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1 14:0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论语》十二章
孔子
1.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 了解各语录的内容,领会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习目标: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大学》《论语》 《中庸》 《孟子》
《论语》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简介: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无:不
于:在
而:表并列,并且
就:靠近、接近
而:表顺承
正:形容词活用,匡正
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有什么用
礼:遵守礼仪 乐:礼乐
而:表假设,如果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闻:知晓
道:道理
喻:懂得、知晓、明白
义:道义、大义
贤:有贤能、才华的人
齐:向…看齐
然后:这样之后,才能
齐:向…看齐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而:表顺承
已:停止
吾止也:判断句
虽:即使
覆:覆盖
弘:广、大
毅:果断、坚决
任:使命、责任
而:表并列,并且
以为:以之为,把…当作
任以为己任:宾语前置句
平地:平整地面
知:同“智”,聪明
仁:仁德
者:……的人
克:约束、克制
复:归复
人:仁者
由:凭借、依靠
而:表转折,难道
斯:指示代词,这
非:不合乎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误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回:“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而:表顺承
行:奉行
其:大概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事:侍奉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1. 你从这每一章论语里,读出了孔子哪些主张?
《论语》十二章
《学而》
《八佾》
《里仁》
《里仁》
《里仁》
《雍也》
《泰伯》
《子罕》
《子罕》
《颜渊》
《卫灵公》
《阳货》
君子好学
仁为根本
道德价值观
义利观
个人修养
持之以恒
君子品质
克制自己
设身处地
学《诗》
个人修养
君子人格模式
君子之德 修身养性
2. 孔子是不是认为好学的人就要吃不饱,穿不暖呢?
3. “譬如为山”这段话含有什么哲理?
4. 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仁”和“礼”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5. 孔子认为学《诗》有什么作用?(功能、目的)
【经文互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孔子是不是认为好学的人就要吃不饱,穿不暖呢?
1.君子是安贫乐道的,安贫不是好贫,而是不计较物质,即使物质贫乏也不忘自己的追求,而不是因困窘就放弃精神。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也是这个意思。
2.重视精神而无暇享受,当君子投入到学习中时,是不会过多的计较吃喝享受的,反过来过多的计较吃喝享受很可能会侵蚀人的意志。
3. “譬如为山”这段话含有什么哲理?
4. 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仁”和“礼”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5. 孔子认为学《诗》有什么作用?
学《诗》的功能——兴、观、群、怨;(学习《诗经》,学会了观察事物,托物起兴,讽谏之道,陶冶人的情操,温柔敦厚。)
从而达到学《诗》的目的——事父事君;
“识鸟兽草木之名”(因为《诗经》里的诗句,都是从随时看到的草木鸟兽托物比兴,如《关雎》。当他提到自然物时,往往将其与人格道德相比,因此形成了“比德”的美学思想。)
①学诗重在“教化”。 ②“教化”须以“诗的方式”进行。
阅读与思考
①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本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 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阅读与思考
②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容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宗教性道德”是自己选择的终极关怀和安身立命,它是个体追求的最高价值。“社会性道德”则是某一时代社会中群体(民族、国家、集团、党派)的客观要求,而为个体所必须履行的责任、义务,常与法律、风习相关联。前者似绝对,却未必每一个人都能履行,它有关个人修养水平。后者似相对,却要求该群体的每个成员的坚决履行,而无关个体状况。
课堂检测:下列关于《论语》的相关常识,不正确的是( )
B
课堂检测:情景式默写
1.《论语》中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 , 。
2.《论语》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 , 。
3.《论语》中强调懂得仁义之理就可以舍弃生死的句子: , 。
4.《论语》中用排比句式说明学《诗》的意义是: , , , 。
5.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 , ?
6.孔子用堆土成山的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人而不仁,如礼何
吾止也
吾往也
总结
君子的品质
好学
仁爱
有牺牲精神
追求道义
坚持不懈
智仁勇

实现途径
自我反省
文质彬彬
弘毅
克己复礼
提高学习《诗》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