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1 08:5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目录
第一部分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第二部分
文学艺术
第四部分
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部分
科技
01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汉武帝
董仲舒
一团和气图
韩愈
02
文学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有了很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建安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祯
曹操
曹丕
曹植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祯
陶渊明
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王羲之
《兰亭序》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颜筋柳骨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颠张狂素
张旭
怀素
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03
科技
全面认识隋唐科技文化辉煌灿烂的原因
01
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02
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03
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的多民族色彩。
04
中国和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的往来,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05
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04
中外文化交流
交流 方式 影响
中国与印度 中亚之间 ①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 伴随佛教东传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②东晋的法显到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③唐朝的玄奘,到天竺取经 中日和中朝 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授佛法 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②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