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课件(共3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课件(共3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22:3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赤壁怀古
说课
说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本单元,要求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说学情
高一学生初步具备了诗词鉴赏能力,对苏轼的作品已经较为熟悉。结合本文注释来理解文意不难,难点在于对词中情感的把握。同时学生对豪放词风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认知上比较零碎、模糊。可以借此机会将本词放在豪放词这一“类”中考查,由篇到类,把握豪放词的共同特征。
说教学
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词的大意,体悟词的意境,并完成背诵。
2.通过教师点拨和小组讨论品读词中重点字词,感受豪放风格和苏轼的用词精妙。
3.结合词人生平和词作背景,把握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伤,理解词作超脱旷达的情感。
说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重点字词,体会“炼字”之妙

教学难点
把握词作超脱旷达的情感
把握豪放词的共同特征
说教学
方法
教法
讲授法、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导入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法、诵读法
说教学
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苏轼生平介绍
2.赤壁之战故事介绍
说教学
过程
二、初步阅读
1.抓意象:乱石、惊涛、千堆雪
2.抓动词:淘、穿、拍、卷
说教学
过程
三、整体感知
1.补充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2.对比周瑜与现在的苏轼的境况
3.对比周瑜与青年时的苏轼的境况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情感升华:
旷达、超脱
说教学
过程
四、课堂延伸
宋词的婉约派与豪放派
说教学
过程
五、课堂总结
上阕:写景,书壮阔之美
下阕:议论兼抒情,写尽泪与胸襟
理解语言用词、情感、豪放派特征。
说教学
过程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对比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从炼字、典故、情感等方面分析两部作品的异同,给出你的评价。500字以上。
说板书



赤壁怀古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善书,“宋四家”之首
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思想:儒、释、道,典型传统士大夫
苏轼其人
赤壁之战 介绍视频
上阕
1.赏意象
2.赏动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赏意象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乱石竦峙,参差交错
波涛如惊马,突出动感
巧妙地以“雪”喻浪花,生动形象
2.赏动词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不用“流”字
会失去对照关系
2.赏动词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不用“破”字
“穿”字更加灵动
不用“裂”字
“拍”字拟人,更具声音感
不用“翻”字
“卷”的动作更形象
上阕总结
【意象】乱石、惊涛、千堆雪
【动词】淘、穿、拍、卷
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
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
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
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下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赏情感
2.了解豪放派宋词
元丰二年,苏轼由徐州贬调湖州,按照惯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其中“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公开地表达了不与当朝新贵合作的态度和对新法“生事”的不满。
被激怒的新党人士从苏轼的其他诗文中断章取义,比如“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一句,被指控为苏轼“不臣”的依据。
当时的宋神宗正一心要变法,见苏轼讽刺新法,不禁勃然大怒,与苏轼关系密切的亲友,如苏辙、司马光,甚至连过世的欧阳修等20人也都受到了牵连。
乌台诗案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1.猜一猜?
1.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曹操
能文能武,乱世枭雄
诸葛亮
足智多谋,鞠躬尽瘁
孙权
深谋远虑,雄心勃勃
周瑜?
周瑜与现在的苏轼对比
34岁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功成名就
45岁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功业未成
周瑜与过去的苏轼对比
雄姿英发——意气风发
羽扇纶巾——科举得意
谈笑间——自信从容
樯橹灰飞烟灭——政治抱负
情感
剑走风动淋漓致
挥毫泼墨展英姿
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
引发自我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借周瑜的年轻有为来感慨自我的
事业无成、壮志难酬、年华虚度。
情感的转折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旷达,超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婉约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豪放派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
豪放词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总结
上阕写景,
用雄奇的意象和精妙的动词展现赤壁的壮美风光;
下阕议论兼抒情,
表达诗人壮志难酬,
却依旧旷达超脱的乐观态度。
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宋】俞文豹
板书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对比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从炼字、典故、情感等方面分析两部作品的异同,给出你的评价。500字以上。
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