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教案
【教学理念】
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好表现,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喜欢趣味性的学习。他们模仿力很强,能较快地学会歌曲,但对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和体验意境还有所欠缺。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孩子演唱和表演的歌曲,我设计本课时通过故事引入、模仿动作、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不停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感受歌曲,表达歌曲。在课堂中大胆的发挥与表现。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培养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能模仿小青蛙叫方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情景表演。
能够打击乐器有节奏的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按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难点】
将两种打击乐器按节奏配合并进行演奏。
【教具准备】
电脑、钢琴、响板、碰钟、词卡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有节奏的读歌词师:“现在李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你听完以后举手告诉我,请你来给故事取一个名字,你觉得可以是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后背立直,整齐坐端,认真聆听。单独请同学回答自己为故事起的名字。 带着好奇聆听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引出课题 1、引导学生说出课题师:“噢,你真厉害,这个故事完整的来概括就叫做《小青蛙找家》”2、出示课题 1、学生七嘴八舌找到课题2、一起读课题《小青蛙找家》 运用暗示教学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歌曲学唱 (一)歌词学习1、师:“请你认真看老师表演小青蛙找家。请同学观察小青蛙是怎样回家的?”黑板出示“跳”2、师:“出来跳,小青蛙还在?”黑板出示“呱”。3、拿出站立的青蛙和坐下的青蛙选择表现跳字坐下的青蛙。4、为故事编曲,将所有的歌词贴上黑板,找到相对应的旋律。5、读歌词,表演动作。 1、生:“跳”2、生:“说话”。3、选择青蛙坐下图片,选择青蛙站立图片。认真观察老师贴出的歌词5、整齐读歌词 通过图片、动作、反复观察教师表演与跟读来加强歌词记忆,在反复的练习中熟记歌词与歌曲节奏。
(二)歌唱学习1、初听歌曲师:“小青蛙非常的喜欢音乐,你们听原来它是伴着音乐找到了家。”2、钢琴学唱师:“你们想不想帮助爱音乐的小青蛙找到自己的家?”“那我们就来轻声的为它演唱吧。”(教师带一句,学生唱一句。)3、师:“小青蛙要听到整齐的歌声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家,你可以唱一唱帮助它吗?”4、师:“太棒啦,刚刚在李老师和钢琴的伴奏下,你们帮助小青蛙找到了家,现在你们可以自己整齐演唱来帮助它回家吗?” 1、认真聆听,不发出声音2、生:“想”跟钢琴演唱3、再次整齐轻声演唱4、能。跟范唱再一次演唱 熟悉主旋律, 培养学生的乐感。轻声跟唱、轻声齐唱保护学生声带。培养认真聆听不同伴奏的习惯。
四、器乐伴奏 (一)响板伴奏1、引出打击乐器师:“小青蛙说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可是回家的路上还有特别的声音,来为他们加油鼓劲。你猜一猜是什么呢?”2、出示响板,一起讨论演奏的方法3、观察老师在哪些地方进行了伴奏。并与老师一起贴上伴奏的小节。4、全班轻声齐唱,模仿响板伴奏动作。5、请个别同学上台表演 1、打击乐器(各种名称)2、拿到器乐发会自己的想象3、认真观察、并粘贴响板演奏小节。4、整齐演唱,模仿伴奏5、全部齐唱 用演奏响板的方式,熟悉歌曲旋律,体会当一名乐手的乐趣
(二)碰钟伴奏1、出示打击乐器(碰钟)讨论在哪一个位置演奏。2、黑板上贴上碰钟演奏位置。3、全班一起模仿碰钟演奏动作4、全班一起模仿碰钟加响板的演奏动作。 找寻伴奏位置请个别同学帮忙贴节奏模仿碰钟表演的动作全班模仿碰钟加响板的动作 自主张贴碰钟演奏的部分,在乐谱上进行思考。
五、演唱表演 1、师:“同学们你们是厉害的歌唱家、伴奏家,你们试一试来帮助我们可爱的小青蛙回家好不好?”2、师:“现在有请坐的最直的小朋友来表演伴奏家。”3、请个别同学表演,全班同学演唱。 1、生:“好”。2、请个别同学上台表演打击乐器3、 再次聆听熟悉全曲,打击乐器参与演奏的音响效果,体会合作的乐趣。
六、总结下课 师: 现在我们的同学们要扮演小青蛙找家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1、学生合着音乐离开教室。 在高潮中结束本课学习,让同学么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