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0 22: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XJ
地理·七年级上册
鸟瞰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五、学看地形图
蓝色表示_________ 绿色表示__________
黄色和褐色表示__________
浅紫色或白色表示__________
分层设色地形图
海洋
平原
不同高度的丘陵、高原、山地
积雪和冰川
等高线——
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1.相关概念(P38做笔记)
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
100
200
300
400
500
100
200
300
400
500
等高线的绘制
①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 (相等或不等);
②同一图上的等高距 (相等或不等);
③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越密集,坡度越 。
相等
相等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
2.等高线的特点(P38做笔记)
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错,违背了“同线等高”的原则。
100
400
300
200
500
A
B
C
C点,因为AC沿线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①该图中等高距是多少?
②求山顶A的海拔高度?
③从B点和C点分别爬山到山顶A,请问从哪个点出发省力?
100米
500-600米
山谷
鞍部
陡崖
3.山体的五种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3. 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陡崖
陡崖
山顶
山顶
山顶
200
300
400
462
山顶:
海拔中间高,四周低,符号▲
鞍部
360
362
364
365
364.2
362
360
358
360
360.4
360.3
鞍部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的空白部分
山脊
360.4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360
山脊
山脊:
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
(凸低为脊)
360.4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360
山谷
山谷
山谷:
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
(易发育河流,成为河谷)
(凸高为谷)
2090
2070
2110
2130
2150
2154.9
陡崖
陡崖:
(适合攀岩,可能形成瀑布)
等高线重合, 符号
山体五种地形部位(P39做笔记)
①山顶:闭合曲线,周低中高,符号
③山脊: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凸低为脊);形成分水岭
④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凸高为谷);
易发育河流,成为河谷
②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空白部分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⑤陡崖:等高线重合,符号 ;适合攀岩,可能形成瀑布
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体五种地形部位(P39做笔记)
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凸低为脊);形成分水岭。
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凸高为谷);易发育河流,成为河谷。
两个山顶之间的空白部分,且无河流经过。
等高线重合,符号 ;适合攀岩,可能形成瀑布。
闭合曲线,周低中高,符号 。
100
200
300
山谷
300
200
100
山脊
100
200
300
山谷
300
200
100
山脊
A
B
C
D
E
读图,说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读图,说出字母区域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A
500
450
400
1400
1450
1500
B
900
600
800
700
c
盆地
高原
山地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读图,说出字母代表的地形类型。
A
E
D
C
B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2.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3.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D
课堂练习
活动
P39活动2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A:150米; AB相对高度为150米;山顶C的海拔约900~1050米
B-C较陡,原因:该线路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
E
D
F
山顶
陡崖
山脊
鞍部
山谷
山脊
(1)标出三条等高线的高度,并说出理由。
A 米,B 米,C 米。
理由 。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河的流向。
图中的三条等高线分别是80米、100米、120米。读图完成:
1.判断河流流向
80
100
120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
1.下列有河流发育及流向正确的( )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2.水库和大坝的选址
大坝建在山间盆地出口处。理由:工程量小,蓄水量大。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
1.丁地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平原
2.B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谷 C.陡崖 D.山脊
3.若计划在图示地区修建一水利工程,
其中最适合蓄水的区域是 ,
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为 。最适合
修建大坝的地点是 ,理由: 。






盆地
B
B为河谷最窄处,建坝
工程量小,节约成本。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的地形类型分别是:甲 、乙 、丙 。
(2)A、B、C所处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 、B 、C 。
(5) A、B两地中适合攀岩的是?
(6)B、C两地中适合漂流的是?
(3)图中B的海拔高度是 米。
(4)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自 向 流。
课堂练习
(1)写出图中数字①、②、④、⑤、⑥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
(2)沿①、③线路到山顶甲,哪条线路容易 为什么
(3)某“驴友”在山南面时饮水用完了,想尽快找到小溪,他应到图中哪个山体部位去寻找水源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1期末】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 3),完成 6~10 题。
6.①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7.①地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8.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可能是( )
A.100米 B.150 米 C.250 米 D.300 米
9.甲、乙村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是( )
A.小于2k B.大于20km C.等于2km D.等于20km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中河流大致向东流 B.甲村地势比较平坦
C.该区域地势西高东低 D.乙村地势比甲村低
A
A
D
C
B
【2020期末】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 2),完成 6~10 题。
6.甲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7.乙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丘陵
8.甲地与丙地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 米 C.300 米 D.400 米
9.丙地到丁山峰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 )
A.小于4km B.大于40km C.等于4km D.等于40km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大致向西流 B.丙地适合机械化耕作
C.该区域地势西高东低 D.丁山顶的海拔是900米





(2019期末)读“某区域等髙线地形图”(图2),完成1 5题。
1.甲地与乙地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 米 C.300米 D.400米
2.甲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盆地
3.丙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盆地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4.若甲、乙两地的图中距离为3cm,则甲、乙
两地实际的水平距离是( )
A.等于12km B.大于12km
C.等于 1.2km D.小于 1.2km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大致向南流 B.丙地适合夏季避暑
C.该区域地势南高北低 D.丁处陡崖小于300米





6.甲地海拔是( )
A. 100 米 B. 200 米 C. 300 米 D. 400 米
7.乙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地
8.丙聚落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盆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9.小明量得甲乙两地图中距离为5cm,则甲乙两地
实际的直线距离是( )
A.等于10km B.大于10km
C.等于1km D.小于10km
10.人间四月芳菲尽时,桃花始盛幵的山寺可能
位于( )
A.甲 B.乙 C.丙 D. 丁
【2018期末】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10题。




【2017级期末】读等某地高线地形图,完成1~4题。
1.盆地对应的字母是( )
A.甲 B. 乙 C.丙 D. 丁
2.陡崖对应的字母是( )
A.A B. B C.C D. D
3.河流AB段的大致流向是( )
A.由北向南流 B. 由南向北流
C.由西南向东北流 D. 由东北向西南流
4.该流域拟建一水库,仅考虑储水量,最恰当的坝址是( )
A. 甲 B. 乙 C. A D. B







等高线的应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1)判断山体的地形部位;
(2)判断某区域的地形类型;
(3)判断坡度的陡缓和地势起伏状况;
(4)估算某点的海拔高度和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5)判断方向、量算距离。
(6)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爬山、漂流、攀岩、修路、建水库)
《练案》P25典题7
《练案》P24—P25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水库选址在山间盆地,大坝建在河流出山口最窄处。
(2)修路:穿过的等高线越少,坡度越缓,工程量越小。
(3)引水线路:从高处向低处,水可自流,减少工程量。
(4)户外活动:攀岩(陡崖);漂流(等高线密集的河段);爬山(等高线稀疏的缓坡)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甲 、乙 、丙 、
(2)A、B、C所处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B 、C 、
(3)图中B的海拔高度是 米,
B、C相对高度是 米。
(4)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5) A、B两地段中最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
(6)如果选择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应选择B地还是C地?
手与山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