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属于内环境稳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相对恒定
⑤CO2平衡
A.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甘露醇不易透过细胞膜,在医药上20%的甘露醇可作为良好的利尿剂用于消除水肿。下列对其作用机理分析正确的是( )
A.甘露醇在人体内可迅速进入细胞内被分解利用
B.与细胞外液相比,20%甘露醇属于低渗溶液
C.静脉注射后,甘露醇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D.甘露醇被肾小球滤过后可被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3.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既能不断产生又能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废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内液
B.脑脊液是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直接媒介
C.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4.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
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5.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6.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仅是唾液腺
C.食物引起味觉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D.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7.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细胞代谢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8.甲状腺癌患者切除甲状腺后由于不能正常产生激素,所以需要终生服药,维持体内激素的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需要服用比正常量少的甲状腺激素防止复发
B.若患者不服药,则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
C.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
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9.下列关于动物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B.神经调节可看作是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C.神经调节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体液调节
D.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1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骨髓受损只影响B细胞的生成和成熟
C.免疫活性物质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自体癌细胞凋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11.中国的“种痘之术”开创了人类天花病(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预防之先河。清代《种痘新法》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王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痘苗进入人体是一个免疫治疗的过程 B.种痘成功后可以预防牛痘病毒感染
C.痘苗的选育过程相当于病毒减毒 D.种痘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可终身免疫
12.如图表示某人体内一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细胞是T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的
C.a细胞和吞噬细胞的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不同的
D.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导致患者体内红细胞数目减少
13.用燕麦胚芽及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⑦是盒不转,盆转;⑧是盆和盒一起转。一段时间后,不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14.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导致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
15.植物叶片脱落酸积累会导致气孔关闭。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开放程度、脱落酸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第1~4天持续干旱,第5天测定后浇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旱会加速叶片的脱落
B.随着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叶片光合速率降低
C.浇水后,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
D.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能增加叶片水分散失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6.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17.刺激营养液中连接A蛙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再从该营养液中取部分液体X注入另一离体B蛙心脏的营养液中,测定B蛙心脏的跳动频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液中含有低浓度的Na+ B.X中含有神经递质
C.X会引起B蛙心脏跳动频率变慢 D.实验开始前需测定B蛙心脏的跳动频率做对照
18.研究人员用家兔进行了血糖的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低血糖家兔的活动能力会降低
B.③号家兔低血糖症状缓解过程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以提高血糖
D.②号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所需时间最短
19.研究表明长期吸入高浓度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A.若吸入的PM2.5损害呼吸道黏膜,则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若吸入的PM2.5改变T细胞数目,则会影响特异性免疫
C.若吸入的PM2.5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则会影响细胞免疫
D.若吸入的PM2.5引起血清抗体水平升高,则会影响体液免疫
20.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和茎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代表的是芽,②代表的是茎
B.图中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a~c段表示生长素对①开始起抑制作用
D.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小于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5分。
21.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由水和多种溶质组成。血浆溶质在维持血浆正常的pH和渗透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长跑比赛过程中,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并积累了____________而引起肌肉酸痛。但血浆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血浆中的大量流失,则机体容易发生_______________(填“酸中毒”或“碱中毒”)。
(2)尿崩症患者的尿量是正常人尿量的4~5倍,可能是患者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不足引起的。给尿崩症患者静脉注射血浆蛋白,能直接提高____________,最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
(3)机体出现局部炎症会增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血浆蛋白进入_____________,导致机体发生水肿而影响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20年5月27日中午11时我国8名登山队队员完成了珠穆朗玛峰顶峰测量任务。在登顶过程中,队员们生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在寒冷刺激下,登山队员下丘脑的_____兴奋,最终促进了_____(填两种激素)的大量分泌,从而增加产热;以上激素还能使队员兴奋性更高,更容易集中精力,这些事实说明:_____。
(2)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失温是常见的危险之一。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温度降低,身体中的_____,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甚至会出现导致死亡的病症。
(3)为预防失温的发生,要选择快干排汗的贴身衣物,不宜选择棉质内衣的原因是_____。
(4)如果失温发生,对患者进行救助时,应将热水袋或发热贴放在患者的_____(填“手心、脚心”或“脖子、腋窝”)。
23.2021年10月4日,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因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表明,TRPV1是位于痛觉神经末梢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通过开合控制相关离子进出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膜快速产生电位变化,电信号就会沿着神经细胞传至大脑。实验证明,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
