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同唱一首歌》
【课 题】 歌曲《同唱一首歌》
【教 材】 上音社《唱游》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祖国您好”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教材分析】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3/4拍,宫调式。这首短小精悍的儿歌节奏舒缓,旋律清醒,用贴近语言的节奏、旋律发展而成。歌曲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暗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刚刚步入二年级,都很喜欢唱游课,能活跃,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演唱声音比较自然,对节奏的模仿能力也较强,并且很喜欢在歌曲中加入肢体动作。由于平时的课堂中注重课堂常规和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即兴表演时,经常会有大胆的设想和表现。但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声带没有完全发育完全,因此在歌曲音域方面有较强的局限性。并且对音高音准的概念较为模糊。
鉴于以上学情,本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能力,注重聆听模仿,通过理解歌词、听赏、模唱、自主学唱、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歌曲内涵,学唱歌曲,力求学生能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且用愉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同时能运用歌唱、歌词创编、节奏创编各种表现方式,加强理解歌曲的情绪,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民族团结的情感。
【教学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亲切、欢快的情绪、跳跃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同唱一首歌》,在歌声表达出团结友爱之情和热爱祖国之情。
2、知识与技能:
歌曲旋律起伏较大,最后一句旋律有两处休止符,形成弱起,对弱起的处理要准确,把握歌曲中3/4拍强弱弱的节拍关系。能够掌握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3、过程与方法:
在听、唱、即兴表演等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引导、启发法、视听结合、合作创编学习等方法,演唱和表现歌曲《同唱一首歌》,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歌曲《同唱一首歌》,并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
【教学难点】
歌曲的二度创作,并会演唱和表演。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脑、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故事导入,媒体展示四个小朋友的图片
2、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图片来介绍。
说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民俗服饰,激发他们对其他民族小朋友的友好情绪,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歌词内容的引出。
二、情境体验
(一)感知与理解
1、出示课题
2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
生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说明:通过聆听,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仔细聆听,思考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可能从情绪、速度、旋律等方面入手。这也为今后深入学习歌曲,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做了铺垫。
(二)学唱与体会
1、跟读歌词
2、难点解决:休止
3、多媒体显示歌谱
(1)针对歌曲中节奏较难掌握的第三句,重点教唱
(2)完整演唱歌曲
5、师生一起表演唱。
6、学生表演。
(三)歌曲处理
1、师示范创编歌词
2、分组讨论
3、分组展示
4、师点评
说明:通过合作讨论歌曲中歌词的创编,培养学生爱动脑,能合作的好习惯,在交流表演中体会56个个民族团结一心,友好的感情。
三、情感升华:
1、回顾班级朗诵照片
2、师进行德育教育
说明:通过学校活动祖国妈妈爱您的回顾,将教学气氛推向高潮,进一步理解56个民族团结一心,生活在一个大家庭的民族情感。最后,在歌曲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