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1 07: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目录
课标要求

壹 秦灭六国
贰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叁 巩固统一的措施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
前230年—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思考
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有哪些条件(原因)?
材料一:谁能统一中国,人民就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和平。秦在七国中有上述的优势,成为有统一全国能力的一个国家,因此人民把希望寄托在秦国;全国人民对秦国的希望,更促进秦国力量的增长,实现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原因一:人民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材料二: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国富民强的后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原因二: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他不拘一格,任人唯贤,任用年仅12岁的甘罗为相以出使赵国,任用曾经有过失的姚贾做使臣,封李斯为廷尉执掌刑法,命尉缭为国尉统领全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
原因三:秦始皇任人唯贤,积极筹划统一大计,并顺应历史潮流完成了统一大业。
思考
秦的统一有何意义?
地图出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历史意义:统一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确立中央集 权制度
思考
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会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中央:专制主义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地方: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秦王的心事
心事一:秦王某日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的地图,内心郁闷:“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的心事
心事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三公九卿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秦王的心事
心事三:丞相建议,要在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想:“真纠结啊,到底该这么办?”
郡县制
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后来增至40多郡),在郡下设县。
材料一: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都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 ……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
——张荫麟、吕思勉《秦汉历史的教训》
作用: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历史意义: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郡县制的设置有何作用与历史意义
思考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行政
监察
军事
郡县制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多民族的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2、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生产活动,利于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4、对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思想上一家独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封建社会末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去全国巡游一番,真让我失望!
皇上,怎么回事?
唉!有些地方路宽阔有的太窄,我坐着马车,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听不懂我的话,我写出字,他又不认识;到楚国买纪念品,那里的人只认楚国的货币,秦国的钱花不出;我让他称一斤肉,他只给了我八两,还说他们都是这么卖的;去饭店吃饭,有些儒生在背后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贵为皇帝,怎能任由他们议论!出来没半月,北方来加急文书,匈奴又侵犯我边疆地区......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道路宽窄不一
语言文字不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边疆危机
李斯
政令畅通,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
小篆
宏观管控,促进经济交流。
铜量
铜权
书同文
统一度量衡
宏观管控,促进经济交流。
统一货币
车同轨
秦帝国驰道分布图
车同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开凿灵渠
秦帝国驰道分布图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探究
秦始皇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时代……在埋葬旧时代的过程中,秦始皇以暴力的方式,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完成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时代变迁。但在引领新时代前进的路上,秦始皇却像一个双面人,一方面以英雄的姿态出现,采取了诸如车同轨、书同文等一系列统一措施,大大加速了中华民族文明共同体的形成,堪称明主;在另一方面,他却以暴君的面貌出现,扩建宫殿,修造陵墓,求仙问药,焚书坑儒,横征暴敛,令百姓苦不堪言。他是如此复杂,因此后人对其一生是非功过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李辰杨《秦始皇传》
如何评价秦始皇?
评价人物的原则与方法:
1.客观公正
2.一分为二
3.判断功过
秦灭六国
巩固统一
疆域四至
公元前221年
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南达南海
南开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统一中国
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