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测试卷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测试卷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0 23: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A:学生版(模拟试题+答案解析)
【模拟测试】
单项选择题
1.[辽宁沈阳2022三模]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治理)民。”《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左传》则多见把“中国”与“四夷”“蛮夷”“戎”对举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观念
A.西周初年开始形成 B.加强了中原统治力量
C.产生源于文化认同 D.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
2.[天津新华2022四统]如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①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安北都护府
3.[海南儋州2023摸底]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4.[山东淄博2022开学考]下表是两汉西北地区关市史料统计表,这说明关市的设置( )
时间 文献记录 备注
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 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史记 匈奴列传》
安帝永初中(110年) 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 《后汉书 乌桓鲜卑传》
初平元年(190年) 刘虞“劝督农植,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 《后汉书 刘虞传》
A.是管辖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 B.充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C.是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方式 D.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
5.[辽宁大连2022二模]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
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 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 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
6.[山东宁阳2022检测]“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9.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人,约占9.0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南北对峙 B.推动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儒学复兴 D.导致了北人南移
7.[湖北宜昌2022模拟]如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
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
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 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8.[湖南怀化2022三模]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9.[黑龙江鹤岗2023开学考]下面是某一时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下列同这一时期的西域有关的是( )
西域都护府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庭都护府 D.吐蕃与唐会盟
10.[河北保定2022联考]下图是陕西西安市城南的李爽(593-668年)墓的墓室壁画。画中吹箫女伎,身着男装,小袖袍。《新唐书·车服志》云:“有衣男子衣而靴,如奚、契丹之服。”该作品反映了
A.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融 B.农牧复合型经济的发展
C.再现了晚唐的文化风貌 D.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性
11.[山东济宁2022三模]1042年,辽兴宗在给宋仁宗的信中写道:“封圻(疆土)殊两国之名,方册(典籍)纪一家之美。”第二年,他又写道:“两朝事同一家。”其意在表达辽和宋
A.政治上亲如一家 B.经济上有互补性
C.文化上有认同感 D.关系上相互依赖
12.[广东广州2022模拟]《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由此可以推知
A.风俗画在契丹盛行 B.中原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
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 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
13.[安徽淮北2022一模]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时,把契丹作为“四夷”之一,并附录于全书的末尾,辽太子洗马刘辉知道后上书辽道宗,建议将赵宋王朝也当成“藩属”详附于辽朝的“国史”之后,并以“中国”自居。这表明
A.宋辽间矛盾进一步激化 B.华夏正统观念得到发展
C.辽国沿袭中原史学传统 D.文学传统影响历史书写
14.[安徽滁州2022模拟]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A.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15.[山东威海2022阶段测]明初,政府在今青海、川西一些地方设茶马司,以茶叶换藏马;在东北边境设互市场,以布匹、粮食换蒙古族毛皮、牛马、木材。明末,女真族兴起,明政府在开原、抚顺设互市场,交换女真族人参、马匹、东珠、貂皮。这表明明朝
A.北方贸易比南方还发达B.对外贸易比对内贸易还发达
C.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D.边境放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6.[湖南临澧2022模拟(一)]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17.[云南昆明2022适应性(七)]《清会典》记述理藩院:“掌外藩之政令,制其爵禄,定其朝会,正其刑罚,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国之威德。”由此可见,清朝初期处理"外藩"的政策特点是
A.满藩分治 B.因俗而治 C.藩汉两制 D.区域自治
18.[广西贵港2022四模]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这一做法
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
19.[湖北2022押题密卷]如图系制作于乾隆年间《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的16幅战图之一。该组战图围绕“战争”“献俘”“庆功”三个主题再现清军平定准、回两部叛乱的历史,由当时的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等人起稿绘图后送往法国雕刻成铜版。该组战图
A.还原了伊犁叛军受降的真实场景 B.结合了西方立体派绘画创作特点
C.反映了科技实力落后法国的现状 D.宣示了西北边陲主权归属的事实
20.[云南玉溪2023开学考]清朝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外,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列表如下。据表可知,清朝
地区 举措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廷监督实行“金瓶掣签”
新疆 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廷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廷任命
云贵 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
A.对蒙古地区管理最为薄弱 B.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在云贵全面实现改土归流 D.采取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
21.[河北邢台名校联盟2022适应考]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当时,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以到达波斯湾。这说明当时
A.唐朝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
