思维。在诗歌整体思维的基础上,依照学情设置学习活动任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置身诗境,演读画面,理解文意;同时结合知人论世方法理解诗歌深意。既有独立自主学习又有小组合作;既有深入的方法技巧,还有丰富多元的读写运用。真正让学生在诗歌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核心素养。拓展积累、加深感悟。让学生在学习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当时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和诗歌意境的理解;同时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从而自身出发培养文化自信,树立远大目标,将核心素养有效在课堂之中生成。
教材分析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21 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两首古诗。本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中,体会寄寓的情思和抒发的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第五单元导语中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登幽州台歌》诗人陈子昂是唐代具有政治才能的文人,却怀才不遇,进言不被采用还遭贬职,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感慨人生的短暂渺小,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悲愤。《登飞来峰》诗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48岁任宰相后上书皇帝改革变法,遇到了司马光等人的阻挠,但是王安石毫不畏惧,坚决与之斗争。作此诗时诗人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登上飞来峰山应天塔最高层,面对眼前之景,兴怀赋诗,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壮志。《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登高而赋的经典之作,同样是登高而赋,因描写地点、景物和创作背景的不同,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却大相径庭。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韵律之美;对比品读不同诗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置身诗境,发挥联想和想象演读画面;同时联系诗人经历及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所感所思的不同,从而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提升诗歌品悟的能力和鉴赏素养。
学情分析
本课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单元,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中,体会寄寓的情思和抒发的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与积累,已经对诗歌的学习方法、朗读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与小学阶段相比,七年级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的领悟力,但想象力的发掘与情感领悟能力的提升仍需教师的积极引导与训练。同时文本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不熟悉,不能真正感受诗文中地点及景物与情感的联系,对此补充诗人及背景资料,由教师引导,将学生独立思考和生生合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教学设计力求有所突破,从对比品读的角度,分析景物及情感,以读促解,边读边悟,对学生的品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难度;同时利用微写作学以致用,将诗歌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对于诗文的深刻哲思的感悟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反复品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诗题,明确两首诗题共同特点——登高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古人常会在登临某处时因某种原因而生发情思,赋诗兴叹,这类诗歌我们称为登临诗。如同我们学过的田园诗、爱国诗边塞诗等都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今天一起学习两首登临诗。
二、展示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之美。
2、对比品读,体会诗歌情感及鉴赏方法。(重难点)
3、传承诵读,树立勇攀高峰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所感所思的不同,提升诗歌品悟的能力和鉴赏素养。
三、自主生疑通过预习,同学们有哪些难点、困惑点?
(生课前自主预习)
四、合作探究任务一:抑扬顿挫诵诗文
1、生齐读两首诗歌,初步感知诗文节奏和韵律。
2、指生读两首诗歌,初步读出诗文韵律和情感。
3、师指导读:分析两个“不见”前后句语速语调和去掉虚词“之”和“而”前后情感韵律。
4、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之美
【设计意图】:诵读是学习诗文的最好方法,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很重要,能为诗歌品味留下想象的空间,也使诗歌朗读起来更有情感。
任务二:
比读诗景品诗情
(一)置身诗境探诗景1、品读诗文,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描绘诗人登高画面。学生加入动作、神态、独白等在讲台表演。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人大意;
(2)引导学生发挥联和想想象,加入动作、神态、独白等在讲台表演,使学生设身处地融入诗境,为下面理解内容情感作铺垫。
2、登高画面中分别描写了何地何景,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品读,找出地点、景物及其特点地点——幽州台:贤明君主为招贤纳士所建。
引导:诗人想在幽州台上遇到谁?古人、来者何意?
景物——天地:“悠悠”,时间久远空间广大。引导:诗人由天地会想到什么?
地点——飞来峰塔:“千寻”,高耸。引导:为什么写“千寻塔”还要再次说明“最高层”?
景物——鸡鸣日升:朝气蓬勃。
浮云:阻挡诗人眼前之景。
引导:生活中鸡鸣日升意义?遮望眼?
