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其论证逻辑完整清晰。」
语
文
B.文章指出保护生物信息应从立法和技术两方面人手,并论证了其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C.文章列举“金州杀手”的案件争议,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物信息安全领域广、牵涉多。
D.文章在论证生物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时,多用事实论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A,立法保护个人生物信息固然重要,但加强执法和提升相关技术也不应忽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B.生物信息安全领域庞大,保障个人生物信息安全有助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C.生物个体识别技术尚不成熟,要在网上广泛使用须改变个体信息存储方式。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到20世纪末结束,生物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伴
D.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作为辅助措施的身份证等个人证件识别将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许多生物医学研究重大成果而来的是,人体的指纹、虹膜、面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取、采集、存储和应用越发便利和普及。但如果生物信息在收集、使用和保护中处置不当或存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漏洞,便会给个人信息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材料:
例如指纹、虹膜和面部识别,它们依据的是个体独特的生物特征,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
2020珠峰高程测量难在何处?
计算机都会被转换为0和1的数码储存在数据库中。这些被视为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简称“测量登山队”)结合身体和心理素质、业务水平及高原适应能力
网络后被盗取的概率大大增加,带来的风险要比信用卡盗刷严重得多。这或许是生物认证方式
选拔队员,并从1月12日开始系统训练,但测量登山队3次冲顶珠峰才告成功。中国国家登山
最大的安全隐患。
队队长王勇峰说:“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折,原预计6小时登顶,攻顶组队员用了9个小时,演练中
个人生物信息的采集和使用等问题也存在于刑事鉴识中。2018年4月,美国调查人员在
只需45分钟的测量作业,队员们在顶峰花费了2个半小时。”
对网上基因数据进行筛选后,逮捕了一名道遥法外数十年之久的“金州杀手”。然而,这次逮捕
据介绍,在珠峰顶峰,含氧量和气压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不到,人的反应会变迟钝,仅测
行动不只引发了数字时代基因效据贮存、泄密和使用的激烈争论,争议后又聚焦于商业基因网
量觇标就架设了3次才成功。“测量觇标装不好,卫星测量接收器就收不到信号,雪深雷达也无
站(基因库)如何保证个人DNA隐私不受侵犯。
法工作,”情急之下,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普布顿珠摘掉氧气面罩,在无氧状态下重新连接测量觇
生物信息安全牵涉多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领域,个人生物信息保护是这个领域亟待解决
标,各项测量数据得以相继获取完成。而普布顿珠也在无意间,创造了在珠峰顶峰无氧工作近
的问题。目前,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面临着三个问題:一是个人生物信息权作为具有人格
150分钟的纪录。
权属性的私权,尚未明确纳入私法保护范围;二是针对个人生物信息在刑事侦查、治安管理、人
(摘编自张伟、贡桑拉姆《三问2020珠峰高程测量:“载入史册之举”如何缔造?》,
口治理、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非商业应用,以及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责权利,特别是个人生物信息权
“中国新闻网”2020年6月8日)
保护边界等急需明确;三是针对个人生物信息的商业应用和相关产业侵权风险及不正当竞争
材料二:
目前缺乏相应的特殊规制,法律救济、行政处罚也无法律依据。
1975年的测量中,中国测绘队采用传统大地测量的方式,将觇标坚立在了珠峰峰顶,这是
对此,可以立法进一步规范相关内容,诸如虹膜和面部识别的技术可以么范上·,使用
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这种测量工具带到珠峰峰顶。在完成前期交会测量基础上,待测量登山队员
以及如何使用,包括授权和使用者的等级,都需要在立法中详细规定。然而,立法只是一个大的
登顶竖立红色测量觇标,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联测,以确定珠峰新高度。
保障,立法后如何执法,可能存在哪些法规漏洞,都关系到个人生物信息安全的保障。现在的技
我国测绘队员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正式对外发布,并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术和法律还很难完全保护个人的生物信息不被泄露,因此,需要在个人生物信息的保护上不断
2005年珠峰测高实现了多方面突破:采用先进的GPS测量系统,获得的数据更加精确:使
进行技术的升级改造、法律的补充完善。
用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取代人工插杆测量,精确测得峰顶冰雪深度;采用激光测距手段,使相关精
就技术层面而言,在进行个体识别和确认其他个人信息时,不只是使用个人生物信息,也要
度比1975年大幅提高;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使珠峰“身高”起算点一大地水准面的确定
结合使用其他方式。由于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个体识别技术现阶段还不太成熟,个体信息
更精确。经过严密计算,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冰雪深度3.5米,其中冰层以下岩面
极易被盗用,所以该技术现在还不宜在网上广泛使用,但可以在不联网的区域进行局域或区域
以上有1米厚不明物质,密度介于冰与岩石之间,估计为冰和碎石的混合物
使用,如门禁、保险箱和银行保险库等,并且应当辅以身份证等个人证件的识别,这样既可以防
[摘编自《中国珠峰测高科技进化史》,《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5月14日]
范因错误识别造成的安全隐患,也可以防止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在使用和保管的过程中被盗
材料三:
和泄露
在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之
(摘编自张田勘《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立法和技术都需要》)
际,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近日启程。在先进测绘技术、通信技术等“队友”的撑腰下,珠峰测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正在变得更加精确和顺利。
A.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个人生物信息的获取,存储、应用日益便捷。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北斗卫星
