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新课导入
观察与思考
同一时刻,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认知与了解
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规律
一
(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观察与思考
质量和温度
合作探究
观察与思考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外,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器材
烧杯、酒精灯(或电加热器)、天平、钟表、温度计、搅拌器。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物质的吸热性质。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讲授新课
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对等量的水和煤油进行加热,观察哪种物质的温度上升快。
2.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观察与思考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取一定质量的水和煤油装入两容器中,安装好实验器材。
b.记录液体加热前的温度t1,预先设定好液体加热的末温度t2 。
c.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记录加热的开始时刻。加热时,上下拉动搅拌器。
d.当一种液体的温度达到t2时,记录该液体加热的最终时刻,计算该液体加热的时间。对另一种液体做同样的操作。
实验与探究
实验与探究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 。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 。
相同的
不相同的
分析与论证
比热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 温度的乘积的比。符号:c。
比热容
二
1.比热容
定义:
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Q:吸收的热量
m:物体质量
t1:物体初温度
t2:物体末温度
3.比热容的单位
观察与思考
J/(kg· ℃)
焦耳/(千克· ℃)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物理特性之一.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
读作:
观察与思考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水 4.2×103 蓖麻油 1.8×103 铁、钢0.46×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汞 0.14×103
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
观察与思考
水的比热容是:
4.2× 103J/(kg·℃)
4.2× 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kg水每升高(降低)1℃需吸收(放出)热量为4.2× 103J。
读作:
物理意义:
归纳与小结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高低、吸热的多少无关。
课堂小结
1.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
A
课堂达标
2.小黄同学为了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样的电热器同时加热(不计热损失)。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乙液体大,由此判断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
小于
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