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拓展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凤阳花鼓》,感知歌曲情感变化,完整、有感情地唱出歌曲,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通过伴奏、表演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
教学重点: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
教学难点: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
1、学生听《凤阳花鼓》音乐进教室。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3、观看视频:介绍《凤阳花鼓》的短片。
(设计意图:以敲锣打鼓的形式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
(二)寻问探疑 复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设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根据学生总结歌曲内容情绪特点后加以补充,以便歌曲情绪变化理解与处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用模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歌词部分。
(1)教师提问:鼓敲击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用“咚”模唱歌曲的歌词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歌曲,用正确的发声状态歌唱,为学唱做好铺垫。)
3、填唱歌词,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跟着钢琴,慢速地填唱歌词。
(2)解决歌曲的难点部分。
(3)情绪处理,新旧变化,情感变化带动声音变化。(学生独唱)
(三) 互动研究 打击乐器
下面我们认识三种打击乐器来为我们的歌曲伴奏: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哪里或者哪些场合见过这些乐器)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邀请几名学生到台上拿自己喜欢的乐器,每个人依次向大家简单介绍并演示自己手上乐器的演奏方法。
(2)请这几位同学演奏自己介绍的打击乐器,下面的同学演唱旋律并且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共同来伴奏。老师要求同学们打出来的节奏要适合歌曲的节奏进行就可以了。
(四)揭示规律 创新表演
《凤阳花鼓》歌舞表演。
(1)观看凤阳花鼓歌舞的视频,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
(2)学生观看视频,模仿其中的动作
(3)学生分为三组为歌曲打击乐伴奏、伴唱、伴舞共同完成歌曲表现。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安徽民歌及凤阳花鼓民间表演艺术的特点,学会了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歌舞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