(1)吃辣椒时,辣椒素会刺激口腔内的痛觉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钠离子通道的开闭情况是_____,兴奋沿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末梢,引起储存在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经一系列神经传导过程,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2)吃辣味火锅时,若再喝热饮料,则痛觉会增强,试解释其原因:_____。
2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炎症风暴”是导致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炎症风暴”是指机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造成对机体自身损害的现象。
(1)病菌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机体将发挥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从而出现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炎症反应有助于加强机体对病菌的消灭,但是如果病菌没有被清除,人的免疫系统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活化更多的免疫细胞,并引起机体损伤,这种疾病被称为_______,其具体致病原因是_______。
(3)新冠病毒感染者因为有大量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存在于病毒含量较高的肺部,所以会出现呼吸障碍,甚至是呼吸衰竭,此时该感染者血液中的_______(信息分子)浓度升高,进而引起呼吸中枢—_______兴奋,即感染者通过体液—神经调节的方式使自身的呼吸变得急促。
(4)根据以上信息,你觉得合理的治疗方案应是_______。
25.如图表示研究人员对某植物一段幼茎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在根、芽、茎三种器官中,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
(2)半面茎内侧细胞生长速率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侧细胞。若半面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总量保持不变,则使内、外侧细胞生长速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
①半面茎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内侧细胞中的_____。
②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_____不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②③⑤属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稳态,①④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所以,①②③④⑤都属于内环境稳态的组成部分。故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甘露醇不易透过细胞膜,极少数进入细胞后也不会被分解利用,A错误;与细胞外液相比,20%甘露醇属于高渗溶液,B错误;静脉注射后,甘露醇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促使水分由组织液向血浆转移,初步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C正确;甘露醇被肾小球滤过后不再被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D错误。
3.答案:D
解析: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脑脊液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错误;脑脊液属于内环境,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D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一个或多个树突,但轴突却只有一个,A项错误;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在树突外没有,B项错误;轴突有髓鞘包裹,因此同一神经元不同部位的表面膜特性不同,C项错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称为效应器,因此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若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即反射弧功能受损,反射活动不能发生,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综上分析,C正确。
6.答案:A
解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A正确、D错误;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是一种反射活动,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唾液腺,B错误;食物引起味觉到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已经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C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注射激素①引起血糖降低可知,激素①是胰岛素;由注射激素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可知,激素②是生长激素;由注射激素③使细胞代谢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可知,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因此,激素①②③分别为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故选B。
8.答案:C
解析:患者体内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发展,故患者需要服用比正常量多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从而防止甲状腺癌复发,A错误;若患者不服药,则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导致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C正确;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升高血糖,所以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
9.答案:B
解析: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A正确;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所以体液调节可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错误,C正确;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D正确。
10.答案:A
解析:吞噬细胞以胞吞的方式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胞吞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骨髓受损不仅影响B细胞的生成和成熟,还影响T细胞的生成,因为B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错误;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自体癌细胞凋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
11.答案:C
解析:痘苗进入人体是一个免疫预防的过程,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种痘成功后可以预防天花病毒感染,而不是牛痘病毒,B错误;痘苗的选育过程相当于对病毒减毒,让其既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又不会使机体患病,C正确;抗体不会终身存在,但记忆细胞可对相应抗原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D错误。
12.答案:D
解析:a细胞能产生抗体,应为浆细胞,抗体能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抗体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a细胞为浆细胞,是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的,B错误;a细胞和吞噬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两者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故其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C错误;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导致患者体内红细胞数目减少,D正确。
13.答案:C
解析:①中由于匀速旋转,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直立生长;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③中没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直立生长;④中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途径,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⑤是生长素向左侧运输,右侧无法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向右侧弯曲生长;⑥阻断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不生长;⑦中旋转植物,受光均匀,直立生长;⑧中整体旋转,所以对小孔侧受单侧光照,所以弯向小孔生长。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所以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A错误;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Ⅲ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B错误;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只要有α值小于90,胚芽鞘生长仍受到促进,C错误;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D正确。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据曲线图可知,干旱会引起脱落酸含量增加,加速叶片的脱落,A正确;随着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开放程度下降,会直接影响CO2的吸收,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B正确;据图可知,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C正确;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会导致气孔开放程度下降,从而减少叶片水分散失,D错误。
