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0世纪初,欧洲人可以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满怀信心地瞻望未来,他们充满优越感,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材料:在战后科技革命中,科技探索已由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社会集体劳动,大规模的研究活动要投入巨额资本、由许多机构多方面的专业人员
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有些大型的科技项目如航天技术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远非单个或几个私人垄断资本所能胜任。
——王斯德《世界通史》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战后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一次世界大战3000多万人伤亡经济大危机的失业大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大约2亿人伤亡
苏联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
“大萧条”中的失业者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以此缓解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这对二战后欧美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并不能自动消除经济危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增加就业,维持繁荣。
称为“凯恩斯主义”。
小结:
变化之一: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背景
P114第一段:
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端;
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④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经验;
+⑤理论指导:凯恩斯主义;
+⑥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变化之一:各国国内宏观调控:
(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强化国家干预)
主要资本主义与国家的国家宏观调控 二战后—70年代初 措施:P114第二段:
加大政府在 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定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 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 ④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结果:
20世纪70年代后 措施:
结果:
公共事业领域
经济发展计划
信贷、利率、税收
①推动经济增长较快,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②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特点: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适当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国有企业私有化、缩减福利开支
逐渐形成“混合经济”
(特点: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P114第二段(整理笔记)
补充: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1、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2、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
3、英国:混合市场经济
4、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相同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强化国家干预
辨析: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何区别?
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却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分配以及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
经济计划:是指人们侧重于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筹划与安排(指导性的)
总结: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演变: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前:重商主义政策
第一次工业革命——1929经济大危机:自由放任政策 (理论:英国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理论:凯恩斯主义)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4、1973年后,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
变化之一:国际宏观调控(以美国为中心)
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 世界银行、 19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稳定国际汇率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提供短期贷款
削减关税
减少贸易壁垒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救急组织)
(救贫组织)
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
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世界贸易体系
1995 世界贸易组织
(P114最后一段)
影响: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有利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 。
②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经济的发展。
③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有利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内容:
美元与黄金挂钩;
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美国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随堂练习
A
随堂练习
2.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代”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A
3.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这表明世界银行意在 ( )
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
4.阅读下面《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和美国经济发展变化表》,表中出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主要是(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福利国家”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C
D
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与质量转换关系的公式,科学家以及预计到原子能会产生巨大能量。1939年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总统,建议试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政府做出制造原子弹的决定。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相对论
1、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
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②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③战争推动科技发展。
④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变化之二:科学技术的发展
1946年美国研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
1969美国:因特网问世
1969年美国首个登月球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思考: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1946.7美国爆发第一颗原子弹成功;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生物技术
变化之二: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三次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理论基础
首发/主要国家
主要技术
时代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牛顿经典力学
电磁感应现象
相对论、量子论
英国开始
美、德
美国开始
蒸汽机、
汽船、火车、
电力、内燃机、
化学、飞机、汽车
原子能、计算机、网络、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课堂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P115思考点
①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P116第一段最后一句)
+②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变化。
+③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加剧,严重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背景 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国发展新兴产业、
内容 三个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特征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益、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
变化之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新经济
在克林顿理政时期,美国就出现了“新经济”革命。
从1991年3月到2000年2月,美国经济出现持续107个月的良好运行态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这种三高三低(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益、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并存的经济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美国“新经济”。
变化之四: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思考1:根据材料,指出产业结构变化?
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产业结构: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第三产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说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思考3:根据上图指出阶级结构的变化?
阶级结构: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技术管理人员、商务财务、行政人员、教师科技人员等)
思考2: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思考4:“中间阶层”大增长的原因?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进步。
原因: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要
拓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中间阶层
1、资本家企业资本与管理变化:
资本:人民资本主义
管理:经营者革命(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2、工人阶级:脑力劳动(白领)、体力劳动(蓝领)
思考1:图片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什么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
思考2:分析采取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可行性: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
变化之五:福利国家的建立
变化五:“福利国家”的建立
1、含义:
国家通过___________ ___,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通过__ _________ ____,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社会服务开支
思考: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实质?
材料:一般说来,欧洲各国的福利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社会保障覆盖面广
社会保障项目设置齐全
低收入家庭受惠多
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思考:“福利国家”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如2010年2月份,希腊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严重
在欧洲社会保险投入度中,法国排在第一位,占了GDP的32%。福利包括: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400多个名目的福利保险。3岁之前的孩子上政府补贴的托儿所;失业者在失业两年间,可以领取每月最高5000欧元的失业金;失业的单亲妈妈政府每个月固定发“工资”、租房补贴,另外还有“家庭开支补贴”;产妇可以自己决定要休一年产假还是两年;员工生病请病假,按照《劳工法》工资全发等。
积极性:
①有利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②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存条件,扩大社会消费。
局限性:
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带来社会道德危机。
思考: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主要资本主国家是如何解决“福利国家”带来的弊端的?
减少福利开支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由政府承担到个人、企业、社会、政府共同承担。
社会运动此起彼伏(117--118页)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学生运动、反对越南战争
美国黑人运动 美国妇女运动 学生反越战运动
背景 共性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个性 广泛存在 长期存在; 二战后更多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和战争升级
斗争目标 争取 权利 争取 的权利 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
结果 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但美国 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成立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1973巴黎停战协定签署,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作用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善公民的民主权利 社会运动此起彼伏
歧视黑人
歧视妇女
黑人平等
妇女与男子平等
种族歧视
总结: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国家的宏观调控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根本性变化)
(生产力发展下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生产力发展下社会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下社会矛盾的调节)
阅读p119“学习拓展”,试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①积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干预的方法缓解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消极:这些变化仅触及统治手段和方法,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
统治的手段和方法
1.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为了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变化的评价
变
不变
生产力发展
调整生产关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服务业)兴起
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7.社会运动
4.产业结构
6.社会政策
1.经济政策
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战运动
2.国际经济
构建国际经济体系(国货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3.科学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5.阶级结构
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5.现代社会工人阶层有“白领”、“蓝领”之分,下列属于“白领工人”的是( )
①教师 ②医生 ③律师 ④技术人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学者辛子陵指出,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平等的措施主要是( )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 B.进行企业自我调节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D
D
7.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措施缓和矛盾,但没有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根源,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主要表现有( )
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②妇女运动 ③美国学生反战运动 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D
A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商业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 主要事件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29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至7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
生产组织形式 工场手工业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 扩大 基本形成 最终形成
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政策(贸易保护) 自由放任政策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 亚当斯密: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