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0 23: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新课导入
2014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去了解日军的残酷暴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
2.能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3.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1.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简单经过
影响
  
南京大屠杀
1.时间:
2.手段:
3.结果:
1.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简单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南京大屠杀
1.时间:
1937年12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2.手段:
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
3.结果:
屠杀中国人300000
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国民
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华北驻屯军
日军控制的察北伪蒙军
冀东
防共
自治
政府
一、七七事变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士兵失踪是真实的原因吗?
在演习中失踪的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秋田县人。据考证,事变后被送回家乡。1941年,再次入伍。
1937年6月,东京军政界消息灵通人士中,就盛传:“七夕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沟一样的事件。”
蓄 谋 已 久
纯 属 借 口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2、北平保卫战
第二十九军战士守卫在卢沟桥上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
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国共两党有着什么样的共同主张?
中国工农红军
主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3.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双方投入兵力
日本:
约30万
中国军队:
70余万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
谢晋元
抗日名将谢晋元将军
英勇事迹
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
谢晋元(1905-1941)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南京大屠杀
1、开始时间:
2、持续时间:
3、被屠杀者:
4、屠杀手段:
5、屠杀总人数:
1937年12月13日
6个星期
集体枪杀、焚烧、活埋、
砍头、军犬撕咬等。
30万人以上
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
被浇上汽油点火烧焦的尸体
日军抛尸灭迹
被日军惨杀的中国人头颅
万人坑内挖掘的尸骸
中国士兵集中在幕府山以待屠杀
日军将抓到的中国人驱赶至一处后,便集体屠杀
手提人头得意洋洋的日本军人
南京大屠杀中进行杀人比赛的日本刽子手野田岩和向井敏明
杀人比赛者“竞赛”后拭去刀上的血迹
1.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日军进攻卢沟桥”这一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开始十四年抗战
B.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D.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返回
B
2.据载,1937年7月28日,北平南苑第二十九军军部遭到日军猛烈攻击,中国守军战死5 000人以上,在南苑军训的近千名北平学生也大多伤亡。当时阵亡的将军有(  )
A.张学良、杨虎城 B.杨靖宇、张学良
C.佟麟阁、杨靖宇 D.赵登禹、佟麟阁
返回
D
3.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愿
C.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D.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返回
D
4.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意味着(  )
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
返回
B
5.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出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返回
A
6.“整座城市,被枪杀的或被其他方式处死的人暴尸街头,随处可见,日本人甚至禁止我们殓尸安葬。”《拉贝日记》描述的是(  )
A.一·二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返回
D
7. [立德树人·国家尊严] 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进行公祭的主要目的是(  )
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抹杀历史,拒绝战争
返回
C
1. [创新题][2021·山西]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祭 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祭 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 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D.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答案】B
【点拨】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文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抵御外侮的决心,这说明随着日本的不断侵华,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故B符合题意;抗战全面爆发是在1937年7月7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排除C;当时蒋介石没有放弃反共,D说法错误。故选B。
返回
2.[2021·茂名高州联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立场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国共两党政治立场没有分歧
【答案】B
【点拨】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符合题意。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立场与史实不符,A排除;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C排除;国共两党政治立场没有分歧的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B。
返回
3.[历史解释]在《“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言论认识正确的是(  )
A.口述历史就是传闻,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
B.否定口述历史具有史料价值,体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
C.准确反映了日本对华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运用。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目的是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是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D正确。
返回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讲话
材料三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1)材料一所示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2分)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阅读材料一、二,说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上有什么区别。(4分)
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坚决抵抗,而国民党则抱有妥协思想。
(3)在此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国共两党共赴国难,进行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如何才能避免材料三中所说的悲剧重演。(4分)
提升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面对外来侵略,要勇于反抗,团结一致,共御外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