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梅兰芳蓄须(6)
一、初识梅兰芳,导入课题
1.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梅兰芳。
请齐读: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介绍:京剧,是戏曲的一种,它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2)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
读:戏曲中有一个角色叫——请一生读“旦角”,还有其他四个角色,分别是——,梅兰芳在舞台上唱的就是旦角,可是他是一个大男人啊,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蓄须》的故事,齐读课题。
“蓄须”简单点说就是——留胡须,那留头发就叫——蓄发,留指甲就叫——蓄指甲,学习就是要这样的举一反三。
二、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请翻开课堂作业本,完成第一题。
校对:指名竖着说答案,不对的同学马上更正,齐读一遍。
2.有几个词语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先一起来了解一下。
抗日战争 侵略者 沦陷 租界
①先自由朗读,再开火读,指导读准“侵”,再齐读。
②同学们,什么是“抗日战争”?(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抗日战争时的真实照片,他们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边放边说:日军的飞机无情地轰炸着中国的土地,家园遭成了一片废墟,,为了逃难和生存,人们大规模地搬迁:而她还坚持守在已是废墟的家门口;一个才这么点大的孩子,在废墟之中嚎啕大哭;日本人的刺刀无情地刺进了中国人的胸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们连孩子都不放过。
学生交流观后感。
③这场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太多的苦难, 侵略者占领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沦陷了,不过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藏身,这就是——租界。
补充:当时还有很多国家也和日本一起,逼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以出租借用为理由占领我国不少地方。
三、理清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1.示范学习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梅兰芳发生了什么事情?(指导概括)
2.自主概括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找出其他时候梅兰芳发生的事情,也尝试着用精炼出词语概括出来。
指名回答,同学补充,借机指导。
3. 抓住时间、地点、关键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串联起来说一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挑战述说:一件事——两件事——三件事——全部内容
(板贴:时间、地点、关键的事情、主要内容)
四、感受想象,体会民族气节
1.共学“蓄须明志”
梅兰芳蓄须是在哪个段落?
在这件事情中他都经历了哪些困难和危险?
1.圈出关键词,写写批注。
2.想象画面。
(1)交流困难和危险
◆多次逼迫
想象画面:用刺刀、用队伍、用家人……逼迫
◆随时随地的骚扰
想象画面:( )时候( )地方骚扰。
(2)面对这样的逼迫和骚扰,梅兰芳妥协过吗?屈服过吗?他是怎么做的?
对于演旦角,演女性角色的梅兰芳来说,蓄须意味着什么?(中断艺术)
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啊,难过作者这样说——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板书:民族气节)
2.自学其他事情中的危险和困难
(1)刚才我们用“圈关键词、写批注、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到蓄须明志这件事情遇到的困难和危险,请同学们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4件事情。
1.圈出关键词,写写批注。
2.想象画面。
(2)交流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
资料补充感受:梅兰芳曾创作了《黛玉葬花》,在上海连唱45天。他还将京剧推向世界,在美国巡回演出72天,场场爆满。)
曾经的他创作了《黛玉葬花》——,现在的他——
曾经的他在美国——,现在的他——,这无异于是——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
板贴:艰难生活
◆第5、6、7段
必须:感受到了日本人的强势,仿佛看到了……
斩钉截铁:
预设一:学生自己找出的
“这样的庆祝会”是什么庆祝会?
预设二:老师牵引的
是什么样的演出,要让梅兰芳拿命在拒绝啊?
补充: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精心策划了一场战争,美其名曰“大东亚圣战”。 “圣”的意思是什么?(神圣)。这样的战争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吗?所以,我们要加双引号。
这样的庆祝会,梅兰芳回去吗?请你读出他的态度。(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坚定、果断)我们一起来斩钉截铁地说——
连日发高烧、滚烫滚烫、差点儿丢了性命(板贴)
想象画面
不相信、专门、军医、闯、摸、只好
讨论:如果梅兰芳露出了破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小结:一个人,为了民族的大义,连生命都可以置之度外,这样的民族气节怎么能不令人敬佩呢?
五、推荐学习,深入了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位有民族气节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他的故事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同学可以抽空看一看,相信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的。
梅兰芳蓄须
主要内容
中断艺术 时间
艰难生活 民族气节 地点
险丢生命 事情
4(共33张PPT)
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
旦角
生角
净角
末角
丑角
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
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23* 梅兰芳蓄须
xù
《课堂作业本》P80
√
√
√
√
√
√
抗日战争 侵略者 沦陷 租界
qīn
抗日战争 侵略者 沦陷 租界
qīn
《梅兰芳蓄须》时光轴
1937年
上海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藏身租界
躲避纠缠
《梅兰芳蓄须》时光轴
1937年
上海
后来
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
藏身租界
躲避纠缠
1938年
香港
1941年
香港
深居简出
不再登台
蓄须明志
表明决心
卖房度日
决不演出
设法“大病”
拒绝演出
剃了胡须
登台演出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梅兰芳蓄须》时光轴
1937年
上海
后来
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
藏身租界
躲避纠缠
1938年
香港
1941年
香港
深居简出
不再登台
蓄须明志
表明决心
卖房度日
决不演出
设法“大病”
拒绝演出
剃了胡须
登台演出
《梅兰芳蓄须》时光轴
1937年
上海
后来
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
藏身租界
躲避纠缠
1938年
香港
1941年
香港
深居简出
不再登台
蓄须明志
表明决心
卖房度日
决不演出
设法“大病”
拒绝演出
剃了胡须
登台演出
《梅兰芳蓄须》时光轴
1937年
上海
后来
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
藏身租界
躲避纠缠
1938年
香港
1941年
香港
深居简出
不再登台
蓄须明志
表明决心
卖房度日
决不演出
设法“大病”
拒绝演出
剃了胡须
登台演出
《梅兰芳蓄须》时光轴
1937年
上海
后来
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
藏身租界
躲避纠缠
1938年
香港
1941年
香港
深居简出
不再登台
蓄须明志
表明决心
卖房度日
决不演出
设法“大病”
拒绝演出
剃了胡须
登台演出
在“蓄须明志”这件事情中,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1.自由朗读,圈出关键词,写写批注。
2.想象画面。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多次逼迫
随时随地的骚扰
蓄须明志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关键词,写写批注。
2.想象画面。
蓄须明志
表明决心
1937年
上海
后来
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
藏身租界
躲避纠缠
1938年
香港
1941年
香港
深居简出
不再登台
卖房度日
决不演出
设法“大病”
拒绝演出
剃了胡须
登台演出
梅兰芳还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2
4
5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
度生命
关紧门窗,拉上
特制的厚窗帘
悄悄地细声吟唱
梅兰芳曾经创作的《黛玉葬花》,在上海连唱45天。
他还将京剧推向世界,在美国巡回演出72天,场场爆满。
2
4
5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
没有了经济来源,
2
4
5
⑤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⑥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了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⑦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2
4
5
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连日发
高烧
差点儿丢了
性命
滚烫滚烫的
不相信
专门
军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