B.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主要税收来源
C.中原与各民族间的经济往来密切
D.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极为深远
22.[辽宁阜新2022考前押题]元朝时,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游历。向西远及埃及,摩洛哥,索马里,莫桑比克,向东南抵达菲律宾。澳洲等,所撰游记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旅行家,外交家列班·扫马从大都随商队出访波斯,亚美尼亚,先后会见罗马教皇及英国和法国等国国王。这表明中国在元朝时
A.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B.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
C.国家统一扩大国际影响 D.政府重视经济文化交流
23.[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2诊断]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B.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 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24.[山东平原2022模拟检测(四)]清政府于1860年设立“抚夷局”,第二年更名为“总理衙门”,1901年又更名为“外务部”。清政府对外交往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中国
A.与西方交往的逐渐增多 B.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C.对外交作用认识的深化 D.外交近代化的推进
材料解析题
25.[湖北2022适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则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早期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26.[内蒙古包头2022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36年,清太宗设立了蒙古衙门以负责处理蒙古事务,由于需要处理的事务日益增多,蒙古衙门随后改为理藩院。1644年清军入关,蒙古诸部纷纷率师相从。清朝统治者认为少教民族居住地区是中原内地的“屏藩”,故乾隆皇帝说:“变、户、刑三部及理藩院均属紧要。”作为主管藩部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由管理漠南蒙古诸部,扩及到管理少教民族地区及参与对各族上层人士叛乱活动的镇压,并会同刑部制定少教民族刑法,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诉讼案件,还办理满蒙联姻,管理喇嘛教、会盟、驿站等。清朝覆灭,理藩部机构也随之瓦解。中华民国建立后,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成立蒙藏委员会。
——摘编自赵云田《清朝的理藩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藩院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简析理藩院的历史作用。
27.[江西九江2022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经历了很多历史阶段才逐渐成为这样的规模。它是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长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整个的统一运动非常像滚雪球——现在我们需要稍作修正的是,这种雪球不是一个,而是好多个,东南西北中都有——但相当长时期内,中原始终是最大、最有活力的一个。其中以商周之际、春秋战国之际、魏晋南北朝、宋元之际和清前期为最甚,至少有过五次高潮。作为这种历史运动的总结,统一的民族称谓看起来还是应该称“中华民族”。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一词最早源自西周初年的何尊,西周时期“中国”一词指天下之中的都城或国都;到春秋《诗经大雅》时指抚爱国中百姓,使四境得以安定;再到《左传》时“中国”从天下之中的国都演变为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以上变化说明“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D项正确;“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不等于西周初年开始形成“中国”观念,排除A项;春秋时期“中国”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B项不能整体反映材料,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不等“中国”观念产生源于文化认同,排除C项。
2.【答案】C
【详解】匈奴主要活动时间是在秦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代并未管辖西域,汉代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C正确;A、B、D是唐代设置的机构,排除。
3.【答案】B
【详解】依据“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经济繁荣,“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因此这些举措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B项正确;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旨在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并不是仅仅为了攫取经济利益,排除A项;汉朝招募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显然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商业发展,不能说是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C项;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显然有别于郡国体制,排除D项。
4.【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等信息可知,“和亲”、“关市”等方式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信息,排除B;材料涉及民族交融的方式,没有体现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排除D。
5.【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政府推行屯戍政策,不仅为军队提供了粮草,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B项正确;两汉政府推行屯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前后两次通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139年、公元前1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排除D项。
6.【答案】B
【详解】439年,北魏统一北方,494年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北朝四史中记载的历史人物,汉族约占总人数的68.72%,故选择B项;589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南北对峙,统一全国,排除A项;五代以来伦常败坏,人们渴望统一,渴望恢复纲常名教,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由此而来,排除C项;北方连年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是北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7.【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盛唐时期,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发髻传人中原之后,深受妇女喜爱,如“回鹘髻”“乌蛮髻”,可见盛唐时期,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等级制度”,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排除C项。
8.【答案】C
【详解】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
9.【答案】C
【详解】根据地图中的关键词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项正确;根据基础知识可知,西域都护府是公元前60年西汉时期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排除A项;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与图片反映的唐朝前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吐蕃是西藏地区,与题干中的“西域”地区不符,排除D项。