【设计意图】
相同的登高题材,情感却大不相同。要想读出诗歌的不同神韵还需置身诗境探诗景。使学生反复品读并演读,在对比中明确两位诗人选取的地点和景物以及它们在诗中的特点,并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选取这些地点和景物,想要通过此景表达什么情感。
(二)知人论世 悟景情
请结合导学案中的诗人及背景资料,体会两首诗中的地点和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结合导学案背景资料品读诗情,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最后代表展示。
【引导】《登幽州台歌》诗人陈子昂是唐代具有政治才能的文人,多次向上进言不被采用还遭贬职,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36岁的陈子昂登上贤明君主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感慨赋诗。幽州台(古人、来者,贤明的君主)、天地(悠悠)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对贤明君主的渴望以及宇宙天地久远广阔,个体生命的短暂渺小的孤独感。
《登飞来峰》诗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48岁任宰相后上书皇帝改革变法,遇到了司马光等人的阻挠,但是王安石毫不畏惧,坚决与之斗争。作此诗时诗人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登上飞来峰山应天塔最高层。应天塔(最政治决策高层)、鸡鸣日升(朝气蓬勃)、浮云(奸邪小人、艰难险阻)——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雄心壮志。
【方法思维点拨】
登临诗情感鉴赏方法:想象画面—品析地景—知人论世-由景明情清代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由景生情,寓情于景,如此我们找到了解读登临诗的密码。
【设计意图】:《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就是我们在诵读诗书时要知人论世才能准确理解文意,与古人为友。通过知人论世建立景和情之间的深刻联系,并予以方法思维点拨,使学生理解诗中地点景物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任务三:传承诵读长精神1、诵诗:请同学们再读诗文体会情感,女生起立读《登幽州台歌》,读出凄怆,读出诗人的孤独苦闷;男生起立读《登飞来峰》,读出昂扬气势,读出诗人的高瞻远瞩及雄心壮志。(时间若足可配乐朗读再读)
2、微写作:这两首古诗历来为人所传颂,其实学习和生活也如同登高,请同学们引用本节所学一两句诗句,写一段 50字左右感悟。学生自由品读,引用诗文写感悟,并班级内交流展示所写感悟。
【设计意图】:将诗歌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深刻理解诗文哲思;同时学以致用,树立文化自信,树立勇攀高峰发的人生态度。
【结束语】:同学们在现代流行内卷的时代,也许学习和生活中常有我们“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但那不是懦弱者的叹息,而是强者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求,同学们让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未来不畏艰难险阻,勇攀人生高峰。学生寄语: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五、总结及反思师生总结内容,反思本课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总体来讲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能够读准节奏、读出韵律;通过诗文对比品读诗景,结合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较好地读懂文意,悟出情思;同时能够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好,能发挥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积极参与。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吟诵展示,让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对语言魅力的感受。不足之处:仍有同学因为不够自信和缺乏胆量不敢举手发言,对于这些学生,要对他们的细小进步也加以鼓励,让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改进:可以给学生再六组时间,并给予更多鼓励,增加其自信心。平时可以多进行班内的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和能力。
二、教师为避免灌输式碎问碎答的出现,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希望学生在读中比较、读中分析、读中体会。不足之处:有些问题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回答,还需要再多加引导。改进:不要太看重教学设计本身,而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更加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课堂是慢的艺术,在课堂深度和引导学生上还需要积淀。学习古代诗歌,我认为还是重在学生对诗歌的品读上,然后指导学习方法。
注意四点:
第一、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第二、置身诗境,感受诗景画面;
第三: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注意积累诗歌中的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习这五首古诗时,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让学生多读,每首诗歌的诵读不少于五遍,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说出描绘画面,并且在诵读诗句时,反复揣摩关键地点、景物结合背景资料。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还可让学生再诵读,出现了问题,多给学生指导。
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总感到自己讲解的内容过多,还是不敢放手给学生,不相信学生。老师自己理解面面俱到,没能真正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消化。要想真的扭转和改变,还必须要多考虑学生层面,多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敢于质疑,合作探究的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老师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时,首先考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又需要老师的耐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让课堂教学的进程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