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
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病毒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小单位
②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其肽键数目会减少
③只能自己合成,不能从食物获取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④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⑤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被其他组织细胞利用要通过6层膜
A.3项 B.2项 C.1项 D.0项
2、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N点时,该器官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B.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O2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L点时,该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3、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不会大于核数
C.细胞无丝分裂时必须进行核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分裂,着丝点的分裂仅发生在有丝分裂
4、已知某作物晚熟(W)对早熟(w)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含早熟基因的花粉有50%的概率死亡,且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现有一株纯合晚熟抗病个体与一株早熟感病个体,杂交得F1,取其中所有晚熟感病个体自交,所得F2表现型比例为( )
A.6∶3∶2∶1 B.15∶5∶3∶1 C.16∶8∶2∶1 D.10∶5∶2∶1
5、人群中甲病(基因A/a控制)和乙病(基因B/b控制)为独立遗传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现调查得知有两个家庭中都存在甲乙两种病,系谱图如下。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乙病患者,Ⅰ4携带两种病致病基因。关于甲、乙两种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8与人群中一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生出两病都患的孩子的概率为2/99
C.若Ⅰ1和Ⅰ3是亲姐妹,则她们父母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
D.Ⅱ3与Ⅱ8结婚,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1/18
6、下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人体的体液,内含水、离子和其他化合物
B.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a
C.红细胞中的O2要进入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
D.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大量分解,使c处渗透压上升
7、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④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⑤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①③④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8、如图所示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高位截瘫的人一定不能完成缩手反射活动
C.图中共有6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脑溢血病人不能完成自主缩手反射活动说明乙对甲具有调控作用
9、因交通事故,某人的脊髓不幸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10、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处受损,电刺激⑤处肌肉不收缩
B.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
C.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由b流向a、c
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11、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高低对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12、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二、不定项(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得0分)
13、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因劣质奶粉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长期食用会引起营养不良、生长停滞、免疫力低下、表现为“大头”等不良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可用于合成血浆中的解旋酶、抗体、血浆蛋白等物质
B.婴幼儿的小肠上皮细胞不通过细胞外液就能直接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
C.“大头”婴幼儿的组织液含量增加,淋巴液含量减少
D.婴幼儿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平衡的破坏
14、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15、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软骨细胞表面具有GH受体也有IGF-1受体
B.IGF-1的分泌既存在着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C.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
D.GH和IGF-1都是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软骨细胞发挥作用
16、科研人员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泵。包埋在皮肤下面的血糖传感器可以测量患者的血糖浓度并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胰岛素释放速度,将信号发送到胰岛素泵,胰岛素泵通过放置在皮肤下面的导管释放胰岛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来源包括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等
B. 胰岛素泵中的控制器相当于大脑皮层,胰岛素泵相当于胰岛B细胞
C. 安装了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中期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来源于胰岛素泵释放
D. 相比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17、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紫红色四种,已知花色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其控制色素合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提示:基因Bb同时存在时可合成红色素和紫色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母本_________(需要╱不需要)去雄,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基因型AaBb植株的花色是_________,其自交后代(F1)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约为1/4,由此________ (能╱不能)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AaBb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③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正常人血浆pH为________,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一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9、某些种类的毒品可以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下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回答问题:
(1)当兴奋传递到①处时,①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③上的受体蛋白是在__________(细胞器)上合成的。
(2)由图可知,毒品能导致②中神经递质含量升高,原因是毒品分子与相关转运蛋白结合,阻碍了突触前膜__________。当②中Na+浓度适当升高,会使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如何变化?__________。
(3)毒品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会使人产生愉悦感, 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据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
20、图1表示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电位变化的过程,图2表示用TTX物质处理受刺激的神经细胞后,得到的膜电位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静息电位的原因是______,此时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
(2)如果把该神经纤维放入较高浓度盐水中,c点将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动”)。fg段是静息电位恢复后,______活动加强,使膜内外电位恢复到最初静息水平,该过程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3)由图2可知,TTX抑制了神经纤维的兴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糖尿病是一种胰岛功能受损或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____________等信息分子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调节其合成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 抗体①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葡萄糖受体结合,最终会导致血糖含量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
(3)为探明一只糖尿病大鼠的病因是体内产生了抗体①还是抗体②,实验者先给该大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大鼠血液中的____________含量。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大鼠产生了抗体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大鼠产生了抗体②。
生物月考参考答案
1—5、C C D D C 6—10、D D C B C 11—12、C B
13、ACD 14、ACD 15、AC 16、AD
17、(1).不需要;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2).紫红色; 不能; 当A基因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时,F1中白花也占1/4
(3).紫红色:红色:白色=1:1:2
18、(1)组织液;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2)7.35~7.45;/、/
(3)体温过高使体内酶的活性下降
(4)神经—体液—免疫
19、(1)正电位→负电位;核糖体
(2)对神经递质的回收;升高
(3)大脑皮层;吸毒导致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数量减少,而增加吸毒剂量可增加神经递质的量
20、(1)细胞内的K+外流;协助扩散
(2)上移;Na+-K+泵;需要
(3)抑制了Na+的跨膜运输
21、(1)神经递质、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缺一不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葡萄糖不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或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敏感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3)葡萄糖;大鼠血液中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血液中的血糖含量无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