10.【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吹箫女伎,身着男装,小袖袍”“如奚、契丹之服”等信息可知,“女着男装”之风在唐代较为流行,这幅画再现了唐代女性的这一着装特点,同时,唐朝服饰文化深受少数民族影响,说明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材料与耕作方式无关,排除B项;材料出现在武则天时期,不属于晚唐时期,排除C项;材料仅仅涉及周边民族,不属于中西文化的碰撞,排除D项。
11.【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一家之美”、“两朝事同一家”可知,反映了辽和宋“契一体”的中华观念,说明辽宋文化上有认同感,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而且辽宋在政治上存在差异和矛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体现经济上有互补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说明关系上相互依赖,排除D项。
12.【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可知,绘画体现了辽宋民族交融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B项正确;此画以杨贵妃为绘画对象,而非市井民众,所以不是世俗画,排除A项;辽宋关系是在11世纪澶渊之盟后逐步缓和的,而材料中是10世纪,排除C项;西域指今天西北新疆一带,而辽的疆域在东北和北方,D项空间不正确,排除。
13.【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都认为自己是华夏正统、别国是夷,这体现出华夏正统意识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宋辽两国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C项表述以偏概全,且未表明事物背后的本质,排除;材料未提及文学创作,排除D项。
14.【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内容可知,西域人士流连中原的很多,中原人士涉足边疆的也很多,说明民族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体现了民族融合的情况,故选A项;由西域人士“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可知无法体现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故排除B项;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未能体现题意中民族交流融合的内容,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元朝建立大一统王朝,西域已经不存在独立于元政府之外的民族政权,故排除D项。
15.【答案】C
【详解】明朝在边境地区设立的互市,主要是交换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物品,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并没有比较南北方贸易的信息,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的贸易商仍属于国内贸易,不是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明朝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放弃该政策,故D项错误。
16.【答案】D
【详解】据材料从“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结果“威逼北京”到“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结果“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的变化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说明诸王守边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说明明朝每个时间段采取的政策不同,不能说明采取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项错误。
17.【答案】B
【详解】材料“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国之威德”体现的是清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有一定的自主权,彰显的是“因俗而治”,B项正确;清朝并未推行满藩分治、藩汉两制,排除AC项;区域自治无从体现,排除D项。
18.【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采取因地制宜的统治方式,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同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疆域的扩大,排除D项。
19.【【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再现了乾隆年间清军平定西北少数民族叛乱势力的历史,由此显示了西北边陲主权归属的事实,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见证,D项正确;该图属于艺术创作,毕竟带有主观色彩,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真实场景,排除A项;西方立体派绘画属于20世纪现代主义流派之一,乾隆年间不可能结合该流派绘画创作特点,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涉及中国与法国科技实力的对比,无从得出科技实力落后法国,排除C项。
20.【答案】B
【详解】清代在民族地区管理上,既注重中央的统一管理,又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并笼络各族上层分子,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21.【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唐朝对外经济文化联系。由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有陆路,有海路,说明唐朝时期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A项正确;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收来源之一,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主要说明对外关系的发展,排除C项;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是双向的,是双向的,排除D项。
22.【答案】B
【详解】材料信息通过两位旅行家的经历表明中国在元朝时, 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 ,B项正确;没有具体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中国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是强调对外交往的范围大,并没有涉及国际影响力,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政府是否重视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
23.【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对外关系中,不管是经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还是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都体现了对其他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自身的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中,这种传统的认知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大和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此时朝贡贸易并未解体,排除A项;材料所述不是导致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现象无法导致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排除D项。
24.【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抚夷局”变为“总理衙门”变为“外务部”表明清政府对外交事务越来越重视,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符合近代化外交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外交机构名称的变化,不是强调与西方交往的逐渐增多,排除A项;半殖民地化加深主要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的,并不是外交机构名称的变化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外交机构名称的变化推动外交近代化,至于对外交作用认识是否深化无法得出,排除C项。
材料解析题
25.