B.生物数据被计算机转换成0和1进行存储后,入网被盗的风险会增加。
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时,卫星测量主要依赖美国的GPS系
C.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权、责、法的范围界定。
统。而此次测量,将同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导航
D.人脸识别辅以身份证识别是从技术层面降低信息泄露风险的有效手段
卫星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
高三期中·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三期中·语文第2页(共8页)】昏春答亲及解析
1.C【解析】C项概括不当。根据原文第四段“个人生物
不同的‘闾左贫民’里的人了”;③奸臣赵高把握朝政大
信息的法律保护面临着三个问题”等相关信息可知,三
权,法度混乱,如“始皇帝宾天后,法度就乱了。叫贱奴
个问题难分主次,不能概括为“主要问题”
们也来执干戈,都是贼臣赵高的主意那”:④法律严苛
2.B【解析】B项,“并论证了其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无
逼百姓造反,如“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
中生有。文章并未对立法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展开
期……也是死…大家干罢,才可以不死…将官
论述
么…让他们醉死”。(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3.A【解析】B项,“保障个人生物信息安全有助于保障
满分)
国家信息安全”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生物信息10.C【解析】“端既为相”中的“相”为丞相之意,作“为”
在收集、使用和保护中处置不当或存在漏洞,便会
的宾语,故在“相”后断开,排除B、D两项。“寇准为参
给…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可知,生物信息泄
知政事”是一个完整的单句,“寇准”是主语,故在“寇
露可能会给个人甚至国家带来威胁,但保啼个人生物
准”前断开;再者,“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
信息安全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是否有必然联系,文章
印”是奏请的具体事宜,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项。
并未论述。C项,“要在网上广泛使用须改变个体信息11.D【解析】“出行时规模很大的仪仗称为·晏驾”错
存储方式”于文无据。D项,“作为辅助措施的身份证
误,“晏驾”是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
等个人证件识别将退出历史舞台”曲解文意。结合原12.B【解析】“群臣对此有异议”分析错误,“多有异议”
文最后一段可知,使用个体识别技术的同时还应辅以
是指“时同列奏对”的时候,意思是“当时大臣们上朝
其他方式。
奏对,大多发表不同的意见”,而并非针对“奏请皇帝
4.A【解析】A项,“然后登顶珠峰竖立视标,接下来进
让寇准和自己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一事。
行交会测量”错误,材料二的表述是“在完成前期交会
13.(1)吕端告诉赵廷美说:“皇上不避风雨,慰问百姓,讨
测量基础上,待测量登山队员登顶竖立红色测量觇标,
伐罪人,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
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联测,以确
首先跟随护从。”(“白”“吊”“伐”“扈从”各1分,句意
定珠峰新高度”,所以“交会测量”应在“登顶珠蜂竖立
1分)
觇标”前完成。
(2)等到太宗病危,内侍王继恩害怕皇太子的英明,私
5.A【解析】A项“测量作业也得以按照预定计划顺利
下与大臣谋划立先前的楚王元佐。(“大渐”“忌”“故”
进行”错误,材料一的表述是“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折,原
各1分,句意2分)
预计6小时登顶,攻顶组队员用了9个小时,演练中只
【参考译文】
需45分钟的测量作业,队员们在顶峰花费了2个半小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吕端管
时”,可知测量作业并非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理浚仪县事务。吕瑞治理政务清正简约,远地方的人
6.①我国在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等方而的科技发展,保障
也感觉到方便。恰逢秦王赵廷美担任京城的府尹,太
了测量的精确、顺利:②国产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有所
宗征讨河东,赵廷关将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吕
提高,在珠峰测量中已担当重任:③中国信息技术企业
端告诉赵廷美说:“皇上不进风雨,慰问百姓,讨伐罪
大力支持。(每点2分)
人,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首先
7,C【解析】原文表述为“两位军官站在营外小丘顶横,
跟随护从。如果你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赵廷
装作瞭望地势”,两军官初始目的不为跳望家乡,而在
美因此恳请跟从随行。(吕端)外调担任蔡州知州,因
孤绝境地,躲开部下的九百人,研判地势,商计谋划。
为政绩良好,官吏和百姓一起上泰请求吕端留任。太
8.①属于历史材料新编的形式,小说故事脱胎于司马迁
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湖涂,”太宗
《史记》中的《陈涉世家》。②采用新的历史讲述方式,
说:“吕端在小事上潮涂,大事上不糊涂。”拿定主意要
如虚构细节、参人现代语言,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
任命吕端为宰相。这之前,寇准担任参知政事,吕端
性。③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视角为两军官和九百戍
担任宰相后,考虑自己先做了宰相,担心寇准不服气
卒,其中主要是从两军官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④情
就奏靖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一起
节特征:小说以两军官与九百戍卒的矛盾为行文线索,
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大臣们上朝奏
贯串全文。⑤叙述手法:小说以叙述为主,中间穿插议
对,大多发表不同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建议
论、抒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皇帝下令:“从今以后中书省的事务必须经过吕端详
9.①秦朝社会阶级对立严重,如“九百人和他们俩!没有
细斟的,才能上泰。”吕端更加谦让不敢承当。当初
一点精神上的联系”“做军人是光荣的职务,岂容‘闾周
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擒获李继迁的母
左'的贱奴们染指”:②秦国穷兵黩武,四处征战,导致
亲。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担任枢密副使,便单
国内兵力严重不足,如“实在是大将车蒙恬带去的人太
独召见,与他商量此事。寇准回来时,经过宰相办公
多了,甚至像·屯长’那样的下级兵官也不得不用阶级
之处,吕端猜想是商议大事,迎侯他,说:“军国大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