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北伐战争
第15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2.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4.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70—71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问题1:说出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问题2: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问题3: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意义。
1
时间:
地点:
1923年6月
广州
2
内容: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革命同盟。
3
中共三大
中共三大会址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国民党一大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方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方式加入国民党。
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强调反帝
民主权利
“一般平民所共有”
“节制资本”
二、国共合作的成果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
创建黄埔军校
进行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二、国共合作的成果
1、建立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意义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较,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你们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幕典礼上的讲话
思考
1、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2、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最大特点是什么?
目的
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黄埔军校办学宗旨: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共和国十大元帅有5人毕业于黄埔军校:
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共和国十大将有3人毕业于黄埔军校:
陈赓、罗瑞卿、许光达
国民党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有:
杜聿明、胡宗南、戴笠
总司令
目的
时间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著名战役
英雄人物、部队
主要战果
蒋介石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1926年7月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北、湖南
汀(tīng )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叶挺 第四军独立团
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江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直系吴佩孚
直系孙传芳
湖北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
奉系张作霖
兵力20万
兵力30万
兵力20万
兵力10万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安
徽
湖南
江
西
福
建
湖北
浙江
安
徽
河
南
江
苏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湖南湖北(主战场)
上海
北伐策略
再打“孙”
先攻“吴”
叶挺独立团是一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组成的钢铁劲旅,担任着北伐主力先锋的重要角色,在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等战役中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武昌
╳ 汀泗桥
╳ 贺胜桥
北伐战争的性质:
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
1.作战方针正确
2.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3.北伐军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先锋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配合和支持
5.苏联的援助等,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人,北洋军阀却拥兵75万,为什么北伐战争还能节节胜利?
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运动
湖南、湖北农民协会会员剧增
工人运动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3,回答下列问题。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问题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
问题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地点、性质?
问题3.探讨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右派:指国民党中不赞同国共合作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一派;
国民党左派:指国民党中与之相对的另一派。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蒋、汪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也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汪精卫
蒋介石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工人集会被查禁,革命进步人士遭逮捕、射杀
4月13日,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提示:可以从国民革命的任务,社会性质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国民大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北伐战争等。北伐战争只是国民大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国民革命是从1924—1927年,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北伐战争打垮了旧军阀,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材料一:右图漫画《同去,同去砍人去!》
汪
蒋
材料三: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教训: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帝国主义绞杀中国革命。
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统一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928年底张学良“改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课堂小结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高潮——北伐战争
1926-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进军: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18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国民革命
准备
1924-1927
1.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进行国内战争
返回
C
2.[2021·荆门]“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制定的办学宗旨。该军校1924年创办于( )
A.武汉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返回
C
3.[时空观念]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毕业证颁发时间为民国十五年,毕业证书上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赵元任等历史名人,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与李鸿樾的毕业证书颁发同年发生的大事有(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黄埔军校正式创建
C.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返回
A
4.[易错题]孙中山称:“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由此可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最终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巩固广州国民政府
C.消灭吴佩孚军阀势力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返回
D
5.[2021·江西中招模拟]“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这是一场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中“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这场革命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江苏南京 B.湖南、湖北
C.东北三省 D.太原、徐州
返回
B
6.[2022·枣庄台儿庄区期末]《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实现了全国统一
返回
C
7.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说:“……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主义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不是军阀官僚的统治,就是地主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材料中“地主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是指( )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B.清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返回
D
8.[易错题]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了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D.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返回
B
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这表明( )
A.中华民国成立 B.黄埔军校建立
C.北伐战争开始 D.国共合作实现
D
返回
2. [创新题][史料实证]1923年北京大学建校25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验,有这样一个问题:“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赞成军阀宰制者10票;赞成外国共管者19票;赞成国民革命者725票。这从侧面佐证( )
A.君主立宪成为民众的追求
B.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选择
D.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国民革命的观念
【答案】D
【点拨】材料中“赞成军阀宰制者10票;赞成外国共管者19票;赞成国民革命者725票”所体现的主流民意是推翻军阀统治,进行国民革命,表明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国民革命的观念,D符合题意。
返回
3.“此次北伐军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吴佩孚的军队),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凡战事区域,我们所组织的农会均号召农民起来实际参加战争,因参战而牺牲的农民虽尚未得确实统计,然大致不在少数。”材料反映了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
A.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B.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C.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A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