【答案】(1)特点:官府主管和组织人员前往;始发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航程已远达南亚,物品远销欧洲;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提升了汉朝的海外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汉代对外交往的渠道。
(2)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可知,官府主管和组织人员前往;根据材料“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可知,始发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材料“……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可知,航程已远达南亚;根据材料“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可知,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汉代的影响力、对中外交流渠道和程度的影响来归纳回答。
(2)根据材料“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可概括为,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专司外商货物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政府政策的调整;根据材料“利用先进技术”可知,航海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可知,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6.
【答案】(1)历代民族政策成功的经验:原有蒙古衙门不适应更多政务的需要;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边疆“屏藩”地位的重要;新政权不稳定需要巩固。
(2)理藩院的活动加速了清朝统一全国的进程;维护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为中华民国时期蒙藏委员会的成立提供了借鉴。
【详解】(1)根据所学得出历代民族政策成功的经验:根据“设立了蒙古衙门以负责处理蒙古事务,由于需要处理的事务日益增多,蒙古衙门随后改为理藩院”得出原有蒙古衙门不适应更多政务的需要;根据“清朝统治者认为少教民族居住地区是中原内地的“屏藩””得出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边疆“屏藩”地位的重要;根据所学可得出新政权不稳定需要巩固。
(2)根据“作为主管藩部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由管理漠南蒙古诸部,扩及到管理少教民族地区及参与对各族上层人士叛乱活动的镇压”得出理藩院的活动加速了清朝统一全国的进程;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维护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根据“中华民国建立后,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成立蒙藏委员会。”得出同为中华民国时期蒙藏委员会的成立提供了借鉴。
27.
【答案】例:论题:多元民族长期交融形成“中华民族”
论述: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隋唐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民族往来活跃,尤其是唐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对开发祖国边疆做出了积极贡献;③辽宋夏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活跃的时期,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辽宋夏金元时期,多个民族交融,在元朝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总结:经历多个历史阶段,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作为这种历史运动的总结,统一的民族称谓看起来还是应该称‘中华民族’”可拟定论点为多元民族长期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关于阐释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及辽宋夏金元等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B:教师版(模拟试题后附答案解析)
【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辽宁沈阳2022三模]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治理)民。”《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左传》则多见把“中国”与“四夷”“蛮夷”“戎”对举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观念
A.西周初年开始形成 B.加强了中原统治力量
C.产生源于文化认同 D.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一词最早源自西周初年的何尊,西周时期“中国”一词指天下之中的都城或国都;到春秋《诗经大雅》时指抚爱国中百姓,使四境得以安定;再到《左传》时“中国”从天下之中的国都演变为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以上变化说明“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D项正确;“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不等于西周初年开始形成“中国”观念,排除A项;春秋时期“中国”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B项不能整体反映材料,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不等“中国”观念产生源于文化认同,排除C项。
2.[天津新华2022四统]如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①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安北都护府
【答案】C
【详解】匈奴主要活动时间是在秦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代并未管辖西域,汉代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C正确;A、B、D是唐代设置的机构,排除。
3.[海南儋州2023摸底]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答案】B
【详解】依据“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经济繁荣,“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因此这些举措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B项正确;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旨在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并不是仅仅为了攫取经济利益,排除A项;汉朝招募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显然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商业发展,不能说是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C项;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显然有别于郡国体制,排除D项。
4.[山东淄博2022开学考]下表是两汉西北地区关市史料统计表,这说明关市的设置( )
时间 文献记录 备注
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 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史记 匈奴列传》
安帝永初中(110年) 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 《后汉书 乌桓鲜卑传》
初平元年(190年) 刘虞“劝督农植,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 《后汉书 刘虞传》
A.是管辖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 B.充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C.是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方式 D.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等信息可知,“和亲”、“关市”等方式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信息,排除B;材料涉及民族交融的方式,没有体现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排除D。
