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22: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老人与海
厄纳斯特 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通常称他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一战爆发,海明威入伍,因眼疾未被接受。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去当见习记者。1918年5月被授予中尉衔到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战争中负过伤,前后动12次手术,取出237块弹片。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代表作《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 用猎枪自杀。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
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
斯坦因对海明威说:"你们就是这样的人。你们全是这样的人,你们所有在战争中当过兵的人。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你们不尊重一切,你们醉生梦死......别和我争辩,你们就是迷惘的一代,与车行老板说得一模一样。"
后来,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
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可以像海明威一样,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
他忠实、勇敢地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艰辛和危难……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
翻译一下《老人与海》原文的开头。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吴劳: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
黄源深:他是个老人,独自驾了条小船,在墨西哥湾流捕鱼。出海八十四天了,连一条鱼都没有到手。
余光中:那老人独驾轻舟,在墨西哥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
方华文:老人独自一人驾着小船在湾流中捕鱼,已经有八十四天了,却连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张爱玲:他是一个老头子,一个人划着一只小船在墨西哥湾大海流打鱼,而他已经有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百年孤独》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复活》
尽管十几万人麋集在不大的一块地方,千方百计糟蹋所聚居的土地,在地上铺砌石头,让地上什么也不生长,尽管一见出土的小草就产铲除,尽管烧煤炭和石油都烧得烟雾腾腾,尽管拼命砍伐树木,驱逐一切鸟兽,然而,就是在城市里,春天依然是春天。
“《老人与海》本可以写成一千多页,写出村子里的每一个人物,他们的谋生方式,他们的出生、受教育以及生孩子等等”“我尽量去删减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向读者传递经验。”
他的作品风格一向简洁明快,描述性的形容词很少,简短,直白,就如同发电报似的,没有一句废话或累赘词,故被称为“电报式”的语言。他的这种小说被称为“新闻体”。
小说最后
“我不在的那些日子的报纸,也拿一份来。”老人说。
他在海上几天?
第84天晚上出发捕鱼
第85天中午钩住大鱼
第87天时杀掉了大鱼
一个小时后鲨鱼开始攻击
第一条鲨鱼死了 “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第二条第三条一起攻击,前者死了,后者跑了
第四条跑了
第五条第六条一起攻击,都跑了
夜里又有鲨鱼群来袭击,大鱼被吃得一点不剩
是什么把你击垮的呢?他想。”什么也没有,我出海太远了。“
88天孩子来到他身边:“它没有打垮你,那条鱼没有打垮你。”
选文情节:
前情(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5次攻击)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极尽省略的叙述艺术,反而使小说充满了象征和预言的意味,简洁的叙述表面之下掩藏了许多深层的意蕴。
读读这些句子,它们有什么深层意蕴呢?
“也许杀了这条鱼是一桩罪过……不过这样说来,干什么都是一种罪过。别再想什么罪过了。……你天生是个渔夫,就跟鱼生来是鱼一样。”
你给打垮了,反倒轻松了,他想。我从来不知道竟会这么轻松。是什么把你给打垮了呢,他想。“没有什么把我打垮,”他大声说,“都是因为我出海太远了。”
冰山原则主要指"更少即是更多",即删除比添加素材更重要。"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再读: “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除了不屈服的顽强精神,还能读到什么?
老渔人在他与海洋的搏斗中表现了可惊的毅力——不是超人的,而是一切人类应有的一种风度,一种气概。海明威最常用的主题是毅力。他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
张爱玲
书中有许多句子貌似平淡,而是充满了生命的辛酸,我不知道青年的朋友们是否能够体会到。这也是因为我太喜欢它了,所以有这些顾虑,同时也担忧我的译笔不能达出原著的淡远的幽默与悲哀,与文字的迷人的韵节。
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张爱玲
《老人与海》里面的老渔人自己认为他以前的成就都不算,他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新证明他的能力,我觉得这两句话非常沉痛,仿佛是海明威在说他自己。尤其因为他在写《老人与海》之前,正因《过河入林》一书受到批评家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