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22:2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7 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望洞庭
1.
认识“镜、磨”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理解古诗大意,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堂目标
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
新课导入
洞庭湖美景
新课导入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新课导入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初读古诗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jìnɡ wèi mó
yáo yín pán
字词学习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我 会 组 词
磨刀 磨灭
未来 未知
遥望 遥远
镜子 铜镜
银色 银子
盘子 盘旋
字词学习

磨刀 磨合
石磨 磨面


字词学习
洞庭:
湖光:
两:
和:
潭面:
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面的波光。
指湖光和秋月。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指湖面。
字词学习
镜未磨:
山水翠:
山 :
白银盘:
青 螺: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指的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也作“山水色”。
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字词学习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再读诗词
新知讲解
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谐 
相互
诗意: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新知讲解
湖光秋月两相和
首句描写是一派宁静、和谐的景象。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新知讲解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诗意: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新知讲解
潭面无风镜未磨
“镜未磨”十分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格的美景。
“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镜未磨
新知讲解
遥望洞庭山水翠
诗意:月光下,远远望去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
遥望
远远望去
新知讲解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新知讲解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月光下,山水愈发青翠,水面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银盘里,放了一颗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新知讲解
《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
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新知讲解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主旨归纳
二、收集赞美歌颂祖国的大好
河山的诗句。
一、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