5.[辽宁大连2022二模]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
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 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 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政府推行屯戍政策,不仅为军队提供了粮草,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B项正确;两汉政府推行屯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前后两次通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139年、公元前1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排除D项。
6.[山东宁阳2022检测]“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9.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人,约占9.0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南北对峙 B.推动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儒学复兴 D.导致了北人南移
【答案】B
【详解】439年,北魏统一北方,494年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北朝四史中记载的历史人物,汉族约占总人数的68.72%,故选择B项;589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南北对峙,统一全国,排除A项;五代以来伦常败坏,人们渴望统一,渴望恢复纲常名教,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由此而来,排除C项;北方连年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是北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7.[湖北宜昌2022模拟]如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
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
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 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盛唐时期,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发髻传人中原之后,深受妇女喜爱,如“回鹘髻”“乌蛮髻”,可见盛唐时期,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等级制度”,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排除C项。
8.[湖南怀化2022三模]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答案】C
【详解】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
9.[黑龙江鹤岗2023开学考]下面是某一时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下列同这一时期的西域有关的是( )
西域都护府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庭都护府 D.吐蕃与唐会盟
【答案】C
【详解】根据地图中的关键词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项正确;根据基础知识可知,西域都护府是公元前60年西汉时期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排除A项;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与图片反映的唐朝前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吐蕃是西藏地区,与题干中的“西域”地区不符,排除D项。
10.[河北保定2022联考]下图是陕西西安市城南的李爽(593-668年)墓的墓室壁画。画中吹箫女伎,身着男装,小袖袍。《新唐书·车服志》云:“有衣男子衣而靴,如奚、契丹之服。”该作品反映了
A.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融 B.农牧复合型经济的发展
C.再现了晚唐的文化风貌 D.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性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吹箫女伎,身着男装,小袖袍”“如奚、契丹之服”等信息可知,“女着男装”之风在唐代较为流行,这幅画再现了唐代女性的这一着装特点,同时,唐朝服饰文化深受少数民族影响,说明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材料与耕作方式无关,排除B项;材料出现在武则天时期,不属于晚唐时期,排除C项;材料仅仅涉及周边民族,不属于中西文化的碰撞,排除D项。
11.[山东济宁2022三模]1042年,辽兴宗在给宋仁宗的信中写道:“封圻(疆土)殊两国之名,方册(典籍)纪一家之美。”第二年,他又写道:“两朝事同一家。”其意在表达辽和宋
A.政治上亲如一家 B.经济上有互补性
C.文化上有认同感 D.关系上相互依赖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一家之美”、“两朝事同一家”可知,反映了辽和宋“契一体”的中华观念,说明辽宋文化上有认同感,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而且辽宋在政治上存在差异和矛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体现经济上有互补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说明关系上相互依赖,排除D项。
12.[广东广州2022模拟]《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由此可以推知
A.风俗画在契丹盛行 B.中原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
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 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可知,绘画体现了辽宋民族交融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B项正确;此画以杨贵妃为绘画对象,而非市井民众,所以不是世俗画,排除A项;辽宋关系是在11世纪澶渊之盟后逐步缓和的,而材料中是10世纪,排除C项;西域指今天西北新疆一带,而辽的疆域在东北和北方,D项空间不正确,排除。
13.[安徽淮北2022一模]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时,把契丹作为“四夷”之一,并附录于全书的末尾,辽太子洗马刘辉知道后上书辽道宗,建议将赵宋王朝也当成“藩属”详附于辽朝的“国史”之后,并以“中国”自居。这表明
A.宋辽间矛盾进一步激化 B.华夏正统观念得到发展
C.辽国沿袭中原史学传统 D.文学传统影响历史书写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都认为自己是华夏正统、别国是夷,这体现出华夏正统意识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宋辽两国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C项表述以偏概全,且未表明事物背后的本质,排除;材料未提及文学创作,排除D项。
14.[安徽滁州2022模拟]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A.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内容可知,西域人士流连中原的很多,中原人士涉足边疆的也很多,说明民族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体现了民族融合的情况,故选A项;由西域人士“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可知无法体现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故排除B项;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未能体现题意中民族交流融合的内容,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元朝建立大一统王朝,西域已经不存在独立于元政府之外的民族政权,故排除D项。
