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22: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7 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
1.
会认亦、抹等7个生字,会写“断、楚、至”等13个字。
2.
能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意境以及思想感情。
3.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试着默写。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新知讲解
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境内的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天门山
新知讲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诗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新知讲解
断 楚 至 孤 帆
duàn chǔ zhì ɡū fān
生字学习
断 楚 至
孤 帆
我 会 组 词
楚楚动人
至少 至今
断开 打断
孤单 孤独
帆船 风帆
生字学习
天门山:
中断:
楚江:
开:
至此回:
位于今安徽省境内的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西为西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天门山一带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
劈开,断开。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新知讲解
回:
两岸青山:
出:
日边来:
日边:
回漩,回转。
指两侧的东梁山和西梁山。
突出,出现。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天边。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再读古诗
新知讲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诗意: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是因为楚江水把它冲开。

隔开、断开
新知讲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一句诗会让你想到什么景象?
山:高耸、雄伟
水:汹涌,奔腾
汹涌澎湃的江水把天门山从中一劈两半的壮观情景。
新知讲解
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意: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回”写出了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新知讲解
“碧水东流”,江水为什么是绿色的?
因为江水很深,两边的山上郁郁葱葱,同时水中还有些绿色的水藻等,所以湖中或溪中的水呈现出碧绿色。
新知讲解
两岸青山相对出
突出,出现。

诗意: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
新知讲解
如果把“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改成“立”或“站”好不好?
不好
这句是描写的是诗人从远处看见天门山的雄伟姿态,当时作者在船上,两座山好像出来迎接诗人一样。青山由静变动,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新知讲解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江面上一叶孤舟好像从日边驶来一样。

来:从远处驶来。
新知讲解
赏析“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新知讲解
说一说诗人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
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主旨归纳
望天门山
楚江 开 (气势雄伟)
碧水 回 (回旋激荡)
青山 出 (两山对峙)
孤帆 来 (日边而来)
喜悦、赞美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