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祖冲之星
观察以上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课程标准:
1、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理解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思考:贾思勰为何要写《齐民要术》?
“齐民”,即平民,“要术”指谋生方法。
治国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贾思勰
希望国家安定富裕,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材料研读: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思考:材料体现了贾思勰的哪一观点?
采捃(jùn,收集)经传,爰(yuán)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齐民要术·序》
思考:贾思勰是如何写成《齐民要术》的?
因地制宜,不误农时,遵循自然规律。
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言语,汲取农民的经验,自己进行生产实践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我们可以学习贾思勰的哪些精神?
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思考: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材料研读:
《齐民要术》书影
农学家贾思勰
①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获得高产;
②古代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仍然落后,需要靠天吃饭。
季节时令
土地情况
违反客观规律
3.内容:总结了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
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
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作者:北朝的 贾思勰 ,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农书 。
4.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尤其是日本非常重视此书。
时代:
职业: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
南朝(公元429-500年)
主要成就:?
科学家(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
姓名:
祖冲之
数学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天文成就:创制《大明历》;
个人档案
二、祖冲之与圆周率
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什么叫做圆周率?
圆周率=圆周:直径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衡 3.16
曹魏 刘 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方法:
曹魏 刘 徽 创造“割圆术”
南朝 祖冲之 发展“割圆术”
运算工具——算筹
……
思考:
祖冲之如何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
割圆术
为了求圆周率,他学习并创新前人(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的 “割圆术”,运用的是古老又繁琐的算筹(那时还没有算盘)。推算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时,圆周率的值才3.1416,一直算到正24576边形面积时,才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值。
传统与创新结合、专注与坚持并行
《大明历》所测算的一年时间,365. 24281日(现测值365.24220日),只差50秒!
祖冲之小时候背《论语》两个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气得父亲直打骂。但父亲也发现当小冲之和他一起在书房推测星象时,思维十分活跃,还翻遍家里所有天文历书。当时研究天文很有成就的官员何承天问:“ 小兄弟,天文这东西研究起来很辛苦,又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你为什么要钻研它?”祖冲之大声回答道:“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楚天地的奥秘。
思考:
祖冲之是如何推算出如此精准的历法的呢?
勤思善学、探索未知
祖冲之山
祖冲之星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指南车 千里船 水碓磨
思考:祖冲之在机械方面还有哪些成就呢?
议一议:祖冲之、贾思勰在探索真知道路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采据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
——《魏书.贾思勰传》
祖冲之说,从小“专功数术,搜烁古今”。决不“虚推古人”,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虚心求教、躬行实践、心无旁骛、一丝不苟……
早期图画文字
晚期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成型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物质条件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
持久发展
社会背景
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东汉以后 ,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欣赏的艺术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艺术的发展
回归教材夯基础——猜猜看!
这是谁的作品?请抢答!
钟繇《宣示表》(拓片)
钟繇独创楷书书法,
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
规定用钟繇、胡昭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独创楷书书法”
这是谁的作品?请抢答!
东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
回归教材夯基础——猜猜看!
魏碑(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特点: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张猛龙碑》
这件作品叫什么,有神特点?请抢答!
回归教材夯基础——猜猜看!
这是谁的哪副作品?请抢答!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读zhēn,劝告;规诫
回归教材夯基础——猜猜看!
绘画:东晋 顾恺之
长于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洛神赋图》(摹本 局部)
《洛神赋图》将曹植《洛神赋》的主题思想表达的完整而和谐。顾恺之巧妙的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画面奇幻而绚丽,情节真切而感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飘逸浪漫、诗意浓郁的气氛。全画用笔细劲古朴,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连连看
东晋
南朝
北朝
北魏
祖冲之
郦道元
贾思勰
王羲之
顾恺之
范缜
《兰亭序》
《洛神赋图》
《水经注》
推算圆周率
《神灭论》
《齐民要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共45个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盒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洞南北长达而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 ,碑刻题记石2800余品。龙门石窟的雕塑以其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秦 兵马俑
北魏 云冈石窟佛像
古印度 秣菟罗造像
云冈石窟的佛像有什么特点?
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像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人民渴望得到虚幻的安宁,统治阶级也需要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因而佛教盛行。
启示:社会文化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同理,社会的文化特点也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思考一下,魏晋时期为什么会盛行石窟艺术?(阶段特征)
1.北方民族大融合,
促进了民族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
2.南方经济的开发,
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佛教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合作探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阶段特征)
1.小明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2.有关祖冲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祖冲之既是数学家,又是天文学家
B.祖冲之首创“割圆术”
C.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D.史书称祖冲之制造的千里船能“日行千余里”
达标测评
B
B
3.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推动书法艺术持久发展的原因有: ( )
① 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
②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③《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④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暑假,小明跟随某旅行社参观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他去的地方是:
( )
A.河南洛阳 B.四川成都 C.江苏南京 D.山西大同
A
D
5.右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 (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九章算术》
6.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
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
A.发现了圆周率 B.编写《九章算术》
C.推算圆周率 D.发明十进位法
7、“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
千年的名句,为后人构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
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形象再现了以上情景: ( )
A.司马迁 B.顾恺之 C.屈原 D.王羲之
B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