16.答案:BC
解析: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乳酸浓度上升,A错误,C正确;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使无氧呼吸减弱,B正确;乳酸应与NaHCO3反应,D错误。
17.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副交感神经和神经递质作用及实验分析。营养液成分应与组织液类似,应含有高浓度Na+,A错误;X中应含有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B正确;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减慢,C正确;心跳频率变化应有参考值,实验开始前需测定B蛙心脏的跳动频率做对照,D正确。
18.答案:AD
解析:低血糖家兔因缺少能源物质,供能不足,活动能力减弱,A正确;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错误;在升高血糖的过程中只有肝糖原分解可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用于补充血糖,C错误;与其他组实验相比,②通过直接补充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所需时间最短,D正确。
19.答案:ABD
解析: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若吸入的PM2.5损害呼吸道黏膜,将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中的辅助性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数目减少,特异性免疫降低,B正确;B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是体液免疫, C错误;抗体是由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浆细胞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升高,体液免疫增强,D正确。
20.答案:ABD
解析:题图中①代表的是芽,②代表的是茎,A正确;图中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a~c段表示生长素对①起促进作用,只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弱,C错误;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a为该植物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因此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小于a,D正确。
21.答案:(1)乳酸;血浆中的碳酸氢钠会与乳酸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CO2和水,CO2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合理即可);酸中毒
(2)抗利尿;血浆渗透压
(3)组织液;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1)运动员在长跑比赛过程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骨骼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可引起肌肉酸痛。乳酸进入血浆后,可与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CO2和水,CO2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因此血浆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若血浆中的大量流失,则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不能被缓冲物质中和,血浆的pH将会降低,机体容易发生酸中毒。
(2)当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分减少,使得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可能会引起尿崩症。给尿崩症患者静脉注射血浆蛋白,能直接提高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引起机体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最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
(3)当机体出现局部炎症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可进入组织液,导致机体发生水肿而影响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2.答案:(1)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内分泌腺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酶活性降低
(3)棉质内衣容易吸汗,贴身的湿衣服容易加速身体散热,易导致失温的发生
(4)脖子、腋窝
解析:(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当机体感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TRH,TRH运输到并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TSH,TSH随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另外,下丘脑还可以通过相关神经直接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以上两种激素都可以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从而增加身体产热量;根据以上分析再结合题干信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还能使队员兴奋性更高,更容易集中精力”,说明内分泌腺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人体核心区(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温度降低,身体中的酶活性降低,从而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
(3)寒冷环境中的人往往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应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选择棉质内衣,因为棉质内衣容易吸汗,贴身的湿衣服会加速身体热量流失从而引起失温。
(4)失温主要是人体核心区(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温度降低,所以应该首先对核心区进行加温,脖子、腋窝比手心、脚心更靠近核心区。
23.(1)答案:开启;突触小泡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钠离子通道开启,使钠离子内流,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的谷氨酸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经一系列神经传导过程,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2)答案:较高温度刺激也能激活TRPV1,促进离子进出神经细胞,增强电信号的传导,使痛觉增强
解析:由题中“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可知,较高温度刺激能激活TRPV1,且TRPV1是位于痛觉神经末梢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通过开合控制相关离子进出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膜快速产生电位变化,电信号就会沿着神经细胞传至大脑,所以激活的TRPV1促进离子进出神经细胞,增强电信号的传导,使痛觉增强。
24.答案:(1)免疫防御;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2)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3)CO2;脑干
(4)不仅需要抗病毒,还需要利用药物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防止“炎症风暴”对人体器官的伤害
解析: (1)病毒侵入机体以后会引起机体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机体会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从而出现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在体液免疫中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2)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细胞和组织进行攻击,引起机体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的具体致病原因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3)新冠病毒感染者肺部细胞受损引起呼吸障碍,使得体内的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进而使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兴奋,加速呼吸。
(4)综上所述可知新冠病毒还会引起自身免疫病,因此治疗时不仅需要抗病毒,还需要利用药物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防止“炎症风暴”对人体器官的伤害。
25.(1)答案:根
解析: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通常情况下,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2)答案:大于;低;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解析:由图示可知,半面茎内侧细胞生长速率大于外侧细胞。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可推测,使内、外侧细胞生长速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有:①半面茎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内侧细胞中的低;②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