15.[山东威海2022阶段测]明初,政府在今青海、川西一些地方设茶马司,以茶叶换藏马;在东北边境设互市场,以布匹、粮食换蒙古族毛皮、牛马、木材。明末,女真族兴起,明政府在开原、抚顺设互市场,交换女真族人参、马匹、东珠、貂皮。这表明明朝
A.北方贸易比南方还发达B.对外贸易比对内贸易还发达
C.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D.边境放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详解】明朝在边境地区设立的互市,主要是交换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物品,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并没有比较南北方贸易的信息,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的贸易商仍属于国内贸易,不是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明朝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放弃该政策,故D项错误。
16.[湖南临澧2022模拟(一)]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答案】D
【详解】据材料从“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结果“威逼北京”到“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结果“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的变化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说明诸王守边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说明明朝每个时间段采取的政策不同,不能说明采取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项错误。
17.[云南昆明2022适应性(七)]《清会典》记述理藩院:“掌外藩之政令,制其爵禄,定其朝会,正其刑罚,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国之威德。”由此可见,清朝初期处理"外藩"的政策特点是
A.满藩分治 B.因俗而治 C.藩汉两制 D.区域自治
【答案】B
【详解】材料“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国之威德”体现的是清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有一定的自主权,彰显的是“因俗而治”,B项正确;清朝并未推行满藩分治、藩汉两制,排除AC项;区域自治无从体现,排除D项。
18.[广西贵港2022四模]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这一做法
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采取因地制宜的统治方式,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同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疆域的扩大,排除D项。
19.[湖北2022押题密卷]如图系制作于乾隆年间《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的16幅战图之一。该组战图围绕“战争”“献俘”“庆功”三个主题再现清军平定准、回两部叛乱的历史,由当时的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等人起稿绘图后送往法国雕刻成铜版。该组战图
A.还原了伊犁叛军受降的真实场景 B.结合了西方立体派绘画创作特点
C.反映了科技实力落后法国的现状 D.宣示了西北边陲主权归属的事实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再现了乾隆年间清军平定西北少数民族叛乱势力的历史,由此显示了西北边陲主权归属的事实,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见证,D项正确;该图属于艺术创作,毕竟带有主观色彩,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真实场景,排除A项;西方立体派绘画属于20世纪现代主义流派之一,乾隆年间不可能结合该流派绘画创作特点,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涉及中国与法国科技实力的对比,无从得出科技实力落后法国,排除C项。
20.[云南玉溪2023开学考]清朝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外,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列表如下。据表可知,清朝
地区 举措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廷监督实行“金瓶掣签”
新疆 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廷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廷任命
云贵 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
A.对蒙古地区管理最为薄弱 B.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在云贵全面实现改土归流 D.采取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
【答案】B
【详解】清代在民族地区管理上,既注重中央的统一管理,又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并笼络各族上层分子,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21.[河北邢台名校联盟2022适应考]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当时,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以到达波斯湾。这说明当时
A.唐朝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B.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主要税收来源
C.中原与各民族间的经济往来密切D.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极为深远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唐朝对外经济文化联系。由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有陆路,有海路,说明唐朝时期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A项正确;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收来源之一,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主要说明对外关系的发展,排除C项;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是双向的,是双向的,排除D项。
22.[辽宁阜新2022考前押题]元朝时,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游历。向西远及埃及,摩洛哥,索马里,莫桑比克,向东南抵达菲律宾。澳洲等,所撰游记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旅行家,外交家列班·扫马从大都随商队出访波斯,亚美尼亚,先后会见罗马教皇及英国和法国等国国王。这表明中国在元朝时
A.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B.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
C.国家统一扩大国际影响 D.政府重视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B
【详解】材料信息通过两位旅行家的经历表明中国在元朝时, 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 ,B项正确;没有具体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中国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是强调对外交往的范围大,并没有涉及国际影响力,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政府是否重视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
