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燃烧和灭火-九年级化学上册系列教学课件(25页)(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 燃烧和灭火-九年级化学上册系列教学课件(25页)(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7 11:44:48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 课题1
教学目标
一、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3.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一、引入新课
点击播放视频
突发【重庆多地在燃烧!大火逼近城市边缘】
2022年20-21日,包括缙云山在内重庆多个区县山林发生大火,风大,火势猛烈且逼近城市边缘!
一、引入新课
二、燃烧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一般有什么特征?
三、燃烧的条件
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
不燃烧
燃烧
不燃烧
燃烧
不燃烧
三、燃烧的条件
水中 铜片上
白磷 白磷 红磷
是否可燃物
是否接触氧气
是否达着火点
是否发生燃烧












三、燃烧的条件
1.通过对比 ________可知燃烧需要氧气。通过对比_____,可
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A.铜片上白磷燃烧 B.铜片上红磷不燃烧
C.水中白磷不燃烧 D.水中白磷通O2后燃烧
2.热水和铜片的作用
3.改进后的装置有什么优点
AC或CD
AB
提出问题
热水:加热、隔绝氧气
铜片:传递热量
环保,防止污染环境
三、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可 燃 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什么叫着火点?
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三、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 330 320~ 370 558 700~
750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酒精或者高浓度白酒倒在手上然后点燃,就可以实现手上玩火,酒精的着火点低,且挥发性快,只要持续时间短就不会有伤害。
请勿模仿
三、燃烧的条件
玩火不自焚的原理?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有什么方法使蜡烛熄灭 分析灭火原理
提出问题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下
清除可燃物
——剪断灯芯
——蜡烛上方罩小烧杯
隔绝氧气
——吹灭蜡烛
三个条件缺一即可
灭火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1.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3.扑灭森林着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5.家中使用的液化气用完后关闭阀门
6.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灭
4. 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覆盖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 2 3
现象
原因
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稀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正常燃烧
熄灭
隔绝空气
同时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
生成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隔绝空气。
熄灭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气球爆炸、轮胎爆炸、锅炉爆炸等
物理变化:
爆炸
五、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
五、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化学变化:粉尘爆炸、鞭炮爆炸、液化石油气爆炸等。
五、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点击播放视频
鼓气的作用: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五、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放易燃物
禁止吸烟
禁放鞭炮
禁带火种
当心火灾
当心爆炸
巩固提升
谈一谈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支持燃烧吗?点击播放视频
课堂小结: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
(三个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三个条件只要去掉一个即可)
1.可燃物
2.氧气(一定浓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1.移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降低氧气浓度)
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下列成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釜底抽薪——隔离可燃物可以灭火
B.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C.杯水车薪——水少了不足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煽风点火——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
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煤矿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课堂练习:
B
B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简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
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________
(3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面粉与空气
机械能
氧气不足
4.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杆着火点高
C.火柴杆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杆接触的氧气少
课堂练习:
A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