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声声慢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叠词的妙处。
2、品味词中特定属性的意象, 体味词人“愁”的深刻涵义。
声声慢
1084—1102年: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飞著名经史学家,母亲能诗能文。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所存的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5年: 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离开人世。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李清照的一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 内容 风格 代表作
前 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清丽婉转 《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
后 思夫 思乡 思国 沉哀凄苦 《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
李清照
男:寻寻/ 觅觅;女:冷冷 /清清;
合:凄凄/ 惨惨/戚戚。
男: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男: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女: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
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男: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女: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班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找出文中直接抒发“愁”情的句子,它为本诗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愁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外部环境冷清
内心空冷
以情入手,以情结束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寻觅的结果如何?)
结合导学案
合
作
探
究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寻觅的结果如何?)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时候的美好,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冷清,更有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
合
作
探
究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词人在写愁情时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赏意象 品愁情
《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愁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颠沛之苦
丧夫之痛
“愁”之内涵
作为一个女性,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
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的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们相信,她已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
一代词人有旧居,
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
传诵千古是著书。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