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前回顾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方式:动物的 、 和 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意义: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 、 和 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应用: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 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组织
分工
等级
声音
气味
性外激素
觅食
御敌
繁衍后代
动作
人教·八上·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0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02
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03
动物对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
(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资料分析·1
20世纪50~60年代,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市曾在5天内就消灭麻雀686 172只,获取鸟卵265 968只。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麻雀。
问题一:为什么要剿杀麻雀?
问题二:现在为什么又要保护麻雀?
任务一:写出资料中涉及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农作物
麻雀
蝗虫
麻雀仅在七八月间才啄食庄稼
冬天以草籽为食
春天麻雀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
资料分析·2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草场退化。
任务二:写出资料中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草
牛
羊
狼
野兔
小组讨论
1.根据资料分析,你认为能否随意不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农作物
麻雀
蝗虫
草
牛
羊
狼
野兔
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小组讨论
2.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是否会无限增长?为什么?
不能。
⑴天敌制约着
⑵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数量
时间
动态平衡
资料分析·3
蚂蚁侵食金合欢,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
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金合欢幼苗生长情况 没有蚂蚁 有蚂蚁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25-6-16 0→6.2 0→31.0
6.17-8.3 6.2→10.2 31.0→72.9
实验数据显示:有蚂蚁“侵食”金合欢时,金合欢幼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均高于没有被蚂蚁“侵食”的金合欢。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生产者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真菌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植物
物质循环: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等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形成反复的循环流动
小组活动:构建物质循环图
利用关键词“有机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构建物质循环图。
光合作用
生产者
CO2、水等无机物
消费者
分解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分解作用
分解作用
若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还能进行吗?
小组活动:构建物质循环图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光合作用
生产者
CO2、水等无机物
消费者
分解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分解作用
若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还能进行吗?
动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帮助植物传粉,繁衍后代
帮助传播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蝗灾
蚜虫害
生物防治或喷洒农药
动物与仿生
长颈鹿和宇航员的抗荷服
蝴蝶与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
仿生:模拟动物的某些结构或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知识总结
1、动物在维持_________ 中起着重要作用;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
3、动物能帮助植物________ __ 。
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
传粉、传播种子
即时练习
1.判断
(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总是不利的。 ( )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 ( )
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水和无机盐回到自然界中
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
D.动物能抑制植物(如草)的生长,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