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小青蛙找家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小青蛙找家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1 08: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有爱心乐于助人快乐自己。
3、启发学生模仿节奏创编歌谣和歌词进行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和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青蛙头饰、电子琴,手偶青蛙等。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请看(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击右)
2、师:这是什么地方?
对,这儿就是快乐的“动物王国”,有很多动物呢!(狮子、小狗、小猫、小鸭子、大公鸡、小麻雀、鹦鹉、老鼠、蝴蝶等等)小动物们生活在这里,可幸福了,这会儿动物们正在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在举行音乐会呢,来,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活动起来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模仿动物叫声(学习铺垫) (双响筒敲击节奏学生用动物的叫声模仿)
3、利用白板出示动物图片模仿节奏学习节奏铺垫学习
小狗:跑跑、汪汪……
小猫:走走、喵喵……
小鸭子:游游、嘎嘎……
老鼠:跳跳,吱吱……
3、师:还有一个很快乐的小家伙也来参加这个音乐会!想不想知道它是谁?让我们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谜语 ) 突眼睛 宽嘴巴
白肚皮 绿大褂
地上跳 水里划
唱起歌来——呱呱呱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对了它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小青蛙。你们知道吗?青蛙一般生活在池塘边和草地上,它们专门捕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
师:我们要怎样爱护小青蛙?
生:自由答。
师总结。(从小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4、你们能模仿一下小青蛙的动作和声音吗?
生模仿。(师评价)
二、寓教于乐
  1、师:,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家了,这可怎办呢?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怎么帮助小青蛙找到家呢{学生讨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小青蛙找家》来帮助小青蛙找家。
2、学习歌曲
(1)利用白板学习出示节奏,请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当小青蛙找不到家的时候,心情很难过,所以走路很慢,叫声节奏为跳跳| 呱呱|跳跳|呱呱|。当小青蛙找到了家,心情很快乐的时候,它走路的速度也自然加快了,叫声节奏为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要求学生把小青蛙找不到家和找到了家的心情表现出来。
(2)教师表演唱
生跟范唱, 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分析歌曲中青蛙叫声的节奏。
(3)生有节奏的读歌词(多媒体出示歌词)
(4)完整聆听歌曲
4、师: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师: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唱,想怎么表演唱就怎么表演唱。(带入小青蛙的动作,跟着再唱)
6、师:真好!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表现很不错。来!给你们戴上头饰和老师一起表演,好吗? 他们做的太棒了,让我们大家也忍不住想随着他们一起来找家了.小青蛙们,你们愿意带着我们一起来找家吗 (律动)
三、创编表现
1、师:很多小动物找不到了回家的路,我们也帮它们编首歌好吗?让我们来看看还有谁找不到家了,出示。我们来帮帮它们吧!请学生自己说说小花狗的歌词,老师总结黑板上——小花狗:跑跑、汪汪……;(师:好聪明的小朋友!)如果是小鸭子呢?小鸭子——游游、嘎嘎。学生根据创编的歌词分别演唱。(师:表扬) (多媒体演示返回动物王国)
(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师: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编好了吗?
(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轻轻商量一下,要不要为他们鼓掌表扬!
四、完美结课
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小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献出爱心乐于助人,快乐自己,争做乐于助人的好少年。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回到咱们的班级。(学生随着音乐,离开音乐教室) 教学反思:这节课较顺利地完成了所设想的内容,通过 “动物模仿、模仿小动物、学唱歌曲、音乐表演、编创歌词表演”等一系列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懂得要乐于助人,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小主人”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胆、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创造。学生的表现也很出色, “人人是创造之才,时时是创造之时”,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拓展教材,丰富学生的想象,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现。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稍稍有些乱,在创编动作时,显得混乱。但我没有刻意的要求他们整齐划一,我想这些乱糟糟的、各自不一的动作存在着求异性,萌发着初浅的创造意识,必要时放手让学生“乱”,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信心。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培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