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咚锵》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歌曲《龙咚锵》
1、《龙咚锵》是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八课的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四二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2、本学期教材中虽然要求学生认识1、 2 、 3 、5 、 6 、1六个音,但在初学这首歌曲时就开始学唱歌谱,对学生来说依然有些困难,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要求淡化识谱教学,所以歌谱教学部分以模唱为主,不出现具体的唱名,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过年热闹的氛围中表现自己愉快的心情,感受传统节日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结实明亮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愉快的表情和动作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方法与过程:体验过年热闹的氛围,听辨模唱中学会歌曲,从力度、音色、咬字吐字等方面探究歌曲的表现方式,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用声音、动作等有感情的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附点节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模仿、比赛、争第一,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应该贴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以趣味性的游戏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使之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体验、表现新年的节日气氛,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 课件 钢琴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师生跟着《龙咚锵》伴奏做律动。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龙咚锵》的音乐律动。 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放松心情,体验、音乐的欢快同时熟悉音乐的旋律。)
2、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
师:故事导入,出示课件
(找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过新年)
(2)播放视频范唱感受各地方过年的民间习俗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全国各地各地人们在过新年时有哪些新年习俗,一起去感受一下过新年的喜庆气氛吧!
(3)分别出示锣和鼓,并介绍两种打击乐器找学生试着敲一敲。初步了解歌曲中运用这两种乐器的作用。
师:有两位烘托节日气氛的高手也想和我们一起来过年,你们欢迎吗?首先介绍第一位,猜猜它是谁。(课件出示,师读:圆肚肚,紧绷绷,肚子里面空又空。不敲它,不出声,敲它就喊咚咚咚。)
师:小鼓小鼓咚咚咚咚响,我敲小鼓你们来模仿(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 咚咚 | 咚 0 |来了一个小鼓队,咚咚 | 咚 0 |)小鼓队他走近了(教师的击鼓声由远及近)小鼓队他走远了(节奏)[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体会鼓声节奏的远近,感受强弱的力度变化]
师:小鼓,他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
(4)节奏模仿游戏。模仿锣鼓声
(5)读出锣鼓节奏谱,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接下来我们来用咚咚咚咚咚的声音模仿鼓点节奏,并拍退;并用“锵“的声音来模仿锣,并拍掌。
3、学唱歌曲
(1)贴春联,《龙咚锵》
(2)读春联。歌词接龙游戏
(3)播放歌曲动画。学生安静的倾听。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
(4)表现歌曲
1、敲一敲:大家的歌声真动听,那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这首歌曲听起来更有过新年喜庆的气氛呢。
师:鼓镲在一起是特别热闹,特别喜庆的,我们来组建一支鼓镲队(分两组,一组是小鼓,一组是镲)准备!。
2、跳一跳:
师: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个个都是神气的小鼓手,优秀的小镲手,让我们尽情的一起,跳起来吧!(引导孩子加入舞蹈)
4、展示评价
演一演: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进行演绎
(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升华情感目标。)
5、教学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
师:鞭炮声声锣鼓响,欢欢喜喜过新年,让我们在礼炮声中,把新年的祝福送给你身边所有的人,全班随课件倒计时,让我们大声的对他们说一声:祝大家,新年快乐!