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与小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专注地聆听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2、能用形体动作模仿逗狗的姿态,大胆地表现小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
3、通过聆听,感受乐曲情绪,听辨乐段中的相同于不同的乐句,并用动作和语言加以表现。
二、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动作体验辨别乐曲的不同。
三、教学重点:
对乐曲进行体验,大胆地进行表现,进而加深对乐曲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动画《口哨》导入。
今天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看一段动画
播放视频:《我想吹口哨》
师:说说口哨有哪些用处?
生:……
师:对了,口哨声优美动听、简单易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口哨和管弦乐组成的乐曲《口哨与小狗》
初听歌曲:《口哨与小狗》片段
(二)作品欣赏
1、理解乐曲情绪(A段)
师:听完这段乐曲,你觉得这个吹口哨的人心情怎么样呀?
生:……
师:(指着卡片)是愤怒的吗?
生:……
师:是伤心的?
生:……
师:还是开心的?
生:……
师:对了,从轻松愉快的旋律上我们听出来吹口哨的人心情是开心的。下面让我们带着小娃娃一样的笑容再来听一遍吧。
再听歌曲《口哨与小狗》片段A
2、判断乐曲速度
师:现在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来模仿并说说我在做什么
做出快速奔跑、蹑手蹑脚、轻松自在三个动作
生模仿
师:再听听乐曲,说说这三个动作中,哪一个比较符合乐曲的情绪?
生:……
师:非常准确,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乐曲的名字叫做《口哨与小狗》也知道吹口哨的人心情愉快、走起路来轻松自在,那你的小脑袋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来说说?
生:……
师:说得真好,这首口哨与小狗描述的就是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主人吹着口哨带着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轻松自在地散步的场景。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播放音乐)
师:你可以摆起你的双臂,也可以背起手,当然也可以摇着头吹起口哨的样子。
3、模唱旋律
师:很多同学可能跟老师一样不会吹口哨,没关系,我们用嘟嘟嘟来代替。
模唱旋律,钢琴伴奏
师:下面我们一边嘟着小曲一边轻松自在的走一走吧,注意在自由自在的同时,不要碰到任何人和东西哦。
(律动加模唱)
3、分析B段
师:我们往下听,想一想这时发生了什么
(播放B段)
生:……
师:大家想象力真丰富,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生表演
师:下面我也请两位同学跟我一起来表演这段音乐吧,大家也可以跟自己的搭档一起学一学。
(教师示范表演)
师:大家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尽情舞蹈吧。
(学生表演)
4、对比A、B段
师:刚刚我们听了两个不同的乐段,我们把第一段叫做A,把第二段叫做B,你更喜欢哪一段呢?为什么?
生:……
师:主题A是主人正带着小狗轻松自在的散步,突然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于是热情的上去打招呼,两人开心地跳起舞来。所以跟轻松自在的主题A比起来,主题B显得更加的热情活泼。
5、解析乐曲结构
6、师:现在我们完整的听一遍乐曲《口哨与小狗》,用我们刚刚学系的动作律动。注意看老师这里有写着AB的四张卡片,你能按照乐曲演奏的顺序正确摆放吗?
(听乐曲)
(请同学到黑板上摆放)
A+B+B+A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乐曲《口哨与小狗》是按什么顺序演奏的了,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快乐的表演吧。记住不同的主题要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可以用刚才我们学过的动作表演,也可以自己设计性动作。
7、乐曲结尾
乐曲的最后主人吹了几声口哨,小狗回应了几声,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主人吹口哨表示:小狗,我们回家把。小狗回应道:好的,我来了。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音乐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我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不少,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1、今天我们听到乐曲的名字叫什么?
2、他的情绪是什么?
3、有口哨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
1、口哨与小狗
2、轻松愉快
3、2次
师:最后让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律动在音乐声中说再见吧。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