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14 08: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寨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
印前签字: 班级: 姓名: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年 级: 九年级 科 目: 化学 设 计 者: 马学军
内 容 学习注解
学习目标:知识: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时代责任感。 重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2.作出假设: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3.活动与探究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分析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内 容 学习注解
4.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 5.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1)质量守恒的原因(四不变):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不变;元素的 不变; 微观:原子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 6.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质量守恒定律应用:(1)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① 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克。 ②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克氧气参加了反应。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回顾小结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3.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内 容 学习注解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4.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聪明的选择(9分×4=36分) 1.在A+B→C+D反应中,反应物中A、B质量比为5:2,若反应生成的C和D总质量为28g,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为( ) A.14g B.8g C.20g D.16g 2.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碱式碳酸铜受热 B.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C.在空气中加热硫粉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想一想,填一填(9分×7=63分) 5.已知铜锈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生成水、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铜锈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
6.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7.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小红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2.16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 g水和5.28二氧化碳。请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___ g,含碳元素___________ g, (2)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g。(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六、课后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
反思:
审批意见: 审批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