23.[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2诊断]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B.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 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对外关系中,不管是经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还是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都体现了对其他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自身的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中,这种传统的认知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大和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此时朝贡贸易并未解体,排除A项;材料所述不是导致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现象无法导致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排除D项。
24.[山东平原2022模拟检测(四)]清政府于1860年设立“抚夷局”,第二年更名为“总理衙门”,1901年又更名为“外务部”。清政府对外交往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中国
A.与西方交往的逐渐增多 B.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C.对外交作用认识的深化 D.外交近代化的推进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抚夷局”变为“总理衙门”变为“外务部”表明清政府对外交事务越来越重视,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符合近代化外交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外交机构名称的变化,不是强调与西方交往的逐渐增多,排除A项;半殖民地化加深主要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的,并不是外交机构名称的变化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外交机构名称的变化推动外交近代化,至于对外交作用认识是否深化无法得出,排除C项。
二、材料解析题
25.[湖北2022适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则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早期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官府主管和组织人员前往;始发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航程已远达南亚,物品远销欧洲;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提升了汉朝的海外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汉代对外交往的渠道。
(2)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可知,官府主管和组织人员前往;根据材料“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可知,始发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材料“……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可知,航程已远达南亚;根据材料“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可知,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汉代的影响力、对中外交流渠道和程度的影响来归纳回答。
(2)根据材料“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可概括为,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专司外商货物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政府政策的调整;根据材料“利用先进技术”可知,航海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可知,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6.[内蒙古包头2022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36年,清太宗设立了蒙古衙门以负责处理蒙古事务,由于需要处理的事务日益增多,蒙古衙门随后改为理藩院。1644年清军入关,蒙古诸部纷纷率师相从。清朝统治者认为少教民族居住地区是中原内地的“屏藩”,故乾隆皇帝说:“变、户、刑三部及理藩院均属紧要。”作为主管藩部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由管理漠南蒙古诸部,扩及到管理少教民族地区及参与对各族上层人士叛乱活动的镇压,并会同刑部制定少教民族刑法,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诉讼案件,还办理满蒙联姻,管理喇嘛教、会盟、驿站等。清朝覆灭,理藩部机构也随之瓦解。中华民国建立后,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成立蒙藏委员会。
——摘编自赵云田《清朝的理藩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藩院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简析理藩院的历史作用。
【答案】(1)历代民族政策成功的经验:原有蒙古衙门不适应更多政务的需要;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边疆“屏藩”地位的重要;新政权不稳定需要巩固。
(2)理藩院的活动加速了清朝统一全国的进程;维护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为中华民国时期蒙藏委员会的成立提供了借鉴。
【详解】(1)根据所学得出历代民族政策成功的经验:根据“设立了蒙古衙门以负责处理蒙古事务,由于需要处理的事务日益增多,蒙古衙门随后改为理藩院”得出原有蒙古衙门不适应更多政务的需要;根据“清朝统治者认为少教民族居住地区是中原内地的“屏藩””得出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边疆“屏藩”地位的重要;根据所学可得出新政权不稳定需要巩固。
(2)根据“作为主管藩部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由管理漠南蒙古诸部,扩及到管理少教民族地区及参与对各族上层人士叛乱活动的镇压”得出理藩院的活动加速了清朝统一全国的进程;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维护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根据“中华民国建立后,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成立蒙藏委员会。”得出同为中华民国时期蒙藏委员会的成立提供了借鉴。
27.[江西九江2022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经历了很多历史阶段才逐渐成为这样的规模。它是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长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整个的统一运动非常像滚雪球——现在我们需要稍作修正的是,这种雪球不是一个,而是好多个,东南西北中都有——但相当长时期内,中原始终是最大、最有活力的一个。其中以商周之际、春秋战国之际、魏晋南北朝、宋元之际和清前期为最甚,至少有过五次高潮。作为这种历史运动的总结,统一的民族称谓看起来还是应该称“中华民族”。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例:论题:多元民族长期交融形成“中华民族”
论述: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隋唐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民族往来活跃,尤其是唐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对开发祖国边疆做出了积极贡献;③辽宋夏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活跃的时期,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辽宋夏金元时期,多个民族交融,在元朝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总结:经历多个历史阶段,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作为这种历史运动的总结,统一的民族称谓看起来还是应该称‘中华民族’”可拟定论点为多元民族长期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关于阐释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及辽宋夏金元等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